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房養老試點了四年,沒搞出什麼大火花。

8月10號,銀保監會通知「以房養老」推廣到全國...

這個以房養老,很多人可能沒弄懂,其實就是一款「養老險」。

操作流程是這樣:

老人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按月支付養老金。

一旦老人身故,保險公司就把房子賣了。賣房的錢一部分做為保費自己收了,如果有剩餘,剩餘的錢分給繼承人。

一般的養老險需要先交保費,到了約定時間每年領取養老金。

以房養老呢,略有不同:

是先領取養老金,待被保人身故後,再用房子的價值抵扣保費。

在被保人身故前,房子要自己住還是租出去,都沒關係,保險公司也不管。

反正就等被保人死後,再處置他的房子。

2.

這個流程說起來簡單,但實現起來略麻煩。

所以,沒有多少保險公司願意做這個事兒。

試點這四年,開展以房養老業務的只有一家保險公司:幸福人壽。

他家也只推出了一款產品:幸福房來寶。

60-85周歲可以買,猶豫期30天。

保費大概是什麼水平呢?

二爺在一篇媒體報道中,找到了數據:

如果60歲投保,以房屋評估的有效價值100萬算,

抵押這套房給保險公司,男性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2514塊。

同時,延期保費(被保人身故後需要繳納的保費)為2544塊/月,交費年度數為26年。

如果是女性,則低一些,每月可領取養老金:2082元。

延期保費為1622塊/月,交費年度數為29年。

保險公司為了有效控制風險,房屋實際價值會高於評估的有效價值。

你可以理解為:

100多萬的房子,60歲時抵押給保險公司,每月就可以領取2082/2514塊。

你身故後,房子歸保險公司所有。

保險公司把房賣了之後,扣除每年的保費和其他費用成本。

這裡的成本還包括每年延期保費按照5.5%的年複利累計的利息。

還有其他費用,諸如50%的房屋評估費、抵押、公證、律師費和每年1000元的保單管理費等。

3.

一些人可能很快會反應過來:

這個以房養老拿到的養老金,還不如把房租出去划算呀。

價值100多萬的房子,在很多城市,每月租金要達到2000塊並不算太難。

國內主要城市的租金回報率,很多城市還是能達到2%以上。

(數據來源:wind, 長江證券研究所報告)

二爺在成都的房子,80萬購買,每月租金是2800元。

至於一線城市,譬如北上深的房子,雖然租金回報率不算高。

但完全可以換一種操作方式:

譬如把北京的房子租出去,自己去環京區域,或者醫療還不錯的二線城市養老,差價也可以滿足需求。

所以,以房養老現階段並不受歡迎。

除了房價波動的風險因素,傳統觀念和道德風險等原因,還有目前唯一可供選擇的產品本身就很雞肋。

幸福人壽自己給的數據是:3年一共承保了139單,99戶家庭。

也就是說一年只有大概33戶人,選擇把房子抵押給保險公司養老。

這個數據還只是官方的說法,是不是真實的,誰也不知道。

4.

這個「以房養老」試點了四年,沒搞出啥水花。

還要硬搞,只能說明國家的養老壓力是真大呀。

來看幾組數據:

到2017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41億,比2016年年底新增了1004萬。

在2060年前後,中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最高峰,佔總人口33%左右。

也就是說,到2060年,每三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老年人。

關鍵是2060年啊,朋友們,

算一算這個老人群體,有你也有我啊...

更慘的是,老人越來越多,年輕人卻越來越少。

小孩子的生育率這兩年都在下降,並且不容樂觀。

很難找到真實的有參考價值的具體數據,但大家可以從媒體大力鼓勵生二胎的輿論氛圍中,感受一下。

當我們老了,就沒啥年輕人了,可不可怕?

所以,不是我們的爸媽沒人養老,而是我們自己沒人養老...

5.

這個以房養老的政策,我們,你和我才是真正的目標用戶!

所以認真想想:三十年後,你願意以房養老嗎?

而考慮這個問題的前提是:

你要有房,並且你的房要值錢。

如果你買的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房子不值錢,保險公司不願意收,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多買兩套一線城市的房子吧...

老了,你依然擁有選擇權。

當然,按現在延遲退休的政策,也可能到2060年,你還在工作...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保二爺(ID:bugutanbao)

相關閱讀:

一款蠻「給力」的年金險

200萬買一張養老門票,你願意嗎?

微信悄悄賣的兩款保險,我都誇不出口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