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90後,我認為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是這些都是小時候的回憶,都喜歡。有更喜歡的只能說明兩個系列給每個人帶來的感覺各不相同或者受眾不同。

首先我們來說說《數碼寶貝大冒險》。在最初的時候數碼寶貝並不是作為動漫而出現,而是在日本一種很流行的液晶玩具戰鬥型電子寵物,國內當時應該被稱為數碼暴龍機。

由於玩具的火熱發售,萬代授權東映製作了TV動畫《數碼寶貝大冒險》。也就是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第一部《數碼寶貝》。

《數碼寶貝大冒險》講述了1999年,由於數碼獸世界資料異常增生,導致數碼獸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連接發生紊亂。日本突降下起大雪。少年八神太一和他的6個夥伴們一起參加了夏令營,卻意外來到了數碼獸世界。八神太一的妹妹八神光因感冒沒去夏令營,在後來與吸血魔獸的戰鬥中加入他們,一共八人,被稱為被選召的孩子們。由於地域不同所以翻譯也自然有所不用,當時電視播出各角色的名字也跟日譯版有所不同。

最讓我感覺映象深刻的是八位主角各自的內心所代表的八種不同的優秀品質。

太一的徽章代表著勇氣和力量,不怕困難的勇氣,戰勝困難的力量!阿和的徽章代表著珍惜朋友的心,只有真正懂得了友情,徽章才會激活!光子郎的徽章代表了豐富的知識,高科技人才說的就是他!素娜的徽章代表了她對別人無私的愛,喜歡幫助別人,時刻散發著溫暖!城戶灰色的徽章代表了一個人最基本的品質——誠實,代表了相信他人,不欺騙別人的心!美美的武力值雖然不高,但卻擁有著一個人最美好的東西——純真,這是最難得可貴的一種品質!阿武代表了絕望下的希望,代表著奇蹟!每次都在最危難的關頭救下大夥兒!嘉兒是最後一位被選召的孩子,她是太一的妹妹,持有代表著光明的徽章。

八種美好的品質讓當時的小孩子們在看動漫時不經意間慢慢理解這些優秀的品質讓小孩們更好的成長並且感動,家長們也看在眼裡允許家裡孩子觀看,加上大陸不斷的播放因此數碼寶貝在國內大火起來。

看到最後數碼寶貝的結局也是讓人非常感動的,被廣大網友稱為「飛帽殺」。在被選召的孩子們與啟示錄獸(也翻譯為「極惡魔王獸」)的戰鬥之後被告知他們不能數碼世界的大門即將關閉,他們不能再留下來。於是他們各自跟自己的數碼獸訴說自己心中的不捨,可是美美卻始終找不到自己藏起來的巴魯獸。最終在電車開動的時候,巴魯獸終於忍受不了自己跑了出來跟美美做最後的告別,當美美也告別完後那頂代表故事結束的帽子也跟著飛了起來,他們的冒險故事與我們的回憶也跟隨那頂帽子而去,現在回頭去看依然免不了熱淚盈眶。

《數碼寶貝大冒險》第一部的成功也讓《數碼寶貝大冒險》第二部引進了國內,但是由於第二部的各種糟糕的設定,讓第二部的口碑遠遠比不上第一部,也沒有再火熱一次。

數碼寶貝給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它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它教會了我八種優秀的品質,帶給了我深深的感動以及那個以及我已回不去的童年的美好回憶。

接下來讓我們來說一說《迪迦奧特曼》。迪迦奧特曼是圓谷公司自1980年昭和時期愛迪奧特曼之後16年所帶來的平成第一部tv作品,也被稱作復興之作。因此迪迦也成為平成三傑第一個登場的奧特曼。設定與昭和時期奧特曼不同,不再來自M78星雲,而是來自於地球的遠古時代。該特攝與香港無線電視於1998年03月10日在翡翠臺播出。中國大陸於2004年引進並在北京電視臺和隨後全國的50多個電視臺播出,隨即引發狂熱。

迪迦奧特曼擺脫了昭和時期的設定,劇情也有非常多的新亮點。比如增加了形態的轉換,非M78的奧特曼,第一位女隊長等等可謂十分的出色。劇情一直在探討人類與外星人之間的關係,大古自己也迷茫與因為什麼而戰鬥,遠古時期的社會如此發達為何會滅亡等問題也一一呈現出來。

我們能從此劇中感受到人類不僅僅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黑暗的存在。光明與黑暗從來都是伴隨而生,只要心中胸懷希望,總能夠驅除黑暗,迎接美好的未來。我相信有許多的人跟劇裏一樣,在那一年大家一起變成了光,驅除黑暗迎接光明。有興趣的夥伴們可以去看一下《最終聖戰》這是迪迦的後續,介紹了迪迦過去的歷史,也鋪墊了以後的戴拿奧特曼。

總之兩部都是非常優秀的作品,只要是優秀的作品大家一定都會喜歡的。


數碼寶貝曾經是很火的,在我小學的時候,數碼寶貝吧,數碼暴龍吧兩個貼吧非常的繁榮,一個側重討論人類角色和劇情,一個側重討論世界觀和設定。那個時候也經常有各種月經實力討論帖,大家各種搬設定,翻原著,找不同資料辯論互懟。很幼稚,但是比現在知乎上那些同類型的互撕相比深入精彩多了。那個時候不管是大手子還是熱心吧友都喜歡在吧裏連載,小說,人的故事,數碼獸的故事,人與數碼獸的故事很多很多,其中不乏有很精彩的。

前幾年,B站上的視頻剪輯裏但凡出現有飛帽殺的片段,butterfly的那句戳心歌詞的彈幕便會瞬間刷爆整個屏幕,這也算是B站一個經典特色了吧。

現在人們之所以覺得數碼寶貝這個IP與人們的注意力漸行漸遠,無非就是其作品後繼無力了。人們只記得第一部,殊不知第三部也是值得一看的經典,第二部確實可以說是衰敗的當頭一棒,但是第四部的主角人設在當年那羣孩子間何嘗又沒有被津津有味地討論,第五部的「大門獸」和第六部的完美男主大器在數碼寶貝愛好者眼中也都是高人氣角色,也只有第七部主角明石激會令人生厭。

就動畫而言,數碼其實一直保有著亮點,可是世界觀和主角的不斷變更讓過去的受眾很難無縫銜接到新的作品中。它缺少了一個核心的東西能夠鎖定自己的受眾,或者說,是相關責任人沒有把這個東西展示好,沒有告訴這個東西的受眾他們有這個。對於我個人來說,這個東西是瑰麗而充滿著可能的數碼世界,是人與數碼獸的友情,是人的成長。可在動畫的播放過程中,第二部就好像否定了第一部的成長。第四部就失去了人與獸的關係(但這一部主要講述了人的成長,並且講得不錯),第五部想回到第一部並且提升受眾年齡,可惜時移事遷,也許是那些冗長的日常故事已經不再適合這個時代了,即使後來皇家騎士們的出現似乎找回了《十三騎士》劇場版的別具一格,這一部在大眾的視野中也漸漸消聲匿跡。

很多討論喜歡拿《神奇寶貝》來比較,我個人是兩者共同的粉絲,但私心更喜歡數碼。我想最核心的原因可能是,數碼獸們擁有更高的智能,可以有更深入的交流,同時他們又沒有現實中的人類那麼複雜,善惡分明。相比於神奇寶貝的熱度,數碼首先沒有一個統一世界觀下的故事,每一部都要換人換世界觀,在這個限制下甚至每一部的主題,想表達的東西,敘述方式,受眾都會有巨大的差異。此外,數碼背後的遊戲也根本不能打,和神奇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神奇的本在於遊戲,單說動畫本身,個人認為並不能和數碼中某幾部經典較量。而這個遊戲帶來的IP,又引爆了Pokemon GO,剛出預告片的神奇寶貝偵探好萊塢電影等。這都是數碼完全跟不上的,我個人也YY過數碼寶貝拍成電影會是什麼樣,數碼世界IP的宏大是完全可以支持超出神奇寶貝IP廣度和深度的各種作品的發揮的,可是這個IP本身就不熱,後續也沒有英雄級的作品去豐富這個IP。

奧特曼系列其實也遠遠沒有神奇寶貝能打,它甚至有一個非常典型的套路令人詬病。迪迦的存在感在於它主題曲的傳唱度和當年童年記憶共同的作用,奧特曼系列的故事太多是套路化的日常,我們很難記得迪迦都講過什麼故事,但是主題曲卻讓我們似乎能回憶起一些感動和熱血。關鍵是,這首歌是中文版,傳唱度高,又有梗可以抓,自然便於流傳和調侃。butterfly在B站開始有名字乃至迅猛發展那幾年,不管是燃版還是傷感版都被大家吹過無數次了,和田光司那段時間達到了高潮。不得不說,可能現在有點飽和了,畢竟是日文,而且沒有梗可以玩,就很難出圈。現在你們覺得,數碼寶貝沒存在感了,可其實應該明白,大家從來沒有忘記過它。如果萬代,東映等相關版權方沒有什麼靠譜的人來發掘這個IP,而只是出一些TRI這樣不疼不癢,應用怪獸這樣保持子供向之類的東西,很難讓這個IP再次發光。


這兩部應該是分年齡段的

迪加奧特曼 的話應該更受二年級一下的小朋友歡迎

數碼寶貝 的話應該更受二年級以上的人歡迎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

也是看自己的愛好吧


迪迦奧特曼相對來說只是打怪獸拯救世界的故事,劇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以滿足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初步瞭解。相對來說適合7到10歲的年齡,而數碼寶貝已經有完整的一套劇情,不管是故事情節的發展還是各種人物的設定都已經不是說隨便一個小朋友都可以懂得地步。所以相對來說一開始肯定喜歡奧特曼的更多。但當你已經對劇情有更高的要求後數碼寶貝是更好的選擇。


你只說迪迦奧特曼的話,我肯定喜歡數碼寶,要說整個奧特曼系列的話,我還是喜歡我特曼。


在我童年,迪迦奧特曼排名第一


應該還是「數碼寶貝」 因為奧特曼打怪獸當年對我們小朋友來說還有點心理陰影部分,另外它當初給我們的感覺並不是一部動畫片。 而數碼寶貝就不一樣了,真真實實的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的歡樂,比如幾個角色都扮演著不同性格,這點很多小孩都會有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另外小孩都有一顆中二病,而數碼寶貝正好讓我們當初燃燒了一把雞凍,尤其是變身新狀態,誰不喜歡雞凍啊,巴不得鑽進電視裡面去。


數碼寶貝愛好者,飛帽殺受不了,每次都淚崩,光叔走好??


其實都喜歡,但是當時不知道為什麼《迪迦奧特曼》看了好幾遍


當然是奧特曼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