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泡茶經驗的人都有遇到過,沖泡一些茶葉的時候,在茶湯上面經常會飄浮著大大小小的泡沫,而且往往第一泡到第三泡的泡沫會較多。有茶友認為產生泡沫的原因是茶葉中含有雜質,沖泡時需要用壺蓋抹去;而有茶友則認為那是農藥殘留,是茶葉質量不好的表現。我的天吶!農殘?是不是嚇壞了眾小夥伴,收起您的驚恐臉,我們來聊聊為什麼泡茶會有茶沫,茶沫到底是好還是壞?

事實上,茶沫和農藥殘留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大部分農藥是脂溶性的,不溶於水,泡茶時產生泡沫的原因主要有:

一 :茶葉中的茶皁素有很強的起泡能力,但其在茶葉中含量很低,對茶葉的色、香、味等品質不產生影響,因而也不能從泡沫的多少來判斷茶葉質量的好壞。同時科學研究也表明,茶皁素具有抗菌消炎,鎮痛等作用,不但對人體無害,反而有益。所以有泡沫的茶湯是可以放心喝噠;

二 :有些茶葉屬於多毫品種,成品茶表面布滿茸毛,如碧螺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金駿眉等,一衝水便容易出泡沫;

三: 茶葉的碎末兒、茶屑偏多。如紅碎茶所含碎末較多,沖泡時也會形成泡沫。大家平時在許多休閑吧、咖啡廳見到的泡沫紅茶,用的就是紅碎茶製成的茶包。

【小小題外話】唐朝,便有茶人喜歡喝茶泡沫,更有詩曰「沫餑,湯之華也,華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細輕者曰花」,大部分唐代茶人認為茶泡沫是茶之精華。在分茶喝時,還要求把茶泡沫均勻的分到各茶碗裏,讓大家共享茶泡沫。 而由唐代發展起來的宋代鬥茶(唐代稱為茗戰),實質上就是鬥茶的泡沫多寡、持久性、色澤是否鮮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