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莎翁在寫這部劇的時候是什麼心態,是為了殺殺舔狗們的士氣,還是單純的用悲劇的結尾,來凸顯自己的立場。就像陳奕迅唱的那樣,大家還是都喜歡喜劇收尾。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悲喜劇,對的,悲喜劇,但不是笑中帶淚的那種,是大喜大悲的那種!為何會造成悲劇,還不是 因為這些:

  1. 差一步圓滿,卻牽著手走散

面對家族的步步緊逼,朱麗葉乞求神父,神父給了她一種葯,服下去後就像死了一樣,但四十二小時後就會蘇醒過來。神父答應她派人叫羅密歐,會很快挖開墓穴,讓她和羅密歐遠走高飛。朱麗葉依計行事,在婚禮的頭天晚上服了葯,第二天婚禮自然就變成了葬禮。神父馬上派人去通知羅密歐。可是,羅密歐在神父的送信人到來之前已經知道了錯誤的消息。於是乎,看到斯人已逝,心痛的無法呼吸的羅密歐喝下了毒藥,徹底魂歸極樂,朱麗葉醒來之後看到羅密歐死了,也是心生悲痛,自殺殉情。

可以說,神父的信使早一點兒點兒到的話,那麼這一對兒就可以遠走高飛,雙棲雙宿了,只可惜,時間開了小差,差一步,就差一步,差一步就能挽救這倆苦命鴛鴦,啥都不怪,怪神父沒用順豐!!

2.編劇讓你今天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莎翁寫了好多悲劇,像《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這四部聞者傷心,見者流淚的悲劇,莎翁對於悲劇的選擇可以說是情有獨鍾,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的早期作品,但已經足見其文學功底,更因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史上最著名的愛情悲劇,所以能收割少婦少女的心。

一個開心圓滿的結局,往往讓人提不起來興趣,就好像已經知道了結局的電視劇,怎麼看都有點兒乏味,但是,像這種情節跌宕起伏的大悲劇,就好像馬丁爺爺寫的權利的遊戲一樣,不知道下一集哪個角色被插,這樣才吸引人,所以這倆人,可以不死,但為了效果,還是死了好,況且一直流傳的傳說也是死了,所以才會讓莎士比亞選擇整死這一對兒恩愛狗。

綜上所述,為了保證戲劇性,莎翁不得不讓兩位恩愛的男女共赴黃泉,這樣不僅吸引了觀眾,而且填了兩個家族世代對立的坑,這一手666!


男主羅密歐,是蒙太古家族的兒子。

女主朱麗葉,是凱普萊特家族的女兒。

羅密歐認識朱麗葉之前,經常因為家族仇恨,跟朱麗葉的堂兄弟打架。

後來因為在宴會上認識了朱麗葉,兩人又私定終身,還背著雙方父母偷偷在教堂裏結了婚。

就在他們偷偷結完婚的那個下午,羅密歐在回家的途中又遇到了朱麗葉的堂兄。

堂兄提出要跟羅密歐決鬥。

這時候在羅密歐眼中,朱麗葉的堂兄,就是自己的大舅子了。

所以羅密歐不想再跟他決鬥了。

羅密歐還對他說:

「基於某種理由,我必須愛你。」

還伸出手想和堂兄和解。

但堂兄不知道怎麼回事啊,還以為是羅密歐瞧不起自己,不屑於和自己決鬥。

所以氣的一拳打倒了羅密歐。

而羅密歐看在它現在已經是自己大舅子的份上,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這樣反倒讓堂兄更覺得受了侮辱,於是越打越瘋狂。

這時候羅密歐的好朋友墨古修忍無可忍了,上去救羅密歐,結果在打鬥之中被堂兄誤殺。

羅密歐一看好朋友被堂兄殺了,一怒之下,也不管他是不是大舅子了,直接開槍殺了堂兄。

除了這兩個人命案之後,兩個家族的仇恨就更深了。

警察判案的結果是,羅密歐雖然犯了殺人罪,但是因為朱麗葉的堂兄殺人在先,羅密歐是為了給朋友報仇,所以才激情殺人。

總之,羅密歐罪不至死,但是要被流放。

羅密歐覺得自己要是被流放了的話,就再也見不到新婚妻子朱麗葉了。那樣還不如讓他去死。

為他證過婚的神父斥責他不懂感恩,說他不被判死刑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在神父的勸說之下,羅密歐逃到外地去了。

後來,朱麗葉的父母又逼朱麗葉嫁給別人。

朱麗葉情急之下要自殺。

然後神父找到朱麗葉,幫她出了個主意。

神父送給朱麗葉一種葯,喝了之後會變為假死狀態,而這種狀態會持續24個小時。

神父會在24小時之內通知羅密歐去接走朱麗葉。這樣他們兩人就可以遠走高飛了。

本來這是一個很完美的計劃。

但事情就被一個不靠譜的郵差給破壞了。

神父寫了一封信,告訴羅密歐這個計劃。

但那個不靠譜的郵差,沒有及時的把信送到羅密歐手中,導致羅密歐完全不知道這個計劃的實施。

而這邊,朱麗葉喝了葯之後就成了假死狀態,家人都以為她自殺身亡了,將她的遺體停放在了墓室。

然後羅密歐的小夥伴看到了朱麗葉的葬禮。

於是這個小夥伴火速將消息傳達給了羅密歐。

問題可笑就在與,該到的郵差沒到,不該到的小夥伴卻先到了。

郵差手中的消息是正確的消息。

而小夥伴的消息是錯誤的消息。

可憐的羅密歐沒有得到正確的消息,卻先得到了小夥伴的錯誤消息。

小夥伴告訴他,朱麗葉自殺了,正在出殯呢。

羅密歐被這個噩耗刺激到了,開著車瘋了似的趕往朱麗葉家。

而這個時候,帶著神父信件的郵遞員才姍姍來遲,與羅密歐的車擦肩而過。

而神父畢竟是神父,居然感受到了一種不詳的預感,於是打電話查詢郵局。

發現羅密歐果然沒有收到信。

我估計神父當時恨不得把郵局砸了。

但神父並不知道羅密歐這時候已經趕回來了,又給他發了一封加急信件。

而這時,羅密歐已經回到了當地,還買了一瓶毒藥。

羅密歐偷偷潛入了朱麗葉的墓室,看到朱麗葉的遺容之後,傷心欲絕的羅密歐喝下了自己帶來的毒藥,準備為朱麗葉殉情。

這時候,朱麗葉的藥效也快到了,在羅密歐喝下毒藥之後,朱麗葉也醒過來了。

但是已經晚了,羅密歐也不可能把毒藥再吐出來。

我估計羅密歐當時心想,你怎麼不再早醒一秒鐘?

我估計朱麗葉也在想,你怎麼不再晚喝一秒鐘?

就這樣,羅密歐表情複雜地倒在了靈牀上。

絕望的朱麗葉,看到了羅密歐的手槍,拿起手槍開槍自殺了。

兩大家族目睹這樣的悲劇之後,終於握手言和了,故事劇終了。

而我看完這個故事之後,簡直要被郵局氣死。

很多網友也紛紛評論:「為什麼不寄順豐?」

也有人評論:「你們缺一部手機。」

總之,問題就出在信息不及時上。

假如那個郵遞員,及時的將信件送到了羅密歐手上。

羅密歐就會在24小時之內,趕到朱麗葉的墓室,將朱麗葉帶走,從此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而因為沒有收到信,再加上那個豬隊友似的小夥伴,好心辦壞事,比郵遞員還快的傳達了個錯誤消息。

直接導致羅密歐喝毒藥自殺,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假如那個小夥伴沒有傳達消息,羅密歐就算收不到郵遞員的信,也不會喝毒藥自殺。

頂多就是晚一點收到郵遞員的信,晚一點去接朱麗葉而已。

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過了24小時之後纔去接朱麗葉。

那樣頂多是朱麗葉被別人發現是假死而已。

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因為郵遞員和小夥伴的緣故,該來的沒來,不該來的卻來了。

相當於是她們兩人合夥害死了羅密歐,順順帶也害死了朱麗葉。

可見一個靠譜的快遞是多麼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