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國務院對企業養老金全國統籌進行了部署,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確保中央調劑制度順利平穩實施,並於2020年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


上述資訊,是6月11日召開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貫徹實施工作會議透露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會議的批示指出,切實做好中央調劑基金籌集、撥付、管理等工作,健全考覈獎懲機制,確保中央調劑制度順利平穩實施。各地區要切實履行基本養老金發放的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收支管理,加快完善省級統籌制度,通過盤活存量資金、劃轉部分國有資本等充實社保基金,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效防範和化解支付風險。

老齡化不斷加深
據全國老齡辦最新統計,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2.4億,佔總人口比重達17.3%,平均近4個勞動力撫養1位老人。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
越來越沉重的養老負擔,給我國養老保險基金帶來較大的壓力。人社部發佈的《2017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4億多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中,職工佔2.9億,佔比為72.6%。而這一數據在2016年為73.36%。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鄭春榮向記者分析,這是因為老齡化程度加深,在職職工佔總參保職工的比例有所下降。

而繳費人數比例也一直在下降。人社部統計資料顯示,2016年,企業繳費人員佔參保職工比例為79.7%,比上年減少0.6個百分點,比2011年減少5.5個百分點。

“繳費人數比例下降,這是人口老齡化給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帶來的必然結果,贍養負擔隨人口老齡化在不斷加重。”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說。

面對老齡化程度加深的事實,我國已確定實現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

人社部表示,今年將實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這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國統籌的第一步。據悉,今年中央收取3%統籌調劑,以後會有所提高。

李克強指出,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對於增強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均衡地區間養老保險基金負擔、促進實現廣大人民羣眾基本養老保險權益公平共用具有重要意義。

對此,張盈華向記者分析:“建立中央調劑制度,各地按一定比例上解資金,通過中央政府將資金重新分配,赤字省份的制度財務狀況就會轉好,可持續性增強,各地之間的養老保險制度負擔也可均衡一些,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可以得到及時發放,待遇可以有所保障。”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已審議通過中央調劑方案。在不增加社會整體負擔和不提高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的基礎上,通過中央調劑基金籌集、基金撥付、基金管理、中央財政補助,合理均衡地區間基金負擔,實現基金安全可持續,實現財政負擔可控,確保各地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徵繳收入增長24.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會議上強調,要依法做好基本養老保險費徵收工作,擴大制度覆蓋面,提高徵繳率,夯實繳費基數,增強中央調劑基金制度可持續性。
去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徵繳收入比上年增長24.8%,這是2012年來最高增幅。

張盈華分析稱:“徵繳收入大幅度增加,既有擴大制度覆蓋面的作用,也有提高徵繳力度的作用,同時不排除未繳滿15年的臨近退休或達到退休年齡人員一次性補繳的作用。”

鄭春榮表示,擴大制度覆蓋面,就是目前仍有一些靈活就業人員沒有參保,要擴大參保人數;提高徵繳率,就是已參保的不要斷保;繳費基數夯實,就是很多私營單位的繳納基數都是按最低繳費基數繳納。
“目前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在設計上激勵性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參保人與單位合謀,故意降低繳費基數。”鄭春榮說。

據瞭解,今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已確定由稅務部門統一進行社會保險費的徵管,這勢必將助益養老保險費的徵收工作。

韓正還指出,要加快推進省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2020年全面實現省級統籌,為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打好基礎。

張盈華認為,這實際上給省級統籌確立了時間表。“目前真正實現省級統收統支的地區不多。一些省份採取基金的省級調劑,還達不到省級統收統支,是‘未完工’的省級統籌。”

據記者瞭解,北京、上海、天津、陝西等省份,大體實現了養老保險全省統收統支;安徽、山東等地方實現了地級市統收統支;還有一大批省份,停留在縣(市)統收統支的最低層次。

“比如陝西較早實現省級統籌,這與其省級垂直管理體制有密切關係。實現省級統籌,要在管理體制和激勵機制上創新。”張盈華認為。

韓正還指出,要扎實做好中央調劑基金管理工作,強化基金預算嚴肅性和硬約束,確保基金專款專用。要認真做好基金缺口彌補工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確保全國退休職工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

 

【大華網路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