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朝的體制來說,王直劉瑾魏忠賢,再位極人臣,都必須是依附皇權而存在。他們起到的作用和外戚,貴族等是相似的:在皇權的護翼下,制衡文官集團。

制衡文官集團的必然手段,就是結黨。結黨最容易的手段就是權錢交易。至此,當皇帝需要用文官集團的時候,就會把這股制衡力量收起,而文官集團勢大的時候,就需要這股力量去制衡。相當於一個天平,皇帝給哪裡加重籌碼,哪裡就能牛逼起來。

但這股力量,也是雙刃劍,一旦過度,反而會侵蝕皇權。但儘管如此,外戚,貴族都有造反的可能,但閹黨不會(生理問題),皇帝和閹黨的共同底線是維護皇權至上。所以,皇權註定是能徹底擊潰閹黨的,這也註定了,哪怕閹黨佔據了99%的力量,皇權依然可以戰勝閹黨。

崇禎是藩王上位,沒有任何的成熟的政治集團可以支撐,因此需要利用文官集團的力量。

從權術來說,崇禎並不差,先麻痹其意志,後拆分閹黨勢力,最後再利用文官集團反之閹黨,一切都順理成章。

由於崇禎是藩王即位,沒有自己在文官集團中的代言人,以至於朝政旁落,養成東林士人尾大不掉之局勢,即無力對抗土地兼并後的流民問題,官僚體制腐敗無力對抗自然災害,東北滿清崛起…

最終無力回天…

【牆縫裡的觀察家:興亡誰人定,盛衰豈無憑】


首先要明確一點:魏忠賢在天啟任內之所以能手眼通天,是得到了皇帝的默許甚至支持的,並不是說天啟皇帝拿魏忠賢沒辦法才任其亂來。

崇禎能在幾個月內剷除魏忠賢,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魏忠賢雖然權傾朝野,但是沒有軍權。明朝太監的權力主要是來自皇權的支持,本質上只能算為皇權服務的鷹犬。像王振、劉謹、魏忠賢這樣的太監,其實都是因為皇帝的需要才誕生的,而且這些太監即便權傾朝野,但沒有軍權,所以魏忠賢當時沒有發動兵變的能力。

第二,政敵東林黨的反攻。在東林黨人看來,天啟駕崩崇禎即位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作為長期以來被魏黨壓迫的東林黨人,他們勢必會尋機向新天子投機討好,藉機翻舊案等,以此打擊魏黨,為自己翻身創造條件。

第三,崇禎本身的智慧。崇禎皇帝不是一個昏庸之輩, 他是一位具備相當智慧和手段的皇帝,這點在他剷除魏黨的過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他先是在思想上穩住魏忠賢,對魏的賞賜依舊不斷,對魏提出的辭歸等要求給予駁回等。同時崇禎巧妙利用魏黨內部矛盾,逼迫魏的得力幹將辭歸,以此給外界釋放出明顯的信號,於是許多官員聞風而動,紛紛上疏揭發、彈劾魏忠賢。魏忠賢故伎重演,再次提出辭歸來試探,崇禎趁機批准了魏的要求,並對人事進行了一番調整,這樣一來魏忠賢徹底失敗了,彈劾的奏摺有增無減。然後崇禎藉機公布了魏忠賢的罪行,並把他發配鳳陽守陵,魏忠賢在去鳳陽的途中自盡。


這主要是文管集團的作用,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魏忠賢只所欲保證稅收,就是因為延續了類似張居正一條鞭法士紳,鄉民一體納稅的納稅方式,而對付這幫孫子最好的方式就是遍布皇帝爪牙,稅監,太監,錦衣衛都是如此。萬曆為了明朝國庫的充實也可謂用心良苦。這些鷹犬都是他任命的。萬曆死後給自己的兒子,孫子也留下了一副好牌。

但是這些人存在勢必侵犯文官集團的利益,對於他們而言,大明是你的,錢是我的,沒有大明,我一樣可以去大順,大清上班,五千年的犬儒文化,有奶便是娘。十年寒窗也不過為了如此。

這些讀書人也未嘗不是不懂得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但是時間長了,難免人都會把自己所擁有的當做理所應當,忘乎所以。這些讀書人難道不知道朱元璋也是平民出身嗎?不知道啥叫官逼民反嗎?未必,但他們時間長了以為老百姓不會給他們怎麼樣,何不食肉糜習慣了自然不懂得老百姓的苦楚。所以,他們意識不到李自成等人就是餓急眼的狼,只想吃掉他們,意識不到他們的榮華富貴只有明朝可以保證。

所以,他們僅僅會覺得魏忠賢和錦衣衛,太監等等侵犯他們的利益,然後就建議取消了國家機器,進而魏忠賢作為首領,就像是失去牙齒和利爪的老虎。自然牆倒眾人推,加上皇上腦殘,於是自家家犬就被他親手勒死了。

最後,在拷打下,作為國丈的周奎,還有天啟的老丈人都交出了銀子,最後家破人亡。大大小小的官員都被李自成搞得如滅頂之災。試想,他們如果知道這樣的話,你覺得會不會捐款?

想來,魏忠賢說的我死,大明亡,是有道理的,魏忠賢作為市井小民出身,後來飛黃騰達,一路上走來,自然見多識廣,了解百態。而那些官老爺們,根本接觸不到下層社會,所以對於問題的嚴重性他們根本意識不到。

當年捐款,據史料記載,錦衣衛,太監,嬪妃爭先恐後的捐款,為啥?這群人本身就不是大富大貴的人出身,也有些甚至是皇帝的家犬。所以他們意識到明朝破了他們也就完了,榮華富貴都不能保證。

搬到魏忠賢,就是皇帝的錯誤決策,加上官員愚昧短視為了維護眼前利益,最終給他逼死的。

而如果皇帝不發話,官員再吵吵,爪牙也輕易死不掉的。

之所以可以輕易搬到,僅僅因為皇帝傻,沒別的原因。


如果對我國古代的權宦進行一個排名的話,那明朝的魏忠賢絕對是能夠排的上號的。魏忠賢在明熹宗時,權傾一時,但在崇禎帝繼位後,魏忠賢的下場也比較凄涼。為什麼手眼通天的魏忠賢,最後會被崇禎帝給剷除掉呢?

魏忠賢的「大權在握」

在明朝,宦官干政不是什麼罕見的事,這主要是因為明朝的一些制度。在明朝,有一個機構,叫做「內閣」,內閣在開始時是類似於皇帝助理的一個機構,而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內閣的權力也出現了相應的增長,衍生出了「票擬」權,就是由內閣的大臣將對朝政大事的建議寫下來,呈交給皇帝閱覽。而皇帝若是同意這些建議,就會用紅筆做出「批示」,即為「批紅」。而後來明朝的皇帝,有時並不會親自批紅,而是讓貼身宦官代筆,而這時就有了代替皇帝批紅的「司禮監秉筆太監」,這也是明朝宦官能夠干政的重要原因。

言歸正傳,魏忠賢此人,就是明熹宗時的司禮秉筆太監,深受明熹宗的寵信,權勢滔天,魏忠賢的黨羽眾多,可以說是充斥前朝。東廠番子、錦衣衛都是魏忠賢手中的刀,朝堂上打擊異己,專擅朝政。耳目眼線,更是眾多,據說,在當時,有幾個人晚上飲酒時,有一個人喝多了,便借著酒勁大罵魏忠賢,而還沒等他罵過癮呢,就被東廠番子給抓了,帶到了魏忠賢那,而這個罵魏忠賢的人也被處以極刑。由此可見,魏忠賢此人耳目遍布範圍之廣。

而魏忠賢的權勢有多大,這麼說吧,都知道皇帝是「萬歲」,而魏忠賢在當時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權勢之大,以至於人們「只知有忠賢,不知有皇帝」。

崇禎帝為何能剷除魏忠賢

一朝天子一朝臣,魏忠賢能夠在明熹宗時大權在握,但在新皇帝的朝堂上,就不一定了。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朱由校駕崩,朱由檢繼位,是為崇禎帝。

崇禎帝這個皇帝,在繼位時已經算是17歲了,這就說明他已經算是成年人了,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並非那種孩童之時就繼位為皇帝的人,而在明熹宗時期,那時候的崇禎帝對於魏忠賢的專擅朝政就已經看在眼裡。所以,在繼位為皇帝後,崇禎帝就著手針對魏忠賢,清除「閹黨」。但是,魏忠賢多年來大權在握,朝堂大臣中魏忠賢的人也是不少的,作為剛登基的皇帝,崇禎帝要想動魏忠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對於魏忠賢,崇禎帝一開始並沒有實行特彆強硬的措施,而是一步一步來,一步一步的清除。

而對於崇禎帝這個新皇帝,魏忠賢也是拿不準的,所以,對魏忠賢來說,他需要搞清楚這個新皇帝對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於是,魏忠賢進行了一些試探,比如送一些美女給崇禎帝,可這些對崇禎帝沒有什麼作用。魏忠賢又採取了其他的措施,在當時,魏忠賢這個人是有修生祠的,就是為活人修建的祠堂。魏忠賢拿這件事做了一個試探,向崇禎帝上書說,請求停止給自己修建生祠,以此來判斷崇禎帝的態度,而崇禎帝對此採取了並不太強硬的處理方式,就是說「如果有要修生祠,但還沒有修建的,就停止下來」。

之後,崇禎帝對於魏忠賢和其黨羽,明面上採取用嘉獎來穩定他們的方法,暗中卻想方設法去削弱魏忠賢,而當時的朝堂大臣,並非全部都屬於「閹黨」那一方的人,這些大臣中自然有聰明人,能夠去揣摩皇帝的意思,而魏忠賢在明熹宗時,得皇帝寵信,權傾一時,大臣們自然不敢怒不敢言。但登基的新皇帝有了要針對魏忠賢的意思,一些嗅覺靈敏的大臣自然能夠有感覺。於是,就有了御史楊維垣上疏彈劾崔呈秀,崔呈秀是什麼人,兵部尚書,魏忠賢的左膀右臂。面對這個彈劾,崇禎帝的處理是免除崔呈秀兵部尚書一職。這個處理的出現,使得大臣真切的感覺到皇帝要開始對魏忠賢進行清算了。

正所謂「牆倒眾人推」,有了「第一槍」的出現,官員們開始對魏忠賢發動攻勢,彈劾魏忠賢的奏疏一個接一個的出現,但崇禎帝對此還是感覺時機不成熟,直至海鹽縣貢生錢嘉征上疏彈劾魏忠賢,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這時,崇禎帝感覺到,時機到了,便召見魏忠賢,將這「十大罪狀」傳達給魏忠賢,這個時候的魏忠賢知道自己已經回天乏術,而後來魏忠賢的結果就是自縊而亡,而魏忠賢倒台後,「閹黨」的勢力也開始被崇禎帝逐步清除。

魏忠賢手眼通天,權傾一時,最後栽在了崇禎帝的手中。其實,魏忠賢並不是敗給了崇禎帝,而是敗給了皇權。魏忠賢的權力來源於明熹宗的寵信,來源於皇權,而崇禎帝並沒有如明熹宗那樣寵信魏忠賢,所以魏忠賢就失去了這種權力的來源。古代王朝,皇權獨尊,魏忠賢權力再大,終究也只是個大臣。


謝謝邀請

其實不但是崇禎剷除魏忠賢,只要是明朝皇帝處理當權太監相對於其他官宦專權的朝代都很容易。這見面應該說得益於明朝的政治體制,平時內閣管理國家,執行皇帝命令。但是明朝皇帝太懶,就委權給太監讓太監代為批紅、蓋章。

這樣無論太監的權利多大,多要有皇帝的認可。如果皇帝要想收拾大太監,只要繞過司禮監向內閣傳旨太監就完了。因為平時內閣害怕大太監是因為皇帝聽太監的,他們其實不是害怕太監而是害怕皇權。


皇權在明朝是至高無上的 沒有外戚 沒有後宮 沒有權臣(相權)沒有內臣可以凌駕皇權之上 所有一切都是皇帝給的 想什麼時候收回就什麼時候收回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