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清真寺槍擊案持續發酵。

據CNN,當地時間3月15日,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的兩座清真寺發生槍擊事件,導致至少50人死亡,50人受傷,新西蘭警方稱其爲恐怖襲擊。

主要嫌疑人塔蘭特事發後在網上宣稱他對此次槍擊案負責,併發布了16500字的反移民“自述書”。

“自述書”中,他運用衆多網絡上的段子,並呼籲讀者們關注一位名爲PewDiePie的YouTube博主。“請記住,小夥子,訂閱PewDiePie。”他寫道。

據《鏡報》,槍擊案發生數日後,英國一所中學的牆上被噴灑了納粹符號和“PewDiePie”字樣的塗鴉。人們不禁好奇:爲何PewDiePie受到種族主義者的追捧?

塔蘭特還在社交網絡上直播了自己的作案過程,畫面極其殘忍。警方呼籲公衆不要分享直播視頻,然而相關視頻在各大社交網絡平臺被瘋轉。臉書表示,在槍擊案發生後的24小時內,它在全球範圍內刪除了150萬條轉發相關視頻的帖子。

互聯網在仇恨言論和種族主義擴散中所扮演的角色再次受到關注,人們紛紛質疑:互聯網該不該對此次槍擊案負責?

被嫌犯指名的博主深受右翼分子追捧

PewDiePie是瑞典籍YouTube博主謝爾貝格的網絡化名,他的頻道常常發佈恐怖遊戲視頻和搞笑視頻,是YouTube平臺上崛起速度最快的頻道之一。

該頻道的視頻內容人氣爆棚,在過去十年中,謝爾貝格在YouTube上收割了約8900萬名粉絲,且備受廣告商的青睞。據福布斯,PewDiePie受到贊助的視頻成本最高可達45萬美元,謝爾貝格去年的收入爲1550萬美元。

槍擊案發生後,謝爾貝格立即與塔蘭特的發言保持距離。他在推特上寫道:“在這個人說出我的名字後,我感到非常生氣。我的心與受害者及其家屬、受此悲劇影響的每個人同在。”

這並非是謝爾貝格第一次陷入爭議,近年來,他被一些極右翼分子所追捧,並因使用反猶太主義的圖像和涉嫌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語言而受到批評。

2017年,迪士尼旗下的視頻製作公司Maker Studio宣佈與謝爾貝格斷絕合作關係,因爲《華爾街日報》發現謝爾貝格至少有九個視頻的內容包含反猶太主義的手勢和圖像。與此同時,YouTube表示取消推出他的系列節目並將其從首要廣告項目的合作名單中刪除。

其中一個視頻顯示,謝爾貝格僱傭的兩名男子舉着一個看板,上面寫着“所有猶太人去死”,然後他們笑起來跳着舞。在另一個視頻中,他穿着一件棕色軍裝,一邊看希特勒發表演講的片子一邊點頭。

謝爾貝格將這些視頻片段描述爲玩笑,並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他“絕不支持任何形式的仇恨”,並且表示自己“明白這些笑話是令人非常反感的”。

儘管如此,極右翼分子依然支持謝爾貝格的所作所爲。新納粹網站Daily Stormer的一篇文章指出,這些視頻引出了謝爾貝格自己的觀點,但它們並不重要。因爲“效果是一樣的,它使納粹主義正常化,並使我們的敵人邊緣化”。

社交網絡監管模式需探索

近年來,有不少線下暴力事件都帶有互聯網的印記。比如,去年在猶太教堂槍殺11人的羅伯特·鮑爾斯是社交平臺Gab的用戶,該平臺深受極端主義者喜愛。而向美國民主黨人和評論家郵寄炸藥包的薩約克則沉迷於臉書和推特上右翼分子的段子之中。此次槍擊案的主要嫌犯塔蘭特也是種族主義者社交平臺的常客。

此次槍擊案發生後,YouTube、臉書和推特等社交網絡平臺爭先恐後地刪除塔蘭特直播作案過程的視頻,然而相關視頻的複製品卻不斷湧現。

於是,許多人批評互聯網在驅動仇恨言論和種族主義。

《紐約時報》分析稱,互聯網平臺的設計確實可以強化極端主義“信仰”。平臺的算法通常會引導用戶接觸更加“犀利”的內容,從而讓用戶沉迷其中並花更多的時間在應用上,這爲該平臺帶來更多的廣告收入。

因此,平臺對仇恨言論政策的執行也可能不夠徹底。互聯網像是極端主義種子的溫牀,平臺激勵讓內容創作者走向意識形態的兩極,那些有仇恨和暴力傾向的人在此聚集並相互“確認眼神”。

不過,分析稱,儘管互聯網的監管模式需要進一步探索,但爲此將所有責任都歸咎於互聯網是不公平的,因爲反穆斯林不是一種網絡現象,白人種族主義也早在這些社交平臺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我們應該去找尋此次槍擊案中遇難者生命的意義,而不是美化襲擊者引人注目的戰術,我們還應該去反思和努力解決仇恨言論和種族主義背後的具體問題。

文/方辰

編輯/謝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