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的題主的這個想法很不錯,和許多打算改造火星的科學家的想法不謀而合。

火星是地球在太陽系內的鄰居,有時候距離我們只有5500萬公里。雖然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短期內人類就可以實現登陸火星,但是火星的自然環境是不適合人類長期生存的。因此,多數科學家認為,人類要移居火星,就必須要對火星進行改造。

人類要對火星進行改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火星大氣,讓它變得更厚,更加濕潤,更加保溫。對於這一點科學家想到提出的一個方案就是用小行星或者彗星去撞擊火星來實現。

太空中的很多小行星和彗星都是有冰和冰凍的氨氣組成的。氨氣和二氧化碳一樣也是一種溫室氣體。如果恰好有一顆彗星經過火星的話,可以讓它撞擊火星,這可彗星不用太大,直徑2.5公里就可以了。撞擊不但給火星帶去了生命必須的水,而且撞擊產生的巨大能量也會將火星自身冰凍的水融化。彗星攜帶的氨氣也會讓火星大幅度的升溫。火星溫度高了,冰凍的二氧化碳也會隨之變成氣體,充實到火星大氣中。二氧化碳產生的溫室效應會進一步讓火星氣溫升高。科學家計算過,這樣的撞擊只需40次火星就可以溫度升到適合人類居住的要求了。

不過,彗星來自外太陽系,進入到內太陽系的彗星非常的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少看到彗星的原因。要找到一顆合適的彗星來撞擊火星不容易。不過火星軌道的外側就是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小行星帶中有很多富含水分和冰凍氨氣的,可以尋找這樣的小行星來撞擊火星。

這種想法看起來行之有效,但實際操作起來很難。現在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在未來科學技術非常的發達了,在茫茫太空中找到40顆左右的小行星或者彗星,然後引導它撞向火星也是非常困難的。

話又說回來,與其耗費巨大的精力去改造火星還不如保護好地球環境,讓它在太陽變成紅巨星之前一直都是我們的家園,那該多好!當太陽變成紅巨星了,地球熱的實在是沒法住人了,人類還是不捨得離開地球,帶著地球一起流浪,誓與地球同在!


這裡面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就是火星引力的問題,現在的引力太小,正因為這樣它不能像地球一樣鎖住大氣,即便引進了彗星的水,沒有足夠的引力守住,也是枉費心機啊。


用一個像火星一樣大的慧星就可以


不可能的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