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巴以衝突愈演愈烈,最新消息巴勒斯坦在以色列的空襲中已經有80人死亡。

    本月12日,以美國為核心背景,以阿盟(以沙特、卡達、阿聯酋、阿曼、科威特和巴林為首,阿盟內部意見其實在這個問題上並不完全統一)、土耳其、英國等國為依託,建立了敘利亞反對派聯盟後,阿盟特別是上述六國率先承認了反對派聯盟,接著土耳其、法國、歐盟等接連承認。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剛開始顯得非常積極,國務院官員率先承認了反對派聯盟,但是之後很快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否認了會立即承認反對派聯盟。接著,以色列就開始向巴勒斯坦展開空襲,哈馬斯展開還擊,接著以色列就緊急召集預備役,大有開打第六次中東戰爭的意味。巴以這邊亂起了了,原來反對派聯盟的事反而開始被擱置了,接著伊拉克呼籲阿拉伯國家應該對以色列進行石油禁運,埃及總理也開始視察加沙,包括沙特在內的阿拉伯國家立刻將焦點從敘利亞亂局轉移到了巴以亂局。這中間到底有什麼樣的邏輯?中東為什麼突然如此之亂?而且突然亂得讓人覺得毫無頭緒。

    在筆者看來,這毫無頭緒的亂局背後,其實有非常清晰的邏輯。

    首先,美國試圖幹掉敘利亞這是眾所周知的,而幹掉敘利亞目標是幹掉伊朗這也是眾所周知的。但是,作為中俄以及歐盟,是不願意美國幹掉伊朗的,但是在敘利亞的問題上歐美顯然有交換空間,但作為中俄顯然反對美國幹掉敘利亞,這裡當然伊朗是最反對的,因為伊朗和敘利亞是脣亡齒寒的關係。而以沙特為首的阿盟,對伊朗是非常擔心的,擔心伊朗做大革了他們的命,所以在敘利亞問題上一直在和美國站在一起。但是,對諸如沙特等國家來說,其實美國幹掉敘利亞接著如果也幹掉伊朗,顯然接著幹掉的一定是阿盟裡邊國家的王室,所以本質上諸如沙特的國家模式有一些投鼠忌器的味道,即無論往哪邊都可能被革命。在這種情況下,阿盟經常是搖擺的,但顯然它也希望控制更多的國家從而形成更廣泛的力量,最終在中東能夠形成與外來力量對抗的政治力量。而作為土耳其,事實上是和伊朗一樣,想在中東做大,那麼想在中東做大其第一個通道就是敘利亞,所以它同樣想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扶植反對派取巴沙爾政權以代之從而實現對中東國家的影響。

 

基於這種邏輯,美國糾集沙特、土耳其等國搞反對派聯盟並試圖快速取代敘利亞現政權目標很明確,而且美國也是第一時間承認了的,但承認之後馬上又否認,並和以色列商議後由以色列向巴勒斯坦發起了大規模空襲,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美國如今實力大不如前,不敢像小布希時期那麼蠻幹,擔心再次陷入一場戰爭泥潭而不可自拔。而且,美國在中東進行交易,差不多總是在交易中喫虧。譬如,和歐盟在利比亞問題上的交易,交易的結果是敘利亞一年多了還沒拿下,但歐盟控制的利比亞卻逐漸趨於穩定,在地中海經濟圈整合進程中向前邁了一大步,而美國事實上什麼也沒得到。這次怎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歐盟國家、土耳其以及不少北約國家都躍躍欲試,以圖推翻巴沙爾政權。但是,推翻巴沙爾政權容易,如何讓敘利亞政權快速進入穩定狀態卻非常難。試想,那麼多狼等著分食敘利亞,一旦盲目地進行打擊推翻了敘利亞政權,中俄伊朗一定會進入到這個範疇,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也不是喫素的,在這種情況下完全有可能使得敘利亞快速變成內戰氾濫的國家。一個陷入內戰的敘利亞並不是美國所需要的,因為一旦敘利亞陷入大規模內戰,巴以和平也肯定不存在了,整個中東大亂,傷及的必然是美元石油本位制,這豈不是美國給自己挖一個大坑自己跳進去等死?所以,在法國快速承認敘利亞反對派後,美國馬上又顯得非常猶豫,接著就和以色列商量展開了對巴勒斯坦哈馬斯的空襲。

 我們知道,今年7月份阿拉法特死因調查委員會就稱阿拉法特死於中毒,如今巴民族權力機構正與歐盟合作對阿拉法特開棺驗屍,開棺驗屍也就是這幾天的事,只要開棺驗屍確認阿拉法特死於中毒,那麼巴以民族仇恨就會被點燃,馬上戰火就可能重新點燃。如果那時候美國承認了敘利亞反對派聯盟,這邊趕鴨子上架敘利亞要打內戰,那邊巴以和平隨時可能終結,這中東立刻可能陷入大亂。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暫緩承認自己一手主導的敘利亞反對派聯盟就不難理解了。說白了,避免歐盟從其背後捅上一刀,避免在敘利亞問題上不可逆後巴以方向出現大的紕漏。

 於是,我們看到,以色列在徵得美國同意後,對哈馬斯開始下手。大家都知道,哈馬斯主要是由敘利亞和伊朗來支撐的,伊朗主要是中俄歐支撐的,所以本質上無論是中俄還是歐盟,在中東問題上都是美國現有規則的挑戰者,否則歐盟也就不必要和巴民族權力機構一起去驗屍阿拉法特了。而歐盟,從現在跡象看,是想再借美國的意圖消費美國一把,即利用美國想幹掉敘利亞和伊朗的想法,在美國陷入到敘利亞亂局時,讓自己拿到更多籌碼,從而獲得和美國討價還價的更大空間。

 那麼,為何美以如此之快就達成了對巴勒斯坦哈馬斯動武的一致意見呢?原因就在於哈馬斯的背後是上述邏輯,那麼在敘利亞反對派聯盟還沒進入正式運作前,就由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來刺探哈馬斯到底有多大勇氣來和以色列對幹,通過打擊巴勒斯坦看看中東國家到底是否會很快團結起來把敘利亞的問題轉向巴以問題。如果最終包括沙特、土耳其、埃及等中東國家以及巴勒斯坦,在以色列做了足夠的準備後不敢和以色列硬碰硬,那麼這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在敘利亞反對派聯盟運作後,在敘利亞內部大規模內戰開始後,敘利亞的亂就可能不會轉向巴以方向,那麼美國就可以大膽地幹了。

 所以,站在美國角度,以色列展開對巴勒斯坦的行動是一次準軍事試探,目的是測試一旦美國展開對敘利亞的行動後,敘利亞的亂是否會轉向巴以方向這個對美國來說最要命的地方。而對於以色列來說,等著被動捱打不如主動出擊,以色列人一貫喜歡主動出擊,所以等美國不得不分心到敘利亞問題上時面對巴勒斯坦,還不如直接先下手為強,也可以獲得美國更多的支撐。

 

於是,雙方利益一拍即合,就在敘利亞反對派聯盟剛剛成立、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和歐盟準備驗屍之前,發起了對巴勒斯坦的的攻擊,物件當然是更民族主義的哈馬斯。而且,打擊哈馬斯,也是測試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反應的時候,只要巴沙爾政權這個時候依然表現疲軟,那麼巴沙爾就還有勸降空間,那麼美國在對待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和反對派聯盟時就可能以另外一種態度,即先通過和平對話而非直接上來就展開內戰,通過這種對話再進一步選擇自己的下一步動作。

 因此,從美國和以色列角度來說,這次襲擊本質上是試探,進行上述一系列試探。但是,這試探是冒著可能爆發第六次中東戰爭風險的,因為不能排除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並最終把敘利亞內戰的矛盾轉向民族和宗教矛盾,也就是說如果測試用力過猛或敘利亞伊朗對巴勒斯坦方向支撐得利,巴勒斯坦方面各派也得力,那麼這巴以大亂絕不能排除成為中東矛盾焦點。中國外交部洪磊已經在記者答問時說:“衝突再度表明,在當前地區形勢下,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突出,國際社會應對此更加重視,並作出更大努力。”這實際上就是在引導世界目光。所以,未來一兩周巴以衝突到底如何演化將對未來中東政局至關重要。如果愈演愈烈,美國說不定又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最終釀成第六次中東戰爭也未可知。

 作為中國,相比美國幹掉敘利亞,中東走向大亂當然不是很差的選擇,因為相比美國而言,中東大亂對中國的影響相對比美國還是要小一些,而且中東大亂也證明美國沒有能力再維持中東和平,包括中歐俄在內的大國進入重整秩序理所當然,到那時也就不是美國能說了絕對算的了,那麼世界規則也就到了修改的時候了。同時,敘利亞的內戰有東突分子參與,這也是中國可以參與的切入點。關於這一點,本月16號我國五十名特種兵第一次與約旦特種兵進行了聯合軍事演習,這就是針對性的演練。

 而站在中國利益角度來說,依然去站在阿盟背後、伊朗背後,支持阿拉伯國家、支持巴勒斯坦的正義事業是中國的戰略選擇,儘量促成由巴以的亂代替敘利亞的亂符合中國的利益。同時,中國要做好自己經濟方面的調整工作,一定不能讓筆者在《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書最新出版,當當卓越正在預售中)所闡釋的中國存在的危機爆發,而是要儘量做到化危為機。同時,對中國來說,只要頂過未來幾年的重大壓力,那麼我國就有希望化危為機。《大博弈中國之危與機》經濟篇出來後,時事篇也正在構思當中,到時候中東博弈將是重要題材,會給出筆者關於中東局勢和世界未來發展方向的個人分析結果。而現在的中東局勢,已經進入隨時可能出現突變的時刻,筆者將和大家一起密切關注。佔豪 2012-11-19 22:35

 David觀點:能將歷史、經濟、政治、軍事、國際形勢等融會貫通,
而發表對時局綜合研判和預測的文章,佔豪先生無疑是大陸唯一的
民間奇才,其過去幾年的分析非常靠譜,恪守中庸之道,讀後受益
良多,特此轉載推薦,分享海外中華同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