製作水平比上一部提高了,但不意味著它變得更好看。因為「好看」除了需要硬技術。還需要好的審美,而郭敬明的審美很成問題。

另外郭敬明多年沒有正經搞過創作,多年停筆忘記了舊版爵跡的設定和伏筆,又為了迎合拍電影的需求為演員量身打造劇情,把新版爵跡搞成了一個莫名其妙的怪胎。從預告片和海報來看他似乎又把新版爵跡小說的劇情推翻重來了。這麼一次次瞎改,電影劇情又不知道要向哪個方向魔性發展了。


無視是對此類影片最好的表達


不知道是不是還是原力做的,但從上一部的資產和流程的結合度來說,換製作公司會帶來不小的額外成本。所以我認為這部片子應該還是原力做的。

原力的實力絕對是不低的,爵跡上一部質感這麼差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首部會有很高的開發成本,但投資方是很難在首部就下很大的成本進去的,1.5億的成本對於這種全片以照片級要求製作,還是全新開發大量資產、流程的片子來說,簡直就是往海里扔石子,對比一下復仇者聯盟1,投資2.2億美刀,這將近10倍的成本差距導致的必然是質量的縮水。
  2. 時間不足,好萊塢這類重特效商業大片從開始開發項目到最終上映少說也要3年左右時間,其中攝製時間大約需要兩個月以上,後期製作這個級別的也至少需要十個月以上,這還只是實拍+合成的電影,而且是好萊塢極為成熟的工業體系下做的。對比爵跡,官方微博上第一次提到這部片子是15年的4月16號,最終上映時間是16年9月30日,而官微第一次曬出人物掃描的宣傳圖是15年10月份,也就是說整部電影滿打滿算從掃描開始的製作週期只有一年不到,這對於一部從零開發,而且是純動捕製作的CG電影來說,週期壓縮得算是非常緊張了。
  3. 製作重特效的商業片無非就是砸錢砸時間,阿凡達砸了10年2.3億刀,漫威系這種電影當電視劇拍的平均成本沒有跌破1億刀的,你爵跡縮錢縮時間,能做好纔是見鬼了。實際上我認為第一部的效果已經是在這個預算和時間下能做出的比較優秀的結果了。
  4. 導演的審美和導演能力,我就是指名道姓來批評小四老師的。大家提到的什麼「假」「塑料感」實際上不全都是技術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導演的審美導致的,冰像塑料,人臉上的光是最最low的橙青調,各種浮誇的表演和視覺呈現,導演審美低下是這種呈現的根源之一。其次,對於這種重視效類型的片子,導演對技術的認知是很重要的,否則不僅在流程的把握上會出紕漏,不能正確描述自己的需求,只能聊「感覺」(我絕對相信文學出身的小四老師缺乏精準的視聽描述能力)就會導致大量的返工和廢工。對比一下死侍,導演VFX出身,5800萬刀做出來的效果絕對驚艷,這不能不說是導演的從業經驗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知道哪裡能省哪裡需要砸資源,還是很重要的。
  5. 從以上分析再結合這部預告來說,我有幾個結論:

①從人物建模的精緻程度,包括皮膚、毛髮、服裝,還有場景的材質和質感來看,製作方已經在技術上達到了可以呈現較好效果的基礎了,破碎,特效等環節也沒有什麼可以挑技術失誤的點。

②從布光、表演調教等來看,小四的導演水平和審美並沒有什麼提升。

③上一部的票房只有3.8億,基本是虧了,可以預見這部的投資不會很高,製作週期上也並不算寬裕,即便開發成本降低了不少,但還是那句話,製作方儘力了……

④視效也許可以提一點點期待,但不要高,質感別期待了,小四的審美就這樣了。

⑤大家要罵就罵小四吧,別罵什麼「特效爛」「特效公司辣雞」了,我真的很心疼原力……

匿了,我真的怕被噴是洗白的。


看了預告片,有點被震驚到,整個預告片的質感真的很棒。同樣是在手機上播放的2D效果,比起第一部的預告片,進步了不是一點兩點。人物的精細度,表情的生動感以及動作的流暢感都能感受到技術的進步。以上,作為一個路人的直觀感受。

然而,在罵爵跡已經成為政治正確的某乎,我只敢匿名發


虛幻3次世代引擎打造?


其實畫面是有進步,但這個文案這個表演這個美術,依舊透露著郭敬明低下廉價的審美氣息,投20個E都炫酷不起來。

今天不知道怎麼想起來刷微博(我關注了爵跡裏的一名演員,拋開爵跡我還是挺喜歡這位演員的),

結果爵跡2什麼鬼!

這玩意還有續集的嗎?!

作為一個曾經看過爵跡和風津道的人我不得不說當時爵跡給我的感覺還是挺好的。

直到我知道了fate。

手動再見。再您 的見。

十分懷疑風津道的坑不填就是因為您編不下去了。

首先要說爵跡2在畫質上還是比第一部強了不少。真的,作為一個在網盤裡看了槍版爵跡的人來說。第一部除了范冰冰其他人都崩的慘不忍睹(吳亦凡也還好)。最後那場大戰處處都透漏著貧窮的氣息。第二部不說別的,就說陳學冬的那個角色就細緻了許多,顴骨的凸起臉上肌肉的走向都很好。恐怖谷效應沒那麼明顯了(好吧到三小隻那裡又不行了)。可見郭導還是費了很大勁。

但是,我不會去看的。

因為我看過原力的《鎮魔曲》,所有的一切都是製作方的功勞。而且我也明白畫質和好看沒有必然聯繫,《秦時明月》剛開始畫質爛到家可雪女跳舞的畫面還是驚為天人。就像前面有的答主說的,這屬於審美問題。

實話說我已經過了那個年紀,等到爵跡2上映後我也頂多就是再在網盤裡看下。我也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實話講本人以前買過爵跡的書,並且在現在感到非常恥辱。

我已經為自己的青春付過錢了,我想。

郭導,我欣賞您的執著,也謝謝你開啟了我的奇幻之旅,我到現在還是喜歡這種東西;當然,也謝謝你讓我知道了fate,儘管我到現在還沒有補完;同時第二部的爵跡也真的看起來比第一部好,

所以我不會去電影院的。


為什麼一個預告片都如此凌亂,每個字都認識,連起來就完全不知道她想表達什麼


我只想說他一直在挑戰一個世界難題,如何把人做的像人。這個是很難的,即便好萊塢也不敢輕易嘗試,這不僅僅是材質動畫什麼之類的,人看的最多的就是人,人最瞭解的也是人,一點點的細微差距,比如微表情啊,光在臉上細微的反射啊,如果達不到一定高度,都會讓人覺得假,而且關於全CG人是有一個叫做恐怖谷理論的東西,不懂的看官可以去了解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假的人,動畫也好CG也罷,不那麼真實,大家會很喜歡,比如日本動漫,因為大家都知道那是假的,所以就無所謂了。但是你做的越像,在達到無法分辨之前,人對於假的人就會越來越厭惡。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爵跡2的特效是比爵跡1好,但依然沒有爬出來,而且在特效片裏王源那段陷的更深了


"做中國的CG電影」這件事本身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任重而道遠。但是不足之處一定要能夠面對:

網友們說的「畫質」問題,根本不是郭導演說的壓縮問題,這是偷換概念。舉例《殺戮都市o》,全片存在渲染噪點的,即便是全片再壓縮到1G大小,也不妨礙看出它是頂級的CG動畫電影之一。但是爵跡2的預告即使是看60G的版本,也是遊戲品質。

《殺戮都市o》


下了功夫,花了大錢是肯定的,但是和好萊塢一線3D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且調教的風格不一樣。

國產遊戲和3A大作在人物質感上調教差異也十分巨大。

常見的育碧、頑皮狗、R星等調教風格偏向油膩,人物材質平滑;國產遊戲質感偏銳化。

典型的就是3A大作人物場景看起來飽滿有生氣,國產遊戲看起來像紙片,人物比較假;

這應該是遊戲引擎的差距,國產特效電影也是這樣的風格,我不覺得是國產特有,應該也是技術問題。

放兩張爵跡2和銀河護衛隊2的畫面對比,隨機截圖,沒有「對某個電影角度不利」。


很酷 會好看 可能也就是好看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我九年義務教育沒學好,預告片裏,他們想守護的人到底是誰?王源麼???

後半部分人聲雜剪,真的,我當時帶耳機聽的,聽得我腦闊痛

看過爵跡一,我對爵跡二毫無期待,甚至很抵觸,粉絲也不要來洗地,想當年我也是在電影院看過小時代三還流淚的懵懂少女(手動微笑)

反正就是,放過我家崽崽千璽吧


看到問題去百度了一下,嗯,沒看懂……

在那個懵懂的年紀看了1和2,然後傻傻的等風津道,結果太監了

我比較關心後續的故事,電影……不期待,會去看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