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沒問題,問題在於一刀切,像我們這裡連公墓都沒有就要求上繳棺木,而且火葬場收費可比土葬貴的多,還屬於壟斷行業,全縣就一個火葬場,老闆這幾年可是賺的盆滿缽盈啊,ZF有魄力搞改革,卻沒魄力整頓行業風氣,這也是問題所在。

其實想要土葬的不外乎就是現在這老一輩人,隨著基礎教育的普及,年輕人早就無所謂了,國家完全可以慢慢推行,等老一輩人故去後基本上再強推火葬就沒什麼壓力了,現在這個舉動嘛,跟逼回族人吃豬肉,逼佛教徒開葷腥,逼基督徒拜安拉有什麼區別?


配合食用

為全面深化殯葬改革,助力江西省殯葬事業跨越式發展,在江西省人民政府、省民政廳、省國資委、省殯葬協會的關心支持下,2017年11月6日,江西大成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江西省建材集團、江西省軍工控股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了江西省殯葬投資集團,江西省殯葬投資集團登記註冊名稱為「江西明德歸厚人文事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集團以殯葬產業投資經營管理為主,兼營健康養老產業、生命關懷事業、旅遊休閑產業。江西省殯葬投資集團依託股東單位國資平台雄厚的資本優勢、運營管理優勢、政策優勢和人才優勢,目前已與四大國資銀行、江西銀行、贛州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授信總額120億元。


人家想怎麼葬,你憑什麼干涉,你有什麼資格干涉


傳統方式埋葬在山上周圍是可以種樹的,談不上佔地,只有現代的埋骨灰的「陵園」有鋼筋混凝土才會「佔地」

再次更新。講道理的歡迎,瘋狗出門左轉不送。

上一次更新可能有人沒看懂,總結一下,傳統喪葬的真正有價值的部分已經慢慢變了味,比如葬禮上的禮儀變的越來越不講究,甚至出現葬禮上跳艷舞這種讓人匪夷所思的行為,然而卻一直追求睡在棺材裡土葬。這是讓人不能理解的。很明確,傳統葬禮真正能給死者以尊嚴,給生者以慰藉的是儀式,以及儀式上的禮儀,這才是精華所在。是肉體睡棺材下葬還是火葬後下葬根本就是意義不大的事情。是傳統葬禮中的糟粕部分。

那為什麼現代人寧可不在乎葬禮上的禮儀卻一定要拒絕火葬而睡棺材呢?這就是買櫝還珠,根本就沒看開。只是一味的追求古人的步伐罷了。

古人視死如生,隨葬品都與生前一致,甚至還要陪葬一些牲畜、奴隸還有女人,為了享受地下生活他們想盡辦法阻止屍體腐爛,好的棺木當然是必須的。好的棺木要千年不腐。差的也要堅持百年。這就是古人推崇棺材的原因。

你現代人瞎跟著起什麼哄啊,都說了死去元知萬事空,你睡這麼好的棺木有毛用。即使相信鬼神的現代人有幾個還視死如生的?你就是視死如生了你能陪葬什麼?生活用具都陪不齊,頂多燒倆紙人。紙人紙車都是燒的,你說你一個肉身躺哪裡怎麼用?一切都是思維慣性罷了,因為自古就是睡棺材,所以你也要睡棺材,從來不去想為什麼。

再給你看看睡棺材的下場。王侯將相的棺材好不好?運氣好的遇到考古還則罷了,遇到盜墓的拿你的東西不說還把你的屍骨扔的到處都是。普通人就更慘了。100年200年過後誰還知道那是你的墳墓,遇到工程直接就給你挖出來了啊,有的還沒完全腐爛,模樣依稀可見。挖出來之後怎麼辦?給你再埋一次?想的美。以前聽挖河道的人說,挖出來的屍體腦袋拿過來當球踢,沒腐爛的屍體被野狗咬的七零八落。最後還得沖著撒泡尿。知道古代有一種刑法叫鞭屍嗎?這樣的下場比鞭屍還慘啊。據說慈溪屍體被侮辱不知道真假,文革里很多名人被挖出來遊街可是千真萬確。現在好像聽不到這樣的新聞了,那是因為開發商學聰明了,再遇到墳墓偷偷摸摸就給你處理了,跟垃圾廢料一起處理的。你說你千方百計保存下的屍體就為了這?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嗎?

還是燒了乾淨啊,一把灰,乾乾淨淨,與後世再無瓜葛,恩恩怨怨是非功過再也沒有人能把你怎麼樣。不管你生前怎麼樣,死後在莊嚴的葬禮中獲得最後一次尊嚴,然後將這尊嚴永久的保留下去。千秋萬代,哪怕外星人來了你也是乾乾淨淨的一縷塵埃。


沒想到隨便發表了一下看法會有這麼多反對的聲音,有幾位還出口傷人了,如果這幾位的祖墳也被刨了我深深的表示理解。

我再來完善一下我的觀點。第一我堅持對有些陋習不破不立觀點。第二,至於有人提到的江西某些官員刨人祖墳的做法我也反對,這和強制收繳棺木是兩個概念。

喪葬問題早已成了中國光大地區的大問題,而往往總有些人把傳統喪葬的弊端硬生生的和文化扯在一起,而把真正優秀的部分丟棄的一乾二淨。就拿我的家鄉來說,我從小的記憶是喪葬的禮儀極其複雜,建靈堂,賓客送別死者,家屬還禮,不同身份的賓客禮數也各不相同,連下跪哪只腳先跪,先放哪只手都非常講究,如果死者是女性,迎接娘家人的禮數更是繁瑣,最後辭靈、下葬,n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力求莊嚴。

小時候不懂,覺得就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後來不幸,我也參加了幾次這樣的葬禮,身在其中,這些禮數深深的把我震撼了,死者死前可能是很不起眼的人,可能是個卧床多年讓人看了都害怕的人,可是通過葬禮,他最後一次在這個世界上獲得了尊重,尊重就來自於每個人對禮節的尊重,來源於莊重的儀式感,這是死者在這個世上所能獲得的最後尊嚴。

反觀現在,有多少人還在乎這些禮數,行禮都不會了,農村還有在葬禮上跳艷舞的,禮儀都一切從簡,反而酒席越擺越大,搞得要好好慶祝一樣,然後你們還舔著臉的要用好棺材,還不想火化,不讓你們用棺材還要死要活,你這是裝給誰看啊。這就是買櫝還珠。真正好的傳統被你們遺忘的一乾二淨,所有糟粕都被你們留下了,最後還舔著臉說這是傳統文化。長點腦子好不好。你這麼孝順這麼喜歡傳統文化怎麼不在你爹墳前搭個草棚過三年啊?

評論說官員暴力行政的我還能理解,居然還有挺風水的,還有挺土葬的,腦子都長屁股上了嗎?中國人地矛盾有多尖銳你們知道嗎?你們現在吃的腦滿腸肥感覺永遠不會飢餓了一樣,正兒八經沒餓死人的日子才過去幾十年啊,你們不會翻開歷史課本看看啊。你們知道中國每年糧食缺口有多少嗎?你們知道每年要從國外進口多少糧食嗎?你們知道有些地區正在鼓勵種馬鈴薯嗎?你們什麼都不知道,你們就會大腦衝動著到處亂咬。我們沒這麼多的土地可以浪費在你的自以為是上。

悼念往者,你可以有很多方式,你完全可以用更體面更真誠的方式來做,傳統的喪葬也有很多的優良傳統可以繼承,為什麼你們反而拋棄了優秀的傳統硬是要追逐糟粕呢?

更有甚者為自己的堅持驕傲的,大明亡的那會,為了不留辮子死了一堆人,大清亡的那會,為了不剪辮子又死了一堆人。廢除九品中正推行科舉有人反對,廢除科舉推行西學又有人反對,還把人家康有為的祖墳刨了,我之前的答案就說過,文化就像烙印,變革即使沒動任何人的利益也會有很多人反對,變革本身就是困難的,特別是我們這種幾千年的文明古國,變革起來更是費力。

變革的利弊都會體現在你我以及我們的後代身上,大家要保持理智,如果有些事情真的是好的,那就去做,即使很難。

以下是原答案。

這個改革我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我想過類似的問題。

中國在面對部分固有落後傳統的時候,我們要怎麼做?答案是不破不立。

我們是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國家,跟我們一樣古老的文明都消失了,只有我們還頑強的存活著。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不斷的改變自己讓自己更適應這個世界。這個過程是殘忍的,但我覺得又是幸運的,有多少文明還沒來得及改變就完全消失了。

改變自己是不容易的,特別是作為一個龐大的整體,如果自己不能下得了決心就只能靠外力了,比如五胡亂華後中國穿衣飲食民風習俗,很多都改變了。

我以前曾經非常痛心於胡適他們的廢除古文運動,古文讀起來多氣勢磅礴啊,痛心。可後來想明白了,文以載道啊,文章里是有思想的啊。在那個時代,如果要更換過人的幾千年來的落後思想,就好比要治療惡性腫瘤一樣困難,不流血不開刀又怎麼行呢?

破除落後的傳統,有些時候真的是要下點狠心的。


不知道是上面逼得太緊還是咋地,宣傳工作是沒有的,什麼做工作啊啥的也……就連基本的公墓建設計劃都沒有,就直接上門來拉棺木。我感覺這種先斷人後路的做法等於直接將人民擺在了他們的對立面,這種做法背後隱含的態度令人深思啊

不用點贊了,我怕掛了。


劉強,男,回族,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管省國土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人民防空辦公室、省核工業地質局、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省煤田地質局、江西有色地質勘查局、省測繪地理信息局。


江西人。有很多回答很好很全面我就不從文化歷史層面考慮了。就從自身觀察來看吧。供當其實在民間口碑不錯,因為信息閉塞同時因為科技和經濟的進步確實讓底層人民享受到了科技的福利。但這並非供當的功勞。如此一來,怕是最底層人民的心要失去了。這就回到了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全力也太傲慢了。新板子上台時,報道都是改革攻堅,都是把全力關進籠子。看看修仙哈哈哈,打臉嗎?

最近?哪裡?江西么,那都好幾個月了。

殯葬改革,我的觀點就是可土葬,可火葬。

土葬,留三年墳頭,三年後自行平墳頭。而且現在農村老墳並不一定在自家地里,人家是不會一直給你留著墳頭的。

這他么才是符合國情的殯葬改革。


之前聽父親打電話說過這個事,說我奶奶和外婆都哭了。當時忙著干其他事,況且國內也基本搜不到什麼消息,後來也不了了之。

今天大晚上的翻出去剛好看到這個事情,我本來以為就是搶棺材,結果看到真有人把屍體從土裡挖出來焚燒,甚至據說有直接當著親人面用汽油焚燒屍體的,CTM。

我想了很多,剛好之前因為很多關於時事的回答都被和諧了,今天就索性一起說了吧。

殯葬改革,從大方向來說並沒有錯,土葬確實浪費土地,甚至污染水土。從時代潮流來看,這種方式肯定會被淘汰。但問題在於,對錯是一方面,老百姓怎麼想以及如何有效實施措施又是另一回事。

這就像我們都知道,都大部分小孩子來說,打遊戲是不好的,對身體和眼睛有害,影響學習,甚至增加暴力傾向。但我們就能粗魯地把所有的遊戲全部下架嗎?當然不行,且不說遊戲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產業,而且適度玩遊戲對於小朋友的智力發育,對於成年人維持人際關係,緩解壓力都是一種不錯的方式。所以問題的關鍵就落在,我們如何保證遊戲開發商的素質水平以及幫助人們更好的認識遊戲,從而合理安排生活,這多好。

回到殯葬改革這件事,道理是一樣的。中國有延續幾千年的土葬傳統,老百姓都把「入土為安」視為一種慰藉,一種善終,包括我們每年的清明節,祭奠先人。這些好像跟錢比起來,看起來都不重要,是啊,幹嘛得入土為安,火化之後隨便找個地扔了不就行了嗎?幹嘛非得過清明節,不祭奠先人就活不下去了?可以,當然可以活下去。但如果你想想,如果把所有的傳統習俗都給剝除了,那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這麼說吧,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法律制度托底,整個社會肯定會崩掉。而且就算有法律制度,因為缺乏道德調節,人與人之間幾乎沒有感情,那犯罪率也會居高不下。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習俗是會改變的,但這種改變一定是漸進式的,自然而然的,一刀切絕對是最最愚蠢的辦法。

但這件事給我最深的觸動就是切實感受到一旦 government power 不被束縛之後的後果是什麼樣的,老百姓毫無還手之力啊。不要說農村老頭老太太,就算是讀了大學收了高等教育的zhihuer們,又能咋辦呢?

今天喊個口號要喪葬改革,明天說不定就要喊口號關了zhihu,頂多民情洶湧,chief officals受一頓批評,之後換個地方不一樣吃香的喝辣的。


現在就微博還有人討論,成了揭露社會的急先鋒了。

時過境遷啊~


不能選擇生,也不能選擇死。

我看見他們跪在那裡,一動不動

我看見自己麻木不仁,毫不關心

父親啊,我無法面對你

悲觀,無力,絕望

活著,

活下去


謝邀。在「如何看待江西成立殯葬投資集團」問題中答過類似內容。

殯葬活動屬於民間風俗,風俗有它自己生存的土壤,這個土壤就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民間的經濟基礎決定民間的上層建築。移風易俗是經濟社會向高級階段發展的自然而然的過程。在經濟社會沒有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民間的上層建築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而妄圖以行政命令來移風易俗,就是不尊重客觀規律、不從實際出發。

另外,江西境內的墳頭應該是在山嶺上的多,不怎麼佔耕地,沒有這個必要。

跟湖北推出「楚菜」差不多,喪葬風俗和所謂的菜系都是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長期積澱。以行政命令和行政力量干預風俗和強推菜系,不符合意識服從物質的唯物主義基本立場。這是典型的主觀主義,這種教訓歷史上不是沒有的。


殯葬改革方向是對的,國家的具體政策也是好的,但思想工作被部分地區忽略,很多人搞不清概念和國家所要求的,更不知曉意義,行政程序也存在大的缺陷,導致這一群情激憤的事件發生。就看很多人在本條問答的回答,就知曉國家在宣傳殯葬改革上很欠缺,很多人搞不清楚概念,搞不清楚問題所在,看點評論,就以為知曉了全部,是片面的。

據說在車裡出不去活活燒死的


這是之前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想說說兩句

老百姓的怨氣有以下幾點:

1、收繳棺木只按2000元一副補償,可老百姓製作的棺木遠高於這個價格,換作你你願意嗎

2、老百姓的墓地本來葬的是自己的山地不用花錢,延誤幾千年的傳統觀念,現在殯葬改革一刀切就要逼著老百姓掏錢去買公墓地,老百姓一下覺得死不起了

3、老百姓在家裡的棺木是私人財產,地方政府有什麼權利強制收繳

殯葬改革需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未免太過偏激


本來政府的出發點很好,畢竟農村裡面一片片的山這裡埋一個那裡埋一個確實很麻煩,問題在於時間有點早,現在80歲的人大部分是1940年左右的,大家肯定不樂意的,所以應該用政策鼓勵火葬建設統一的墓地,並且完善各種火葬場設施。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