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教育問題,不太喜歡接觸男生。上段戀愛遇到了pua,好不容易走出來,卻發現有了厭男症,之後開始和比較正能量的女生談心,開始能正常和男生交流,但因生活原因,與一男的產生爭執,發現自己的厭男症還是沒好,越來越厭惡男人,和男生說話都想諷刺想生氣,想冒火。


沒什麼不好 幫你過濾了一大批噁心的東西而已

厭男症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如歧視男性,物化男性,針對男性的暴力,拒絕與男性交往,對男性的貶低排斥等等。  

社會排斥男性,他們從事最危險的職業,並且被視為可以犧牲的。男人有著低於女性的壽命,高於女性的自殺率。  

沃倫·法雷爾表示,自古以來最危險的職業,軍人,都是由男性擔任,而父系社會規則並沒有犧牲女人來造福男人。從兩性壽命差異以及兩性自殺率差異來看,父系社會規則到底造福了誰已經再明顯不過了。

加拿大肯考迪亞大學社會學教授安東尼·辛諾特從幾個方面分析了厭男症的成因歸根到底就是--偏見。

厭男症首先是源自對歷史的誤讀。歷史上的大壞蛋似乎都是男的,例如希特勒、本拉登等。但是,壞蛋的罪惡源自權力,而非性別。當女性擁有絕對的權力,也可能變成大壞蛋。而歷史上也有許多男性的英雄,他們為消滅大壞蛋奮鬥不懈,甚至英勇犧牲。因此,把男人都看成壞人是說不過去的。

雖然殺人犯中男人更多,但這隻看到現實的一小部分,因為大多數男人都不是殺人犯,而有一些女人也殺人。

在個人的層面,很多女性說她們和男人在一起的時候有過很不愉快的經歷,例如夫兄、愛人、同僚、老闆等。然而,每個人都曾經被異性傷害過,也被同性傷害過,豈能片面地將少數男人造成的傷害推廣到全部男人?

女權主義者用充滿性別歧視的言辭對男人進行妖魔化,也給厭男症推波助瀾。例如"最偉大的女權主義作家"瑪麗蓮·弗蘭奇把男人稱為"敵人"。"近代女權主義先驅"傑梅茵·格里爾寫道:"女人不知道男人有多麼憎恨她們。""現代女權運動的急先鋒"貝蒂·弗裏丹更是把女人的老公們比作"納粹黨衛軍的獄卒"。聲討男人的影視作品也很受女人的歡迎,通常把男人們描述得又胖又蠢,例如美國動畫片《辛普森一家》。

辛諾特發現,種族歧視和對女性的性別歧視都是嚴肅而敏感的話題,但對男性的性別歧視卻被當成兒戲。他認為,久而久之就會潛移默化,令人們逐漸學會了"男人都是壞的"的價值觀和態度,這對男人和女人都有害。


我一度也以為自己厭男,但是後來慢慢發現自己可能並不是厭男,只是討厭那些噁心的男性。


都是噁心的pua的錯,別克服了,男人很少好東西。


不用克服的,達爾文會解決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