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資本市場開局動蕩,各國經濟增長勢頭放緩,去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剛發表演講稱,當前中國經濟處於下行週期,需要一個相對寬鬆的貨幣條件;美聯儲在今年第一次議息會議上刪除了政策聲明中「進一步漸進式加息」的措辭,釋放出暫停加息的信號;歐洲央行雖然剛剛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但經濟壓力下很有可能改變利率指引;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政策都偏向「鴿」派,印度和埃及更是意外降息,這意味著2019年全球將處於一個貨幣寬鬆的環境中。(下圖為economics發布的美聯儲加息、利率不變和降息的市場預測。)

而在一個量化寬鬆的市場環境中的資產配置可以考慮:

1、如果預期後市無風險收益率會持續下行,穩健性投資者可以考慮提前買入債券,利率下降會導致債券價格上升,之後提前賣掉,不必持有到期,或者直接買債券型基金。

2、黃金,下圖可以看出黃金和10年期美債的收益對比,大部分時候是呈反向變動,尤其是利率變化較大時,所以量化寬鬆環境中黃金是個不錯的保值品種。

3、權益類資產,去年A股漲幅全球墊底,現在的估值和大盤點位都不高,再加上國際資本的加速流入,貿易戰事件開始向好發展等,A股後邊的表現還是可以期待的,因此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可以考慮投資股市,當然沒做過股票不建議直接買股票,可以分批買點基金或者做個基金定投,長期投資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全球央行開始紛紛採用貨幣寬鬆政策,那麼有可能會刺激通脹走高,但首先要分析寬鬆的力度有多大,如果力度合理,那麼對通脹的影響有限,這種情況下採取保值措施多不理想。

如果寬鬆力度大,對未來確實構成通脹威脅,那麼就要尋求保值與對沖通脹的途徑。

就國內目前而言,能夠較好處理通脹問題的途徑主要有房地產、資源礦產、貴金屬、股市、期市、收藏品等。其中相對靈活,便於流動並能及時轉換套現的為:貴金屬、股市、期市等。

對於土地、礦產資源、古董藝術收藏品、酒類等更適用於高收入階層,而中低收入階層偏於貴金屬、股市、期貨等方面的投資來應對通脹。

就股市而言主要投資資源類、貴金屬類、行業龍頭、與大宗商品緊密相關等類的股票。而就期貨市場而言,則更利於對沖通脹。如果持倉嚴謹,在通貨膨脹週期內,期貨市場中的各類大宗商品品種更有利於投資者的靈活選擇。而股市與期貨市場也更利於普通投資者及時套現,以避免通脹週期之後帶來的難以套現的損失。

我在今日頭條已推出「善財有道」專欄,授人以漁二十多年股市和期貨經驗傳授,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