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是融資平臺,他存在的意義是民間資本和優秀企業的一個渠道。長生生物的疫苗事件儼然已經嚴重背離了優秀企業的屬性,深交所這個處罰是正確的。但此舉並不是對生物醫療領域Ipo更嚴格,符合標準的優秀企業符合規定並不會特別照顧。

長春生物的所作所為背離了一個企業的基本原則,拿著人類生命開玩笑的下場必然是悲劇離場。

一個生物領域相關企業,其商業目的是為了人類健康發展並取得市場價值。但是長春生物的所作所為完全是突破了一個企業的道德底線。在利益面前做出了豬狗不如的卑鄙行徑,國家相關部門及時的做出來處罰,相關涉案人員受到了嚴厲的處分。

深交所的處罰完全符合相關法規,這個事件的發生無論對監管部門還是市場監督管理都是無可厚非。

股市存在的價值是優秀企業和民間資本的融資渠道長春生物所作所為不配稱為優秀企業

一個優秀的企業起碼的標準是守住道德底線,而長春生物的所作所為突破了道德底線。股市是為優秀企業融資的,而敗類企業終止上市是不能容忍的。

一個民生企業卻幹著利用民生工程利潤而忽視了道德底線的行為是不可饒恕的。深交所的處罰可謂是大快人心,這類企業就應該嚴管,否則對那些本分做企業的人就是不公平。

終止長春生物上市是對於其他生物領域企業的另眼相待嗎?

慎重的去甄別企業Ipo本來就是儘管部門的職責,長春生物的行徑畢竟只能代表該企業法人的無法無天。在我國大部分企業還是能尊紀守法的,優秀企業並不是不能進行Ipo。

隨著國內金融監管機構的成熟,對於優秀企業的上市還會有更加嚴謹的制度配合。


審核制和註冊制交替之時必須抓典型,嚴格說上市公司應該施行更加嚴格的管控和約束,對於違反市場規則的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和懲治,長生的案例可以說是我們市場規範嚴重失控的一個代表,其實我們市場還有很多問題存在,信息對稱,財務覈算,公司規模交易,有效資產和估計行風險迴避等問題都非常突出,對於長生問題只是市場一個高點,不能只處理典型而放縱市場違規行為,高效的市場準則和市場管理是每個國家都應該重視,所以我們市場再不改變規則的條件下以後還有更多的長生出現,所以對於長生的處罰對短期的上市嚴格改變只有觀摩作用,要徹底顛覆某些不合理的原始的,沒有強效機制的,不利於上市條件的行為,甚至將管理和法律措施全方位的推出才能是市場規則更加合理,否則有了世界級規模的上市數量也是空殼一副!退市機制在我們這邊一直是硬傷,所以很多上市公司一旦準許上市就肆無忌憚胡作非為,原因就是管理思維有嚴重的問題,歐美國家資本市場之所以能長期穩定發展,就是不準任何違法違規行為出現,不僅體現在退市制度完善,而且會罰款到祖輩幾代人都無法翻身,所以我們的制度個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是那麼明顯!點關注我們會及時分享各種財經知識點哦


不會的,IPO還是秉承固有的審核原則,那就是關注持續盈利能力和關聯交易、毛利率、大客戶佔比等。長生生物疫苗違規操作是一個個案,不代表全行業的現狀。

支持創新醫藥生物企業上市是資本市場一個重大使命,未來科創板還回允許未能盈利的創新生物醫藥企業上市,對一些創新葯公司進入臨牀期的公司資本市場也會支持,但早期科創板可能不會。畢竟需要一個成熟發展階段。

IPO審核不會因為長生生物一家公司就改變審核方式的,IPO審核具有連續性,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醫藥企業作為一個重要行業,在美國股市佔比很大,美國股市科技股和醫藥生物成為兩個最重要的行業,我國資本市場缺少創新葯公司上市,較為知名的就是長春製藥,其他的大部分都是仿製葯和中成藥公司。

醫藥行業隨著老齡化和二胎政策,醫藥行業剛性需求一直存在,上市公司盈利增長較為穩定,很多醫藥股都是知名的白馬股,業績增長穩定,像三九醫藥、恆瑞醫藥、長春高新、片仔癀和雲南白藥等都給投資者帶來良好的回報。


長生生物股票暫停上市和生物醫療領域的IPO是否會更嚴格其實並無必然的聯繫。

長生生物觸發的是重大違法行為退市,這是證監會為了整頓上市公司行為,打擊那些上市公司為了逐利不惜危害大眾生命、財產安全行為而新增的重大違法行為強制退市情形的執行,並非單單是針對生物醫療領域,如果其他行業的企業觸發此類重大違法行為,一樣會被啟動強制退市。

目前,長生生物正在為其過去的重大違法行為付出代價,繼續走向強制退市的路上,被暫停上市也不過是強制退市前的步驟罷了,並且此類重大違法退市的企業是沒有返場機制的,敢於火中取栗買入的資金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至於企業上會的IPO審核,如今的A股IPO市場,從大發審委成立以來,整體的審核力度已經趨於嚴格,鑒於長生生物事件,無論企業是否是生物醫療領域的範疇,在審核的時候都會多一分留意擬上市公司產品是否會存在危害大眾生命、財產安全行為。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真說吧,長生退市與今後醫藥行業IPO嚴與不嚴風馬牛毫不相關,就是再嚴的IpO一樣有三鹿第二長生第二,馬克思早就說過資本家為了追逐百分之百利潤敢冒上絞刑架的風險,何況長生責任者還上不了絞刑架大量財產轉移呢。今年315爆的問題上市公司涉及還少嗎?這是現今中國社會一切向錢看的副產品。


是對整個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行業是有利的,是所有普通投資者的福音


早應該這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