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潘岳傳》記載:潘岳,字安仁,滎陽中牟人也。滎陽是郡名,中牟為縣。但現在學術界一般認為,中牟為其祖籍,潘安大約自父輩起就住在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潘安大概就出生在那裡,當然關於這一點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是學者的推測。

說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是潘安故里大約不會錯,這有兩點證據可資證明,一是,現今流傳下來的潘安作品無一處提到中牟,而說到故鄉時,用的多是「鞏洛」,鞏即當時的鞏縣,現在的鞏義市,洛即當時西晉的首都洛陽。如潘安46歲時從洛陽出發前往長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上任時所寫的《西征賦》,在這篇洋洋洒洒6千多字,西晉文學史上最長的一篇賦中有「眷鞏洛而掩涕,思纏綿與墳塋」的句子,還如題為《在懷縣作二首》的詩中寫道「眷然顧鞏洛,山川邈離異」。

二是潘安及其父親的墓在鞏義市。據《水經注》記載,「羅水又西北逕袁公塢北,又西北逕潘岳父子墓,前有碑。岳父茈,琅琊太守,碑石破落,文字缺敗。岳碑題云:給事黃門侍郎潘君之碑。碑云:君遇孫秀之難,滿門受禍,故門生感覆醢以增慟,乃樹碑以紀事。太常潘尼之辭也。」2009年,文物普查工作者依據文獻記載加上實際調查考證,在河南省鞏義市芝田鎮北石村村委南約2公里處的大片農田中,找到了真正的潘安之墓,既有高達6米的墓冢,還有墓碑。只是潘茈墓早已無存。

根據以上兩點說潘安故里為河南省鞏義市有充足的理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