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透君的社裏有不少90後的年輕人,在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對於選車都很有獨特見解。

綜合他們的購車喜好,發現年輕化、運動化、個性化是大勢,他們也很關注品牌背後最吸引人的那份基因和價值。

舉個例子吧,深具悠久賽道歷史和基因的福克斯好像年輕人的“初戀”,帥酷外形配合強勁動力,很適合年輕人;去年上市的全新奔馳A級作爲觸手可及的入門級豪華車之一,也令年輕人對三叉星滿懷信仰及嚮往。

要說,它們在價格上相差不少,頂配版的福克斯2019款三廂 EcoBoost 180 自動鋒耀型和ST Line車型官方售價才15.08萬元,而入門款的奔馳A級 2019款 A180L車型官方售價爲21.69萬元,價格之差便達到了6萬元以上。

那麼,究竟是該選擇運動潮車還是向入門豪華妥協呢?這着實值得年輕人思量一番。

吸睛顏值疊加時尚內飾

在如今顏值當道的時代,年輕人選車,對外觀自然格外關注。

相信很多年輕人看到新一代福克斯ST Line版本時,都會對其“欲罷不能”。增加了運動外觀套件後,且配備LED大燈,更有一種酷勁有力的運動之美,不得不說這纔是福克斯的正確打開方式。

至於奔馳A級,精緻的點陣星輝式進氣格柵,配合貫穿車身的“長腰帶”,盡顯優雅與婀娜並存的即視感。

內飾方面,新一代福克斯的設計整體依然很“福特”,不過操作介面相比於前一代車型減少了50%的按鍵數,讓駕駛艙看起來更爲簡潔。換裝了支持Carplay/Carlife的懸浮式8英寸觸控液晶屏後,時尚感加分不少。車透君很喜歡ST Line車型加入的紅色縫線和防碳纖飾板,置身其內,就有一種腎上腺素燃爆的感覺。

坐進奔馳A級,奔馳則用一種嫺熟的手法營造着豪華氛圍。一體式雙10.25英寸顯示屏,將液晶儀表盤和中控屏連在一起,配合科技感十足的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很富質感。鑲嵌於空調出風口和按鍵之上的高亮鍍鉻物,則增加了更多的時尚氣息。

尺寸方面,新一代福克斯的長寬高分別爲4647x1810x1468mm,軸距爲2705mm;奔馳A級的長寬高分別爲4622x1796x1454mm,軸距爲2789mm。福克斯三圍佔優,而奔馳A級軸距略長。

智能科技越級,比肩豪車

新一代福克斯最核心的亮點,就是其科技裝備清單甚爲豐富。

作爲中國市場首款搭載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新一代福克斯達到了L2級自動駕駛水平。該系統集成了ACC全速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和智能領航輔助系統、一鍵泊車輔助系統、智能感應制動保護系統(帶行人識別功能)和智能交通標誌識別等同級領先配置。

其中,ACC全速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和智能領航系統,在啓動後,就可以自動控制車輛的油門、轉向和制動,自動跟車功能可根據前車情況的變化自動加速或減速,使車輛保持預先設定的安全距離;智能領航輔助系統,能使車輛始終安全行駛在各自車道中間。一鍵泊車輔助系統,則能一鍵搞定垂直泊車及側方停車。

新一代福克斯配備了福特派互聯,內置4G LTE無線熱點,定位車輛、查詢車輛狀態、遠程鎖定/解鎖車門、遠程啓動,都能輕鬆完成。

新一代福克斯還搭載了SYNC 3車載連接系統,支持百度CarLife、蘋果CarPlay,無縫連接智能手機。消費者還可通過福特AppLink平臺,安全便捷地在駕駛時通過語音控制包括蜻蜓FM、喜馬拉雅FM、QQ音樂、考拉FM等多款應用程序。

奔馳A級的最大黑科技乃是採用了MBUX系統,一句“你好,奔馳”,就可以將其喚醒並實現語音控制、導航等。除了普通話,MBUX可以識別廣東話、四川話等方言,還可實現個人定製化的設置,並主動學習和適應用戶需求。

綜合對比的話,應該說,新一代福克斯的智能科技配置要比奔馳A級更全方位一些。

據車透君的觀察,年輕人都喜歡速度與激情,動力自然是繞不開的剛需。

新一代福克斯共有1.0T、1.5L/1.5T三款發動機,其中ST Line版本搭載的1.5T發動機,最大馬力爲184Ps,最大峯值扭矩爲243N·m。變速箱匹配同樣豐富,中低配搭載的6檔手動/自動變速箱,高配及ST Line版本配8檔手自一體變速箱。

新一代福克斯還首次全系標配了多種駕駛模式選擇功能,在運動模式下,油門響應、換擋邏輯和電動助力轉向都會發生改變。

奔馳A級則搭載有1.3T高/低功率兩款發動機,最大馬力輸出值分別爲163馬力和136馬力,峯值扭矩分別爲250N·m和200N·m。入門款的奔馳A級,自然只能犧牲一些動力性。此外,奔馳A級在調教上也明顯比福克斯少幾分血性,這與其匹配7檔雙離合變速箱和調教方式都有關係。

要論駕駛激情以及駕駛感覺,新一代福克斯要比奔馳A級來得更直接和更全面。

寫在最後:

橫評一番後,車透君認爲,對於看重性能操控、追求科技裝備的社友來說,1.5T的福克斯頂配版本乃是個不錯的選擇;入門款的奔馳A200L則更適合講究品牌與面子的社友。再者,從價格來說,15萬和21萬確實差了不少,年輕人買車還是需要量力而行,買適合自己的,才更重要。

(車透社出品,主編羅裕,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