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亞洲其它國家, 在韓國職場裡工作的外國人真的不算多. 這不包含在餐廳的朝鮮足或是學生實習的大陸學生, 前年看到統計說在韓國登記的外國人(學生, 居民, 嫁過來的, 工作的等等...)有大概一百五十幾萬, 當中有九十幾萬中國人. 這龐大的數據裡, 幾乎很多是學生們. 學生們就讀時, 很多都會打工或是找實習機會, 而在韓國的大學和研究所拿了學位畢業後, 是可以有一兩年的時間找工作的. 韓國雖然簽證種類多, 但能拿到簽證不容易. 

 

我在韓國經歷過三種簽證特殊專長簽證E7 - 教授簽證E1 - 配偶簽證F6, 第一份工作是獵人公司幫一個小企業找我來韓國上班的. 第一次的簽證是公司負責辦理的, 我記得簽了好大一疊的資料(有公司營運狀況, 登記文件, 產品資訊等等), 還有很多公司解釋了我的背景跟為什麼需要我去那工作. 人資還帶了我去移民局跟人面談, 後來兩個星期後我才正式收到簽證才能開始上班. 雖然在韓國第一份工作結束後, 我也把簽證取消回臺灣, 沒想到將來又會回來韓國工作.... 回臺灣休息了三四個月, 找工作時經過好幾關的面試又回到了韓國..... 不知是很有緣還是孽緣. 每次回來都依舊是不會韓文, 其實我也沒積極學. 有了第一次在首爾江南的生活經驗, 那第二次在算是鄉下的大田算是很簡單了. 除了大田人幾乎沒幾個會英文還有司機多數較rude以外, 反正工作就是工作, 很多老外完全不會韓文也沒想過要學習韓文, 更何況是至少我還瞭解一些些韓國文化. 不知道是不是亞洲人大多不習慣在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下生存, 很多人一到新環境就想要馬上找些同鄉, 或許這樣比較不寂寞吧. 我還蠻享受一人走在街上的感覺, 不會有人叫住我, 也不會有人認識我, 我更加不用因為要等待誰而排時間. 

 

現在這份工作也是, 雖然ARC上面身份不同了, 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 (可能應該是我老公經常外地工作吧!) 大多時間我都一人, 有時候去參加會議或是去展覽, 開會後也是一人去超市或是去餐廳喫飯. 太習慣了這種生活方式, 遇到其它外國人他們就會一直問我平常都在幹麻. 我說我就在生活啊, 上班下班去超市跟逛街, 生活不就是這樣嘛. 他們很訝異我沒認識什麼臺灣或是人妻團體, 還說外國人不都是經常去Itaewon嗎? 還邀我去那邊多認識其他外國人, 我說我去那邊通常都是為了喫某家餐廳. 不然我沒事情幹麻在那邊閒晃啊. 我反而覺得我算是已經很自在的生活了, 所以不太須要belong to some group, 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跟步調, 加上年紀大的我休息時間都不夠了, 那還願意外面給陌生人認識啊. 

 

這一兩年首爾的老外臉孔越來越多, 很多都是在韓國唸了大學或是碩士然後畢業後在這工作. 我認識的每個外國人, 包含白人, 黑人, 印度人, 他們的韓文都比我好. 哈哈哈, 真是慚愧! 我真的算是很幸運的, 工作不好找, 但也是有好的工作, 我待過的公司也不會逼我去上韓文課或是要求我將來要考TOPIK. 或許也因為是這樣, 所以我會的韓文都是生活上工作上聽來的, 沒有太刻意的去學習 (我也懶~). 偶而聽得懂別人談話的內容, 自己也能點菜, 能自己日常生活. 我沒太要求自己, 我也沒多大的目標要學習韓文或是融入什麼圈子, 一切就順其自然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