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資料來源:北京晚報(趙鵬)】

擺脫孔雀石綠這種非法添加劑,鱖魚休眠進京;京企出手尋找優質直供地,讓更好吃的土豆供應京城;政府之間簽署協議共同介入監管,更多更安全的食品將大量端上市民餐桌……以冬奧會為契機,北京市已與各地政府監管部門、基地和企業大舉簽約,啟動了食品安全「區域協作、基地保障、全程監管機制」,全面提升北京食安保障水準。

明年,全市重點食品中,將有70%的果蔬、60%的豬牛羊雞肉、50%的禽蛋和水產品源自標準化生產的基地,甚至有自己的品牌。北京老百姓也將從「吃品種」升級為「吃品牌」。

「松鼠鱖魚」一夢進京

北京松鶴樓有道令四方食客趨之若鶩的名菜──松鼠鱖魚,除了刀工講究、火候精細,魚的選材更為關鍵。

據悉,今後,檢查將對食材的檢查將從企業上升為政府部門層面。從廣東佛山到北京的2200公里漫漫長路,鱖魚、鱸魚已經脫離了孔雀石綠的違法添加,在低溫中「一夢進京」。佛山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說,半休眠狀態能大量減少碰撞造成的死亡,根治過去不法商販為提高存活率非法添加孔雀石綠等違禁品的行為。

過半肉蛋果蔬品牌化

不僅僅是鱖魚,來自內蒙古錫林郭勒的牛羊肉、河北張家口的蔬菜、湖北潛江的小龍蝦等,都在層層保障下陸續進京。

目前,北京市已經引導京內龍頭企業,在大陸各省打造了一批符合首都標準和首都市民需求的優質食品基地和企業。這讓北京市民從過去習慣的「吃品種」,進階成了「吃品牌」。

近日,全市大型食品批發市場、連鎖商超、中央廚房、集體配餐單位與來自大陸21個省、55個地市、81個縣的基地企業共同簽署了500餘份優質安全水果蔬菜產銷直掛協議、100份畜禽肉蛋和水產品產銷直掛協議和130餘份米麵糧油製品產銷直掛協議。到2019年年底之前,全市重點食品的標準化、基地化、品牌化覆蓋率將分別實現果蔬70%、豬牛羊雞肉60%、禽蛋和水產品50%以上,低端無品牌農產品將基本退出京城市場,讓市民得到更多實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