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也寫過一篇關於穿越成崇禎拯救大明、力挽狂瀾的文章。今天就簡單的再給大家說說我的思路,歡迎各位補充和探討。

經濟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做事情,要改革,必須有錢才行。明朝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錢。

那麼錢從哪裡來呢?明末除了皇帝和普通老百姓沒錢,中間的士大夫和官紳地主都是富得流油,錢自然只能從他們身上來。但卻不能明目張胆的從他們身上徵稅,以免狗急跳牆。

辦法一、扳倒魏忠賢時,抄家滅族,盡量派清廉和信任的宦官去,保守估計可以得到幾百萬兩銀子和大量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和田畝商店,這些都是錢。

辦法二、得自魏忠賢的錢遲早都會花光,必須學會開源節流。可以成立皇莊,以外戚的名義建造海船,進行海外貿易,這部分錢是皇帝私有的,相當於自己的小金庫,可以自由運用發揮。

辦法三、山西有後來所謂的「滿清八大皇商」,可以在滿清第一次入關後,借口追擊清兵,行至山西,突然發難,將十大皇商全部拿下,誅滅九族。以來可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二來可以斷絕滿清的輸血,三來保守可以得到幾千萬兩銀子的收入,可謂一石三鳥。

辦法四、錦衣衛和東廠都不要裁撤,可以靠他們收集證據,拿到官員他屋的證據,誰敢不聽話便拿出證據抄家。既打擊了政敵,由得到了收入,又是一石二鳥的計策。

政治

東林黨無疑是大明的毒瘤,不能讓他們把持朝政。要提拔重用如孫承宗、孫傳庭、盧象升、楊嗣昌、徐光啟這樣的國之干城。漸漸將屍餐素位、只知黨爭的東林黨人排除在外。

另外,最有爭議的袁崇煥大可不必殺了,雖然他不像自己吹噓的那樣可以五年平遼,但將滿清抵禦在關外,維持現狀還是可以的。等到騰出手來,再去換人收拾後金。

而像洪承疇這樣的還沒有投降的能臣此時也可以委以重用。

軍事

編練新軍是必須的了,新軍的統領建議使用盧象升,有能力也有忠心,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

另外,像曹文詔、滿桂、秦良玉、趙率教等敢打敢拼的武將也可以提拔提拔。

還有有錢了以後可以打造海軍,從海路襲擾後金,後期還可以展開登陸作戰。

編練的新軍可以逐步替換遼東的軍鎮,避免形成軍閥。

科技與文化

重用徐光啟這樣的科學家,聘用西方傳教士,改良火器,為新軍提供良好的後勤保障。前提是提高匠戶的人生地位和待遇。

還可以創辦報紙,宣傳新思想,與東林黨爭奪輿論和民心。

宗室與民生

宗室是明朝的一大財政負擔,可以用同意爵位較低的宗室參與科考和官場的條件作為交換,換取宗室統一降低宗室俸祿。

這個時候高產耐旱的玉米和紅薯等作物已經傳入中國,可以大力推廣,解決糧食問題。同事可以派遣海船到東南亞去購買糧食,等到掌握海關還可以要求進中國貿易的商人,船上必須有十分之一的糧食。這樣農民起義的問題相信可以很快得到解決。

大概就是這些了,歡迎大家補充和建議。


無常小跟班跟樂意參與問題討論。

1、第一步重魏忠賢,制衡東林黨,對林党進行抄家,剿滅,以充實國庫。

2,國庫有錢了,就可以賑災,減低農民稅,受災地區免稅5年。朝廷提供一定幫助,讓農民一心一意發展,有錢了就可以培養軍隊了,培養自己直系將領,讓他們守住遼東地區。

3,讓魏忠賢率領錦衣衛南下,重整鹽礦商貿稅收,持續讓國庫充實。

4,大力培養扶持,有能力,不貪腐的官員,把權利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5,打壓,消弱皇室宗親,減少他們福利待遇,減少他們田產,讓他們出錢充實國庫。把他們地分發給農民百姓。

6,開始全面剿滅東林黨,對他們滅族抄家。

7,派清官南下,對東林黨老巢及那些大財主進行大清洗。財富收歸國庫,土地重新劃歸百姓。

8,貶斥魏忠賢,讓他退歸養老。

9,對官吏進行大整治,給他們來一次大換血。

10,派遣大軍主動出擊,消滅滿清部族。

11,調整經濟結構,開放口岸,讓貿易互通往來。減少農稅。

12,組建新的朝廷結構,鼓勵大家創造發明。

13,組建新的內閣,軍政分離。文官只管民生經濟,武官軍事研究,打仗。皇帝掌握裁判權。

14,引導封建慢慢向君主慢慢過度!


首先我們得要知道明朝為什麼滅亡,我認為明朝滅亡有三個原因。1,經濟問題。2黨派之爭。3天災。

崇禎皇帝說實話是個不錯的皇帝,兢兢業業,勤儉節約。但是這三個問題他很難解決。1經濟問題,明朝後期通貨膨脹,白銀稀缺,而明朝是不收商稅的,而想要收商稅太難了,明朝是儒學發展的巔峰,國家的任何政治命令都會被討論,比現在的網路鍵盤俠還厲害,收稅會動很多人的利益,在明末那種情況下,這樣做稍微不慎就直接gg了。

2黨派之爭,黨派之爭源於天啟,崇禎說實話沒辦法,以現代人的眼光可以看清楚,但是當時在崇禎那個位置,無人可用,在皇帝的位置上,想要了解外面只能通過大臣,或者廠衛,這兩派把皇帝的眼蒙住了,怎麼辦?

3,天災,如果說前兩個以現代人的知識和眼光還可以解決的話,第三個問題其實無解。崇禎在位十幾年,連年天災,很多人嘴裡說的好聽賑災,怎麼賑,全國的糧食都不夠吃怎麼辦?賑災要的不是錢,是糧食,當時的情況是全國都沒有糧食,都不夠吃。除非把百年後的地瓜和土豆帶去,要不然真無解。一直到清朝前期,這個問題都無解,清朝的解決方法是殺漢人,把人殺一半,糧食就夠吃了……


崇禎元年還有救,繼續天啟皇帝策略,即:一、放棄錦州,退守寧遠,錦州距離長城防線太遠,距清軍控制區較近,一旦被圍,明軍需要長途跋涉去救,而清軍則以逸待勞。如果明軍有和清軍野戰的能力,那錦州是個不錯的進攻出發點,但若是明軍只能以防守為主的話,錦州就是個雞肋,為清軍提供了圍點打援的好地方,歷史上清軍也是這麼做的,無論圍錦州還是錦州前方的大凌河,都是利用圍點打援消滅明軍,最終的松錦大戰,消滅了從全國調集來的明軍援軍。二、增加東江鎮(毛文龍)的軍餉,敵後戰場很重要。

另外,千萬不要用袁崇煥這個大忽悠!還有,不要撤回各地的鎮守太監,不要消減錦衣衛和東廠,這都是皇帝的耳目和情報機關。

暫時只能想到這些,這樣做至少可以延長明朝的壽命,有可能會阻止滿清入關,但要說阻止明朝滅亡恐怕做不到~~~


那些白道黑道都來的官僚,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剋星。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馬士英手下的官吏通過盤剝百姓巧取豪奪居然豢養了10萬打手部隊,而清軍入關的八旗鐵騎總數才6萬,馬士英居然對此行為大加褒揚。馬士英手下打手無數,實在駭人聽聞。江南的老百姓賣兒賣女去逃荒,人間天堂,變成了人間地獄。 馬士英是明末那個時代的產物,明末那個時代的基本特徵就是賄賂公行黨爭劇烈,朝廷中,不問是非善惡只看是不是自己人,早年馬士英曾經因為挪用公款打點上司,受到處分,是明末那個時代給予馬士英飛黃騰達的機會。馬士英的情商非常高,能夠籠絡了很多好朋友,非常適應那個年代不分是非曲直的特徵,從而將明王朝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他大肆迫害羅織罪名迫害,濫用權力是它的基本特徵。 看一看明史中明朝對西方的戰爭。就知道,到底清朝是退步還是進步?馬士英阮大鋮當時在方國安的部隊中 ,渡錢塘江後不久,在馬士英等人的唆使下,這個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並且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方國安和馬士英準備把魯監國朱以海獻給清朝,作為晉陞的階梯。張國維趕來救援,方國安和馬士英帶兵阻斷過橋,在橋墩上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後來,看管魯監國的生病了,朱以海逃脫登舟入海。後來馬士英沒抓住朱以海,覺得投降過去也沒多大意思,自己出了家,在浙江的寺廟裡,很快被清軍活捉。這個在眾多史料中都有記錄,阮大鋮和方國安都投降了,這支超過10萬的部隊,很多都被清朝殺降了,馬士英哪裡在組織抵抗?。 史書上記錄的很清楚。1645年4月27日,馬士英的胡作非為:毒打說真話的偵察兵,而重賞牛皮的親近,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鄭軍部隊逃入海中。史書記錄的鄭鴻逵的水師部隊,普遍皮膚漆黑,身手敏捷,精於水戰。但是馬士英毒打偵察兵,重賞吹牛皮的親近的做法,讓這些士兵完全失去了作戰的動力。1645年5月9日,清朝大軍將馬捆綁在木筏上,清朝大軍是用木筏漂流過長江的 ,明朝方面有鄭氏集團的至少數萬福建精銳水師,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部隊,由於馬士英的胡作非為,用花剌子模的方法,毒打偵察兵,而重賞吹牛皮的朋友,使部隊完全喪失了鬥志,清軍才歡快的漂流過了長江。 我覺得,一個民族的靈魂包括其文化傳統,歷史是這個民族的一個重要部分。歷史虛無主義,實際上是徹底否定這個民族的根本性方法。明朝末年的馬士英並非閹黨分子,但他給閹黨翻案,重修三朝要典。備受當時的人們批評。在馬士英的唆使下,方國安的超過10萬人的部隊不戰而降,這支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力,王之仁、王思任、張國維都殉國而死,據顧炎武的《聖安本紀》記錄當時有大批的閹黨分子不失晚節,也殉國而死。後來馬士英和方國安劫持魯監國朱以海,以此作為投降清朝的晉陞階梯。張國維趕來營救,方國安和馬士英率領大軍阻斷石橋,上書五個大字:方馬止此矣。但後來看管朱以海的官員生病了,朱以海由此逃脫,登舟入海。馬士英後來覺得沒有抓住朱以海,投降了清朝也沒啥意思,就在浙江的一家寺廟出了家,很快就被清軍搜查出來,馬士英被處死。

臣按:【逆閹魏忠賢既誅,其從逆者先帝定為逆案,頒行天下,逆黨合謀翻之。己巳之變,馮銓用數萬金導北兵至喜峰口,欲以疆場之事翻案】;溫體仁訐錢謙益而代之,欲以科場之事翻案。小人計無至,毅宗訖不可。大鋮利國之菑,得士英而用之,然後得志。嗚呼!北兵之得入中國,自始至終,皆此案為之祟也。丙寅,大仆寺少卿萬元吉上封事。-《弘光實錄鈔》

明朝末年,魏忠賢入朝後,朝廷裡面從此形成了閹黨集團。首先在順治朝主持《明史》編撰的就是洪承疇和閹黨的馮栓,馮栓當年在喜峰口出資100000兩白銀為皇太極入關資助。當然,現代很多人認為馮栓此舉順應了歷史潮流,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馬士英對中國歷史產生了如此重大的影響,但在後世卻不甚知名,遠不及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裡面的人物出名,其中有原因是大清王朝為了顯示其赫赫武功,不願提及馬士英,否則顯得大清朝的天下來得太容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明史的編撰者馮栓為馬士英洗白,馮栓功不可沒。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通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在秦淮八艷中李香君痛斥馬士英,馬士英罵李香君是賤人,實際上,馬士英才是最大的賤人。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通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陞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據史書記載,被馬士英策反的方國安其破壞力比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還要大。在江陰保衛戰的81天中,江陰孤城就抵抗了清軍重兵圍困長達81天,體現南明王朝真正的抵抗能力。之後在浙江地方,勢力超過幾百個江陰的魯監國政權割據政權,幾乎又成為了南明政權光復的希望,但馬士英又徹底毀滅了南明政權的最後希望。方國安敗退就敗退了,但他之後成為了消滅南明王朝的主力,對於消滅南明魯王政權,本來方國安沒有投降清軍,但經過馬士英策反之後,手握重兵的方國安的對於消滅南明王朝的貢獻甚至超過已經投降清軍的金聲桓。

《續明紀事本末》記錄了馬士英的晚節。鄭芝龍和方國安,都是馬士英的好朋友。馬士英在潞王政權覆滅以後,在清軍的追擊之下,潰不成軍。馬士英聯絡降將張存仁,企圖投降清朝但對方不接收。於是通過馬士英的私人關係,在一幫包括方國安、鄭芝龍在內的死黨的幫助下,馬士英得以進入方國安帳下,方國安的部隊是南明軍隊的主要支柱,方國安手下有超過10萬人的部隊,在南明軍隊中最有實力。馬士英在方國安面前大談軍事,然後說當年弘光政權的覆滅都是阮大鋮惹的禍,吹完之後,卻跟阮大鋮依然情同手足。然後唆使方國安攻擊友鄰的部隊,使得南明的抗清部隊要麼無糧草供應,要麼在方國安的攻擊下潰不成軍,閩浙道路中斷,南明軍隊的抗清事業從此基本瓦解。然後馬士英扣押了魯監國朱以海,準備以此獻給清朝,作為將來在清朝晉陞的階梯,馬士英阻斷前來營救的張國維,橋墩上刻下十個大字。但被馬士英派去的心腹大將忽然生病了,朱以海登舟入海。方國安阮大鋮後來都投降了清朝,不久後跟馬士英一起被清朝殺死。鄭芝龍後來也投降了清朝。

據史書記載,馬士英之所以能在明末的大環境下飛黃騰達,根本不是有什麼過人的能力,而是他非常善於交結權貴,他之所以在第一次當縣令的時候就被彈劾,就是因為用公款交結權貴,馬士英非常善於拉攏很多狐朋狗友,這才使得他一再飛黃騰達,並且在搞垮了幾個南明政權之後,別人仍然動不了它一根毫毛。馬士英扣押了朱以海,作為投降清朝的政治資本,

人是很難從表面上看出來的,有些表面上看起來很好的人其實很可能是惡魔,而那些被很多人排斥打壓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明朝末年的中國人的經歷就證明了這些。

顧炎武,聖安本紀卷之六: 馬士英伏誅。士英渡江後,黔兵逃散,乃潛居天臺寺中。其家丁某縛之以獻貝勒,貝勒數其罪惡誅之;剝其皮,實之以草,用快眾憤。時人有以周、馬作對者:『周延儒字玉繩,先賜玉、後賜繩,繩系延儒之頸,宛同狐狗之屍;馬士英號瑤草,家藏瑤、腹藏草,草裹士英之皮,遂作犬羊之鞹。

周延儒、馬士英都被《明史·奸臣傳》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在馬士英執政期間,批評溫體仁會遭到馬士英的嚴厲報復,《明史·奸臣傳》稱馬士英日事報復,就是一天到晚就整人害人像惡魔一樣。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人民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東林黨實際上是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執政的機會並不多,他們執政的共同理念包括:減稅、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隱私,以及全民參政,比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風聲雨聲雷電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末年的東林黨和復社的人出資幾萬兩白銀,資助周延儒再度出山,當時的周延儒因為減稅以及平反冤假錯案,制止東廠和錦衣衛刺探臣民的隱私,使得當時明朝的內患大為減輕,被時人稱為救時之相,但他提拔了馬士英,因此被明史和馬士英一起列為有明一代六大奸臣。小人是很難從感性的角度看出來,一般的人往往會把小人當成很好的人。人性就是這麼複雜,看起來非常好的人其實可能壞的要死,而看起來被大家都排斥迫害的人極有可能是無辜的。實際上在明朝末年,馬士英非常討人喜歡,朋友圈極廣,給人一副精明強幹的印象。周延儒就是東林黨的著名人士。明朝末年,黨爭劇烈。崇禎14年,周延儒為了復出接受了阮大鋮贈送的萬金,作為活動經費。但阮大鋮作為閹黨分子,東林黨人都不接受。馬士英不是閹黨分子,跟周延儒的關係也很好。後來馬士英當政之後,周延儒有一個弟弟家的親家的親戚,找到馬士英,馬士英對這個周延儒家的親戚贈送了大量金錢,又封官又改名。馬士英對周延儒的感激之情,那是不用說的。阮大鋮被江南的士大夫們視為小人,也就是叛徒。主要是因為阮大鋮當年當時曾經背叛出賣過不少的江南士大夫,使得他們有的坐牢,有的失去了性命。後來阮大鋮企圖緩和雙方的關係,比如他出錢3000兩白銀給侯方域去為李香君開苞,侯方域已經答應和解,但李香君堅決不同意,阮大鋮就構陷罪名準備逮捕侯方域,侯方域逃跑了,但後來還是被阮大鋮關了起來。這就是明朝末年的黨爭。對於馬士英大家都沒有意見,都願意接收馬士英。開始的時候,大家對馬士英的印象還很好,不少人還認為他是于謙再世,能救民於水火之中,挽救大明朝。當馬士英把他的妹夫越其傑派到開封去擔任河南巡撫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意見,儘管越其傑先前因為貪腐被處理過。本來,馬士英是把河南巡撫拿給阮大鋮當的,如果這樣的話,阮大鋮遠離這個是非之地,似乎後來會少了很多故事。

中國式的人際關係註定了中國近代的悲慘命運。明朝末年,李自成能夠通過行賄官員多次成功逃脫。而很多不夠世故的知識分子卻被極端殘暴的虐殺致死。


你看穿越到哪一年了,要是剛登基的話還有酒也好救。要是穿越到寧錦大捷後基本上沒戲了。繼續用廠衛去控制朝政,抽調甘肅,四川,河南的軍隊加強西北剿匪工作。抽調南京,兩廣,山東的軍隊北上。繼續發展經濟,嚴控瘟疫。


明朝科學技術落後,交通落後,糧食生產無保障。農業遇到旱災和水災和蟲災朝廷和百姓都無能為力。各地權貴家裡應該儲蓄有餘糧,這些餘糧就算用於救災也只能對災民是心理安慰。如果從非災區調糧由於交通落後,糧食運到災區也所剩無幾,(路上工人消耗)明朝如果有現在的科學技術,交通發達,農業基礎設施,朝廷只要誠心救濟災民,災民衣食無憂,明朝就不會內亂。社會大局穩定良法善治明朝就能長治久安。


除非穿越時空,而且要精通歷史、科學、軍事、農業、政治並且情商高。在當時的情況下,換個人也不一定比崇禎好。


崇禎大開北京城門,請吳三桂領清兵入關。明朝退休崇禎封安樂公,吃了睡,睡了吃朱元璋一族得救。把朱元璋一族當成豬收拾,好了吧??????????????????????????


審時度勢,能屈能伸,力挽狂瀾!

一、有條件答應李自成關中王的請求(如出錢出糧之類的),世襲三代,令其退兵。二、遷都南京。明王朝在南京根基不淺,在風雨飄搖的大形勢下退而求其次,先在南京站穩腳跟再圖中興是比較理想的選擇。三、放眼全國,扶持忠臣良將,其實:李定國、史可法式願為國獻身的良材很多,只是看你如何對待他們。還有吳三桂、鄭成功之類的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