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尋秦記》的作者黃易,沒有《鹿鼎記》《天龍八部》的作者金庸有名。

首先是它的受眾少,其次是它的文學價值不及金庸那兩部作品。來個穿越,美女一堆,小學生圖個過癮,順便了解下歷史也不錯。可要真往深處解讀,《鹿鼎記》《天龍八部》立馬高出《尋秦記》一大截。

更為致命的是,《尋秦記》太有《鹿鼎記》的影子。項少龍和韋小寶一樣的好色之徒,一樣幫君主兄弟安定江山,結尾一樣退出江湖遠走他方。

《尋秦記》的閃光點是它的穿越設定,十分獵奇和新鮮。但也正因為穿越,又加上很多歷史名人,以至於引來諸多吐槽——特別是男主趙盤變成真正的秦始皇嬴政這一點。

戲說不是胡說警告一次。

好在小說寫的是精彩萬分,絲絲入扣,令人叫絕。

改編電視劇之後,《尋秦記》也成為經典,但和《鹿鼎記》、《天龍八部》相比,差了一點。

它怎麼就差了呢?

要知道《尋秦記》是TVB臺慶劇,大場面大製作,比以往那些場景粗糙的古裝劇,不知高出了多少段位,更不是現在的「摳圖劇」所能相望。高山、草原、駿馬、宮殿等,那都是實打實的。

特效如果放在今天,也能甩「快樂星球」一樣的穿越爛劇整條街。

演員們是顏值和演技並存。

項少龍穿上鎧甲真帥炸了,一舉一動,跟個活的兵馬俑差不多。可以說看《尋秦記》一點違和感都沒有,完全是武俠和歷史的完美結合品。

但它差也差在這,觀眾看劇,純粹圖個爽,結果劇情後半段整得又長又複雜,不像武俠不像歷史的,很不適應,看得太心累。

哪像《鹿鼎記》,簡單點看,那就是一個小流氓慢慢收後宮的故事,《天龍八部》就是一個脾氣大的,一個傻和尚,一個癡心帥哥共同打怪的故事。

就樂意看韋小寶調戲美女。

就樂意看喬峯背著音響和鳩摩智打架。

你只有更加通俗易懂了,廣大人民羣眾才愛看。

歸根結底,小說《尋秦記》沒能夠極致地做到雅俗共賞的地步。

時間已經證明《天龍八部》《鹿鼎記》的受歡迎程度,一個翻拍達6版,一個翻拍達7版——這還只包括電視劇版本。

另外,知道《天龍八部》《鹿鼎記》文學價值的,一定懂得其中所包含的佛教和宗教的東西,和涉及到的政治思想,人文思想,家國情懷,人性等等。

小時候看金庸劇,金庸小說,純粹覺得有趣。等長大後再看,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而《尋秦記》基本看過一遍後,再沒有看第二遍的衝動。它裡面的歷史,初中基本都瞭解過,不像金庸劇,都是暗喻和細節。比如《射鵰英雄傳》中的成吉思汗和郭靖,《碧血劍》中的袁承志和袁崇煥,單單明教和摩尼教就夠我們研究的了。

這樣看來,《尋秦記》差的地方不只劇拍得好不好,其內核和這個時代和這個時代中的人達不到靈魂契合,也是一個方面。當然了,只說《尋秦記》,屬實為一部非常不錯的作品。將武俠、歷史、科幻融合在一起,並且改變歷史也能滴水不漏,確實夠牛。


謝邀

個人觀點:金庸對這版無比憤怒,把劇情改得狗屁不通,沒有一點原著的神韻!那李亞鵬能叫令狐沖嗎?明明是弱智聰,哪有沖哥的瀟灑不羈?還有那任盈盈也作嘔,竟然和令狐沖打情罵俏!一個那麼溫柔文靜的好盈盈竟然變得如此放蕩風塵女子!作為原著迷的我,太可恨了!


我的感覺,很經典,之所以有差距不是電視劇本身,而是原著本身!《尋秦記》小說相對金庸作品就算是小眾了!


並沒有差在哪裡 三個都很好看 雖然都是古代但是不是一個類型。


我感覺不差,只是開創了一種全新的電視劇風格


這個還真沒看出來差在哪裡。


這三部劇,不好對比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