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洛夫作為一座旅遊的城市真是上乘之作。

 

後來發現,對於旅行我需要的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多是心的遷徙,因為

在每一次的旅行過程中,我不僅享受著行程前的準備工作、過程中的旅遊感動,更珍惜、依賴且渴求著回程後的文字記錄,

可以說 旅程在離去之後仍未曾結束,而是開始 是延伸,

我將自旅程蒐集的點滴如紀念品在心裡闢一座空間 專屬收藏,

 

時不時走進去 拿起一幅幅與景色交會 品味,憶起一幕幕與人心交流 回味

在一天天依舊會有喜怒哀樂拂過的日常生活裡一旦無可避免地泛起了任何高潮  迭起

或是鑽進雲端中飛翔 欣喜 歡愉

或是跌入低谷裡匍匐  無助 癱軟

我都試著擇一方角落棲息 躲避

 

而克倫洛夫僅用短短的兩日居遊便在心房心室間築起一座小屋,

小小的卻溫暖而堅實地足以容下被低潮衝擊的我 得一處安穩 換一刻平靜...

 

因此就讓心遠遊的角度,克倫洛夫著實收留了心的一切好的壞的;

然回到帶著身體去探索去體驗的目的,克倫洛夫更無疑讓五體皆滿足,

好喫的克倫洛夫 好看的克倫洛夫 好玩的克倫洛夫,

克倫洛夫 那是喚她幾回都不厭倦的繾綣語調,

是待一日流連待兩日不捨的夢之小鎮... 

 

克倫洛夫1DSC07547      

克倫洛夫必喫美食NO.3入選原因說來倒是有些投機了,

它是進入小鎮市區遇上的第一間熱食店鋪,

因為沒買到即時班次的巴士車票以至於抵達小鎮時早已過了必須為身體補充能量的最佳時機,

我和王哥簡直是餓壞了,因此在看到是熱騰現做時

整座身體心理加上靈魂便一躍躍進麵糊桶裡再不想離開了~

 

記憶中點的是藍起司培根可麗餅 (70捷克克朗約莫110元臺幣以歐洲物價來看,尚可)

就算被飢餓吞食了大半判斷力但,

單憑隔天仍帶著期待之心以它當作早餐這點來看美味程度算是水準之上,

怎麼說呢?首先歐洲的可麗餅皮不像臺灣走的是脆皮路線,

因此若不能以咬了有聲的酥脆標準來衡量,那麼便必得要熱呼呼裡帶著軟Q口感,

我也在巴黎試過可麗餅,看起來像是非洲新移民的老闆劈哩啪啦的料理手法和crêpe的氣質完全不搭不說,

光是走個五分鐘回到hostel裡,折成四層放進像是臺灣蔥抓餅攤用的白色紙袋裡的可麗餅皮竟已黏乎乎地揪在一塊兒,

過多的水份浸濡了該有的Q彈口感,咬一口嘗到的竟像是失敗麻糬般的黏膩軟趴...

 

回到克倫洛夫,灑點胡椒粉,

捲成長條型的可麗餅皮帶著微微的焦酥印記和起司與培根的鹹香正搭!

餅皮呢?只捨得買一份的王哥和我他一口我一口坐在陽光份量剛剛好的店門口長椅上品味著,

起司的濃鬱在溫度裡化開而香氣也和著帶有厚度的餅皮在嘴裡蔓延,每一口都是意猶未盡...

(畢竟小小一份對兩名成年遊客來說未免有些太少了吧><)

DSC07548   

直接就叫做"Crêpe&Coffee"的小舖不只可外帶也有內用區,

乾淨的白色牆面搭配上綴著紫色小花壁紙的空間座落在世界文化遺產裡倒顯得有些新穎,

但窗明幾淨的氛圍仍然十分吸引我,

可惜待在克倫洛夫的時日太短,而旅行中想做的事則永遠太多,

等會兒預約了騎馬,騎完馬還要去攀彩繪塔、接著趕去買昨日看上的鐵製吊飾、慕夏月曆再衝到地窖餐廳...

 

但我其實很想一訪冬日裡的東歐特別是克倫洛夫,一個人,

如果可以 那時,我想攜上一本書 空白之後的日程安排,

選窗邊的位置坐著,讓大多數遊客還未甦醒或到來的安靜街道陪伴,

嚐一口鬆軟烤餅 啜一口日光 佐一頁書,

我想那一定會是個很美好的早晨...

DSC07464克倫洛夫3  

克倫洛夫好喫必推NO.2是這叫做Trdelnik的小點心(50捷克克朗,約80元臺幣)。

 

將麵糰揉成長條狀捲在鐵棒上後架在烤爐裡烘烤直到表面呈現焦糖的金黃烤色為止,

一瓣一瓣掰著沾了糖粉的Trdelnik邊走邊走,

說穿了味道有些像傳統麵包店裡那種做成麻花狀除了沾滿透明糖粒再無其他花俏口味的臺式甜甜圈,

但送進嘴裡的Trdelnik卻多了熱騰騰的溫度,

配上烤得香脆的麵皮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和東歐那溢於現代歐洲意象的遙遠異國氣息十分搭配,

或許是因為由羅馬尼亞傳自波西米亞地區的Trdelnik本身便流著中世紀的古老血統,

也或許是我在陌生土地上竟嚐到了兒時的熟悉滋味,

從克倫洛夫之後回到布拉格甚至往後的布達佩斯只要看見Trdelnik攤位,

即便因為得現烤加上從生麵糰到焦黃需要等上不少時間,腳還是像被香氣緊緊絆住似地陷入排隊人潮裡...

但也許正因為總是需要等待,眼巴巴地盯著它一圈圈從粉白烤成金黃顏色,

每每拿到手 喫著嘴裡心裡總是十分滿足^^

克倫洛夫2

來了來了,克倫洛夫不喫流淚超推薦NO.1"Krcma v Satlavske"地窖餐廳。

(讓人流淚的原因除了美味之外,且看底下照片裡的食物份量,

一大份豬膝加上一條香酥烤魚與一大杯啤酒加上可樂,

如此在歐洲竟只花不到735元臺幣~><~)

 

請青年旅館櫃臺為我們打電話預定這間據說連寂寞星球都說讚的熱門餐廳。

時間一到帶著一早便培養好的食慾走進有些低矮黑壓的用餐空間,

若說克倫洛夫是神之手在世界這偌大攝影棚裡精心保留的中世紀佈景羣,

那麼地窖餐廳簡直像是專門用來保存中世紀氣息如香水的專屬容器,

那色調、擺設以至於整體的空間感咻地把我們推上了時光機在菜餚還未送上之前,

烤豬膝和烤魚的窯爐就在座位不遠處,

那翻烤、出菜和油脂滴落引得炭火啪滋啪滋作響的情景簡直就像是電影預告片般挑動著味蕾,

王哥和我興沖沖地巴望期待著,說起來這可算是整趟旅程裡最熱切高昂的用餐時刻呢!

DSC07617DSC07616

注意到了嗎?我剛寫的可是豬"膝"而非豬"腳",

可能足足有我整張臉那麼大的豬膝外皮烤得香、酥、脆,肉質則保留了juicy的飽滿肉質,

一口皮一口肉一口黃芥末,沒有多餘調味裝飾一如它的擺盤但卻滿足地引得我倆驚呼不斷!

 

烤魚也是!

看著喫著那僅僅是置於爐火之上烤到焦香便能如此鮮甜的魚肉,

心裡泛起出現在日本電視節目"黃金傳說"或是"來去鄉下住一晚"那般的簡單原味,

然不假裝飾的大快朵頤之姿竟也讓我有種大俠的快意之感~

IMG_4630

克倫洛夫兩日裡的所聞、所觸、所嚐、所見對過往的生活經驗簡直是嶄新的一堂課,

漸漸地我們被"精緻"的生活模式催眠、寵壞,

食衣住行的一切盡往追求極致乾淨俐落的價值觀前進,

如果紐約、東京、巴黎、臺北的大都市主流意識是一件高級訂製服 (haute couture),

那麼散落在克倫洛夫的種種意象看起來簡直就像是塊滿是毛邊、未剪線頭的皺巴巴衣料,

沒有一處刻意妝點、修剪、加工,

就連喫食給的亦是原汁原味的感動,

 

"克倫洛夫用赤裸裸的不假修飾醒覺了我的意識底層,

ENTER!!! 身呀心呀的軟硬體就此被格式化,全面重灌..."

正如我自己先前說過的,我在克倫洛夫嚐到了最純粹的簡單、自然,

大片的不假修飾、不過份精雕細琢自小鎮的四面八方向我潑灑,

無論攀上城堡牆墎 俯視或是潛入街坊巷弄 穿梭,

克倫洛夫都以素顏裸妝的坦誠向我,卻是美極...

 

而今回想起來,能放一段這樣的澄明時光在自己心裡著實是隻有旅行才能給的珍貴禮物...

 

PS.回到大俠的話題,大口喝酒大口啃魚喫肉之餘如果想再更進階,不妨也來個騎馬行程吧~

pag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