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財經APP記者 劉新歌

“這是最新才印的名片。”3月19日下午,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舉行的2018年度業績會上,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悅城地產”,00207.HK)董事長周政在給記者派發名片時,不止一次地特意強調。

磨砂紙質的新名片上,他的Title從上至下分別是: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大悅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悅城控股”)董事長,大悅城地產有限公司董事長。

對於市場來說,大悅城控股是個新面孔,不過,它的前身其實已上市26年。就在業績會前一天,中糧地產臨時股東大會以99.9975%股東的同意通過更名提案,公司名稱變更爲大悅城控股,公司證券簡稱由“中糧地產”變更爲“大悅城”,證券代碼則保持不變,仍爲000031.SZ。

中糧地產的更名起自其於2018年末對大悅城地產的順利重組,以持有大悅城地產64.18%的股份將其納爲旗下公司。不過,對周政而言,新Title其實並無太多實質性的不同。在此之前,他一直身兼數職,多年來兼任中糧集團旗下兩個上市地產平臺--中糧地產和大悅城地產的董事長。

但重組的意義不言而喻,周政稱“2018年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整合完成後很激動”。至此,大悅城控股成爲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地產平臺,品牌形象更爲清晰、聚焦。“中糧地產致力地產20多年,以前旗下有中糧置地、中糧置業、中糧地產、大悅城地產等多個主體,給市場不好的形象。大家都盼着能夠形成一個公司、一個團隊、一個聲音、一個形象。”

而重組後的更名之所以棄用母集團的名字,周政稱“這是對‘大悅城’品牌的自信”。“實際上了解大悅城的人更多,而中糧太大、太抽象了,瞭解它的人並不多。大悅城的品牌市場價值去年就已有136億,它還是家喻戶曉的。”

從財務數據看,大悅城地產去年營收達81.29億,較上年減少30.3%。其中,投資物業租金及相關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約爲36.33億元,較上年增長5.8%。核心淨利潤出現86.8%的增長,達15.67億元。

同時,大悅城地產投資物業增速較快,實現西安大悅城、杭州大悅城、上海長風大悅城和昆明大悅城四個項目的開業。截至去年底,其已開業運營的項目增至12個,運營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

由於管理層的重合度較高,相較於其他央企、國企旗下不同地產平臺的重組,大悅城和中糧地產的重組阻力更小。但重組後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如何發展,或是大悅城控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周政表示,“這個平衡一定要做好”。

據其介紹,未來開發型物業不是不做,反而是要藉助大悅城品牌在各地的知名度深入去做,以“商業、產業、文化、旅遊”片區式開發進行統籌規劃,未來的戰略是雙輪驅動。

重組後或爲大悅城地產在輕資產輸出帶來機會。據周政透露,“我們要更多在商業的運營內容、產業的內容上實現永續經營,而不是賣了就走。輕重並舉結合起來,未來將有巨大的發展。”

不過,重組對大悅城的城市選擇並無影響。周政稱,“未來還是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中部地區等區域,聚焦一二線城市,而不是全面開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