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風光攝影師都有一個千錘百鍊的好身體?

攝影裝備多、重

風光攝影師基本都是多相機多鏡頭,或是一機多鏡頭組合,如廣角鏡頭,長焦鏡頭,

還有三腳架等攝影器材,

如拍些日出日落的照片,或拍攝點在高山的山頂上,自己還要帶帳篷等露營裝備。

就算沒有這些器材,要登上一座高山上,都不容易,所以風光攝影師,為了拍出好的風光照片,不僅在審美上得到提升,身體也一樣是千錘百鍊的好身體,而且攝影師一旦拍起來是很難停下來的,為了拍出自己想要作品,他會克服一切困難,不達不目地不罷休。一年四季下來,無論颳風下雨,都在堅持拍、拍、拍,這樣工作量,肯定能鍛鍊出好身體。


無限風光在險峯!

沒有險峯,何來風光?

風光攝影是一個單獨的門類,與之對應的,可能是人文攝影吧?有風又有光,但是應該沒有人,至少,人類的痕跡非常少,才應該是風光攝影師的「戰場」!

人煙稀少意味著什麼?也許,除了有無數漂亮的風景,奇異的光線,剩下的什麼都是困難?!

風景攝影很容易與旅遊攝影搞混了,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攝影師也是人,有作為一個人類的所有的正常的需求,風光攝影第一要面對的就是器材的搬運與補給的供給。而人類活動少的地區,這些當然會成為難題。

早晚出大片!我記得一位攝影大師專門解釋過這個問題。兩層含義。

第一,多拍。你快門都不按,哪來的片?沒片哪來的大片?

第二,風光攝影,出片時間,多在「一早一晚」。我雖不是攝影師,但前二年在青海湖附近的,體會了一次艱辛。

在剛察縣吧,三伏天很熱,住下來的時候,就向當地人打聽好可能的拍攝地點,與朋友約好第二天早上,早一點過去。

6點出發,座車二十分鐘到山下,山坡高度(垂直)不到百米。還沒走十分鐘,幾個人就又開車回縣城了!

第一是風,吹得人受不了,第二是冷!真沒想到三伏天還會這麼冷!

風光人人能拍,但沒有強壯的身體,永遠成為不了「風光攝影師」!


風光攝影師是另一種「藝術癡」、「攝影狂」、「超級驢友」,因此需要一個千錘百鍊的好身體。

為什麼?他要搬運沉重的設備;他要爬山涉水;他要「潛伏」在一個好景點風餐露宿;他要具有超凡的耐心和毅力;他要具有很好的自我生存能力和醫療保健知識。

一個風光攝影師必須克服一下問題:身體存在的致命危險;不可預料情況下的自救自理;嚴重的孤獨和心理寂寞;野外生存能力;體力和耐力;最後一點很重要,就是醫療衛生知識。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現在內地空氣通透差,拍出的照片灰霧偏色嚴重。只有一高一低地方空氣通透霧霾小,高原風光大多在3000米之上,這個位置氧氣含量及低,高反嚴重,在背附照相機就氣喘吁吁了,可見身體素質決定你的登高程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