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墨客頗愛梅蘭竹菊蓮,四季更替總有千古絕句來抒發感情,若是行走山水之間,遇到好山好水好景,若不來一首詩歌抒情似乎就是辜負了眼前這般風景。不論是欣喜還是哀傷,大自然的風光令人百般有感而發。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每逢中秋,這句話往往是最能表達異鄉人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然而王維在寫這首詩的時候,眼前還有一道風光,只道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更有佩帶茱萸囊的習慣,據說可以避災。

茱萸,一名越椒,一種有香氣的植物。陝西佛坪縣就被譽爲“中國山茱萸之鄉”。陽春三月,漫山遍野的茱萸花紛紛盛開,不論是小城境內還是周邊山林,小巧玲瓏般的茱萸花將佛坪縣點綴成了一片黃色花海。

又被譽爲“大熊貓的故鄉”的佛坪縣,不僅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的棲居地,也有金絲猴、羚牛、和朱䴉等野生動物,被稱之是佛坪四寶。這些野生動物的棲居地不僅說明瞭佛坪縣的青山綠水,更是環境幽靜,空氣質量高,茱萸花盛開的極爲燦爛。

來佛坪縣旅遊,除了看大熊貓和金絲猴等野生動物,還不能錯過賞一場茱萸花。位於佛坪縣沙窩村的大灣山茱萸園是佛坪縣山茱萸最爲集中的地方,也是春暖花開賞花郊遊的好去處。

擁有深厚歷史的佛坪縣藏於秦嶺南坡腹地,不僅遺存有城隍廟、佛爺廟、佛像、古塔、古鐘、古樹等古蹟,還有上千年的秦漢遺址等等。

而在大灣山茱萸園內一邊漫步於茱萸花下,腦海裏不禁就閃過王維的那句詩詞。但比起家喻戶曉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此時更能引人注意的還是“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不僅是一種自然質樸的山林之花,更是一味名貴中藥,首次記載於史上第一本本草書《神農本草經》。

每逢花落結果採摘的季節,當地人就會拿起果做飲料喝,有輕微酒精度,被稱之“茱萸液”,口感清爽香甜,具有補益肝腎,收澀固脫的功效,常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等症。

雖然王維當年寫得這首詩中的“茱萸”頗有爭議,一直以來往返於“山茱萸”和“吳茱萸”,世人對此思考也是各抒己見。雖然說法不一,但給出分析都有幾分道理。

就佛坪縣的茱萸花屬於山茱萸,不論當年詩人究竟以何種茱萸來抒發情感的,也不論古人究竟是以何種茱萸佩戴於身的,山茱萸花的小巧是山野中不可多得一道風景。這種先開花後長葉再結果的植物,在春寒褪去之後,便與百花齊放。

佩茱萸,是中國歲時風俗之一,但賞茱萸花,可能只有佛坪人才那麼熱情。山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呈紅色,眨眼望去勝似聖女果或是小番茄,但味酸,可入藥。往往生長於溫暖地帶,海拔400-1500米稀達2100米的林緣或森林中。

位於秦嶺腹地的佛坪縣恰好是這般海拔,不僅是山茱萸的最佳生長區,且自古以來就是山茱萸的著名產地。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經集註》中記載:“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名醫別錄》載:“山茱萸,生漢中山谷,九十月採實”。而此時正好賞茱萸花的好時節(花期3至4月)。

在這百花齊放的陽春三月,比起城市那可能需要預約的人擠人賞花地,佛坪縣的山野幽靜是這繁花紛擾世界裏的一處淨土。不少生活或工作在西安的人每逢週末都會乘坐高鐵前往佛坪縣賞花探春,於藍天之下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喫農家水席,一邊爬山徒步與野生動物親密互動。

【備註】

(1)前往佛坪縣的交通,最好的方式:自駕+高鐵。西安至佛坪縣高鐵僅需40分鐘。高鐵站時刻有前往縣城內的公交車。

(2)佛坪縣的旅遊住宿相當充足,價格接地氣,也有輕時尚客棧、主題酒店,更有幽靜的山野民宿(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在評論中給我留言,或者是私信我)

(3)當地特色風味:熱麪皮、菜豆腐、茱萸液、農家水席、冷水魚等。可攜帶特產有香菇、木耳、山茱萸、蜂蜜、天麻、幹竹筍等。

(4)自然看點:野生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和朱䴉。妖精谷、金絲猴大峽谷、自然保護區、縣城東山公園、窯溝秦嶺拍野生動物(適合自然攝影愛好者)等。

人文看點:秦嶺人與自然宣教中心(博物館)、佛坪老街、沙窩村、早市、露天菜市等。

歷史古蹟看點:復興寺、仙果寺、三教殿、秦漢遺址、唐朝古塔、千年古銀杏、佛像等。

(5)對於跑步愛好者,強烈推薦早晨或傍晚,沿着縣城河溪跑一圈,空氣新鮮,環境幽靜,跑起來實在爽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