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方山水如一杯烈酒的話,那麼毫無疑問蘇州的美就像一杯才沏好不久的茉莉花茶,清麗,淡雅,令人回味。煙雨江南,夢幻,安逸,清新。我想蘇州正是江南最為璀璨的明珠因為這裡曾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更有保留著幾千年遠古風貌的地方。蘇州自古以來就是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仙子,被描寫的熠熠生輝。

如果說北方的美來自於巍峨的高山,磅礴的河流,那麼蘇州無疑是以其特有的小家碧玉吸引著無數的遊人。像極了那低頭似的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令無數人為她特有的魅力所傾倒。

請跟隨我的步伐一點一點揭開她神秘的面紗,我們將從這拙政園中體驗古人的智慧,從這博物館中去發現歷史的腳步,從這寒山寺

中感受那寂靜的人生哲理,從這裡的虎丘去體驗春秋吳越的雄姿。

?蘇州古典園林,簡稱蘇州園林,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中國 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素有「園林之城」,享有「 江南 園林甲天下, 蘇州 園林甲 江南 」之美譽,譽為「咫尺之內再造乾坤」,是中華園林文化的翹楚和驕傲,更是是中國園林的傑出的做品。

拙政園,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屬於國家5A級景區。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 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園林。

拙政園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 江南 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 江南 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

拙政園整個園林設計得十分精巧,設計師和造園家講究亭台樓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遊客遊覽起來可以說是「一步一景」,處處體現著 江南 水鄉的韻味。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塘的周圍,其間有漏窗、迴廊相連。

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境的實境再現於園中,富有詩情畫意。

拙政園整個園林設計得十分精巧,設計師和造園家講究亭台樓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遊客遊覽起來可以說是「一步一景」,處處體現著 江南 水鄉的韻味。

園林好似一杯杯清茶,需要我們慢慢地品;又好似一幅幅畫,需要我們慢慢地欣賞。

芙蓉榭

涵青亭

秫香館

荷風四面亭

見山樓

小飛虹

與誰同坐軒

如能在園中品一杯香茗,一邊欣賞這裡「別有洞天」的美景,一邊體味吳地曲藝的古典馨香,那無疑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大美事了。

游拙政園使用信息:

等級: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簡介:「拙」實指不善在官場中周旋之意,是陶潛「守拙歸田園」中的「拙」全園約五分之三為水,足可表現園主這種江湖之志。惲格在題他所作的拙政園圖時,寫出了園景所寓的主題:「秋水長林,致有爽氣。獨坐南軒,望隔岸橫崗……使人悠然濠濮間趣。」

 拙政園之所以有這麼高的知名度,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拙政園是我國民族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設計、建築造型、書畫雕刻、花木園藝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另一個原因是,拙政園曾為許多在歷史舞台上叱吒風雲的人物提供了活動場所。其中有:錢牧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江蘇巡撫李鴻章和張之洞等。

類型:園林/花園世界文化遺產

地點: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178號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開放時間:3月1日-11月15日7:30-17:30, 11月16日-次年2月底7:30-17:00。

門票信息:旺季:90元 4月 5月 7月 8月 9月 10月,淡季:70元 1月 2月 3月 6月 11月 12月。

交通信息:方案一:火車站出站口向西步行75米到達火車站北廣場西,乘坐40路到達北園新村,向西步行約300米到拙政園。方案二:火車站出站口向西步行75米到達火車站北廣場西,乘坐游5路到達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向東步行約500米到拙政園。方案三:火車站出站口向北步行130米到達火車站北廣場,乘坐529路到達蘇州博物館(拙政園、獅子林),向東步行約500米到拙政園。

友情提示

  1.拙政園使用手持式電子導遊機,在入口可以租用。

  2.出拙政園後,向西走100米,可到太平天國忠王府、蘇州博物館、蘇州園林博物館,沿園林路步行百米左右可到蘇州獅子林、蘇州民俗博物館。

  3.拙政園門口的東北街和園林路上有很多工藝品商店,當地的土特產、蘇扇、蘇綉等在此都可以買到

  4.游蘇州園林,最好避開雙休日和節假日。只有在人少的時候,才能體味出她獨特的韻味。

午餐:

在拙政園的出口處就有好多小吃街,味道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你想吃到類似蘇州特色之類的美食建議旁邊的「朱鴻興」,這家也算是老子號麵館了挺好吃的但是服務差了些。第二個是偉記奧麵館,超好吃超划算缺點人太多有時可能需要排隊,可以在瀏覽蘇博之後再去品嘗下,它就電視劇「都挺好

」里的「同德里」。

用餐結束之後可瀏覽蘇州標誌性建築蘇州博物館

每座城市都有一座博物館,它代表的不僅僅是城市骨血脈絡,更是通往一座城市深處的捷徑。蘇州博物館,它依靠著小清新美顏,吸引了眾多粉絲。

蘇州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

每天進入的人都有很多,即使你前面排有幾百人也沒關係不要著急因為前面的入口處是分批進入的,但有一點要注意記得帶身份證。

站在大玻璃前往外拍攝別有一番感覺

這種擺設在這邊稱為「供清」 也是我們一般所說的盆景吧

特喜歡一件藏品:紫砂彌勒佛

他的一句名言流傳百世: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

199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新館佔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餘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達26500平方米,投資達3.39億元,是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特展廳位於負一樓,特展廳和現代藝術展廳 特展廳 不定期地舉辦海內外現代藝術品展覽,以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竹林一起片片 風水極佳

走道的正中央 湖水完美的倒映出它的全貌

這兩個建築物也是屬於一種名牌似的存在

湖水的另一面 白牆青瓦 身臨其境如似夢幻

蘇州博物館現有藏品四萬餘件,以出土文物、明清書畫和古代工藝品為館藏特色,包攬了眾多「吳地遺珍」,是一座最能體現吳地文化的藏館。

有專設的休息區提供休息 紫藤花位於騰廳之上

這是另一邊 博物館客直達忠王府

蘇州博物館太平天國忠王府,是全國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 蘇州博物館忠王府 保存了400餘方「蘇式彩繪」等太平天國時期重要的遺存和藝術珍品。

忠王府彩繪是清代「蘇式彩繪」的代表,其留存數量之多,在江南是罕見的,它是中國文化寶庫中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留存的建築和彩繪、壁畫,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公元1860年6月(太平天國庚申十年四月),忠王李秀成率太平軍攻克蘇州,是年8月,忠王李秀成集中數千民工,以拙政園舊址為基礎,「築忠酋府於城中北街,綿亘里許,依汪氏宅,紕(毗)連拙政園結構與沒收其東潘姓和西汪姓住宅,擴展為王府之用」。經三年多經營。

終於建成公署、住宅、園林相結合,具有整體效果的宏偉建築群。此為太平天國時期李秀成在蘇州的王府,在江南據首屈一指地位。

太平天國忠王府是在拙政園舊址上興建的,整個建築雄偉壯麗,布局嚴謹,曲折寬敞。

這個禮品可以出售帶走的

游蘇州博物館實用信息

等級: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築物。

歷史簡介:1999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世界華人建築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新館佔地面積約107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00餘平方米,加上修葺的太平天國忠王府,總建築面積達26500平方米,投資達3.39億元,是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築、古建築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類型: 綜合性歷史博物館

地點:蘇州市姑蘇區東北街204號

遊玩時間:建議1-2小時

開放時間:每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每星期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門票信息:門票免費,每天還有志願者講解者提供免費講解

交通信息:位於拙政園旁邊

友情提示:館內溫度常年20℃左右,請注意衣著適宜,不能穿拖鞋進館,入館要安檢,不能攜帶食物和有色飲料。

遊玩一天可以回酒店好好休息了 時間可以的話不妨遊覽下平江路 平江路也是屬於4A級景區有著2500年的歷史因為它與2500年前的建築位置並未發生大的變動 現在也屬於人氣旅遊景點

住宿推薦:蘇州胥城大廈

酒店優勢:位於地鐵二號線旁將近三十米左右,出行十分的方便。最關鍵的是可直達蘇州火車(共四站)。

特色:美食多,哈哈 好吃的太多了,有幸的品嘗到蘇州十碗面排行前三的奧灶面(百度搜索蘇州十碗面),更有人氣品牌美食鮮肉月餅(不要多吃,吃兩個味道剛剛好)。還有酒店文化主題很有特色很突出 話不多說美圖奉上。

大堂裝飾感覺很有風格 進門就能聞到淡淡的茶香

房間的布置讓人看著很舒服

因為第一個房間的問題前台免費給我做了升級 服務很好

衛生間也搞得一塵不染 尤其是鏡面 這是我所住過最乾淨的酒店

旁邊的的樓有一個茶書吧是很好的 很安靜

喝茶看書 好不愜意

晚餐是在酒店使用的 用餐環境還是可以到的

這個就是著名的奧灶面 服務員介紹說 最珍貴的是湯 是用十八種藥材與各種佐料熬制而成

澆頭有很多種 我只愛吃這裡的蝦仁 真的特棒(澆頭需要悶在面里哦)

面雖好吃就是稍微有點貴

這是另一個很火的美食 鮮肉月餅 香 酥 柔

蘇州的空氣依然給人一種舒適感,尤其是清晨,也許是與這兒的空氣濕度有關。

睡到自然醒,一樓的自助早餐依然那麼棒。

在蘇州城外有這麼一個地方,每當天氣稍好之時人們總是絡繹不絕。它因為一首詩詞而聞名全國:「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寺以詩興,詩以寺名。它,就是寒山寺。如今的寒山寺也是遊客來到蘇州必打卡的著名景點,這是一座醇厚的歷史名跡,也是中國十大古寺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的歷史了,許許多多的名流騷客都在此留下記憶。

站在寒山寺的前,對面就是楓橋景區。張祜的《楓橋》也是廣為傳誦的佳作,詩云:長洲苑外草蕭蕭,卻憶重遊歲月遙。惟有別時因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位於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上千多年的歷史。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成為一代千古名剎。

霞光微曦時或暮色蒼茫中,於江岸湖邊,聽幾聲隨風飄來的鐘聲,不禁使人勾起一番懷古的幽思。在數不盡的名寺寶剎的鐘聲里,最教人心馳神往的莫過於蘇州城西寒山寺的鐘聲了。

六朝古剎寒山寺始建於梁天監年間(502年-527年),但它的聞名於世要歸功於唐代詩人張繼。當年張繼進京趕考,名落孫山,鬱郁還鄉,途經蘇州,夜宿楓橋,觸景生情,於是寫下了千古絕唱。

寒山寺內西南側,有一幢掛匾「江楓第一樓」的樓,整個樓上下兩層,飛檐斗角,建造精緻。據說,此樓原稱「花籃樓」,是蘇州修仙巷宋氏祖傳名樓,後拆遷至寒山寺重建修繕。

傳說這楓江第一樓已於三百年前塌毀。這幢建築是蘇州市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文物古迹,在1954年修整寒山寺時,將蘇州城內修仙巷內宋宅著名的 「花籃樓」移建於此。花籃樓,恰似花籃的提手而得名。

一窗一景,心隨景靜,景靜隨心。

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有兩個年輕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長大後寒山父母為他與家住青山灣的一位姑娘訂了親。

然而,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 一個偶然的機會,寒山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裡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酸、苦、辣、咸、澀,唯獨沒有一絲甜味。

他左右為難,怎麼辦呢?經過幾天幾夜痛苦思考,寒山終於想通了,他決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則毅然離開家鄉,獨自去蘇州出家修行了。

十天半月過去了,拾得沒有看見過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為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一天,他忍不住心頭的思念,便信步來到寒山的家中,只見門上插有一封留給他的書信,拆開一看,原來是寒山勸他及早與姑娘結婚成家,並衷心祝福他倆美滿幸福。

拾得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心中很難受。深感對不起寒山,他思前想後,決定離開姑娘,動身前往蘇州尋覓寒山,皈依佛門。

時值夏天,在前往蘇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開著一片紅艷艷的美麗絕頂的荷花,便一掃多日來心中的煩悶,頓覺心曠神怡,就順手採摘了一支帶在身邊,以圖吉利。

經過千山萬水,長途跋涉,拾得終於在蘇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樣鮮艷芬芳,光彩奪目。寒山見拾得到來,心裡高興極了,急忙用雙手捧著盛有素齋的篦盒,迎接拾得,倆人會心地相視而笑。圖案,就是這兩位好朋友久別重逢時的情景。

過去蘇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圖畫掛軸,以及江南許多地方春節時貼在大門上的門神,內容都是兩個人,一個手捧竹篦盒,一個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愛的模樣。

據說也源於這個美好的傳說。民間還傳說,「和合二仙」為了點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來到人間的,甚至寺名也由於「和合」在此喜相逢並成為住持,而由「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

由於「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張繼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的廣為流傳,所以儘管後來在宋朝時,曾將寺名重新改為「普明禪院」,但人們仍習慣地稱它為「寒山寺」。

而且直到現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見由他倆首倡的「和合」思想已在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說拾得後來還遠渡重洋,來到「一衣帶水」的東鄰日本傳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

兩人的問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廣:「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

這便是寒山寺的傳說。

寒山寺中還有許多哲學名言,如:輕躁難持,唯欲是從。制意為善,自調則寧。等待著你去發現。

塵世靜看著浮世的飄塵,一切都在紛擾中斷斷續續。紅塵一世,誰會為誰俯首稱臣,誰會為誰停留在那混沌里,深陷泥藻之中呢?匆匆過客而已。

有時明明知道眼底的一切都是一場虛幻,卻穿過一場又一場,甘願沒入落荒的夢境。

而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身心安頓就是福,問心無愧就是樂。

當我們慢慢了解現象的本質,不在那麼執著時,心便得以平靜下來,因為我們不再渴望擁有。

夢境再美,也是一把抓不住的沙。

從寒山出來之後票不要扔,帶你解鎖另一個免費的景點。沿著這個方向走還有不錯的風景 梵音閣。

梵音閣位於寺內新建的寒山別院,閣內掛有「華夏第一法鍾」。此閣三檐六角,純木結構,一層有迴廊,廊內掛「寒山寺鐘樓」牌匾,頂層檐下高掛「梵音閣」風字匾。南北兩側掛「有唐遺音」、「梵音遍傳」、「法音無凝」、「霜鍾天籟」等匾額。

游拙政園使用信息:

等級:國家AAAA級景區

歷史簡介: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鍾閣等。寒山寺的建築布局沒有嚴格的中軸線。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牆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牆內古典樓閣飛檐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於楓橋夜泊詩。佛龕背後一尊威風凜凜的將軍像,面朝里,對著大雄寶殿,手拿金剛杵,也叫降魔杵,那是韋馱,位居四大天王手下的三十二神將之首。

寒山寺寺院布局並不追求左右均衡,照牆和山門基本是一線相承,後邊的大雄寶殿、藏經樓,並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則按南北向中軸線布局。寺中處處皆院,錯落相通。

類型:宗教寺廟 禪宗下臨濟宗

地點: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寒山寺弄24號。

遊玩時間:建議2—3小時

開放時間:

7:00~17:30(3月20日~10月20日)

7:30~17:00(10月21日~3月19日

門票信息:20元/人

※學生票半價,1.2以下兒童免費

交通信息:距離市區也很近,從蘇州火車站打車約15元,也可以在火車站乘坐游3路在來鳳橋站下,沿楓橋路步行10分鐘可到。從酒店出發可乘坐931路公交車鳳橋站下。、

友情提示:可以先去梵音閣再去寒山寺因為用午餐方便

去往寒山寺著裝應得體,不可對佛像拍照,可以些魚食之類的在法堂處有一處大的許願池,裡面養有金魚錦鯉,可以投食。

午餐:推薦素齋館 價格實惠 位於楓橋路楓橋大街3號(姑蘇城外楓橋邊寒山寺北...(姑蘇城外楓橋邊寒山寺北)距離蘇州科技學院810m

點了他家羅漢面(胡蘿蔔、木耳、香菇、竹筍加上面),清淡好味,一碗剛剛好。還點了份素雞,味道不錯。最推薦的是他家紅豆豆花,非常好吃。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佔地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和千人石:

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令人留連忘返;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位於虎丘西麓的萬景山莊彙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

傳說吳王闔閭在蘇州建闔閭大城是在公元前514前。那時的中國正是春秋時期,各小國之間戰事不斷。正當我國大部份地區還處在青銅器時代,吳國因為鑄鐵、鑄劍而出名,出現了歐治子、幹將、莫邪等著名鐵匠。

公元前496年,吳國對越國宣戰,吳王闔閭受傷死於返程途中。為了修建吳王闔閭墓,吳國動用了十萬民工,並隨葬三千把寶劍於墓中。為了保守吳王墓的秘密,盛傳吳王下葬三日之後,有一白虎蹲于海涌山上,世說為吳王霸氣凝聚而成。從那以後,便有了虎丘的稱謂,至今已兩千五百年。

真娘墓:真娘確有其人 虎丘真娘墓 ,原名姓胡,名瑞珍,北方人。從小父母雙亡,唐朝安史之亂的時候,隨同自己親戚一起逃亡來到蘇州,但是很不幸在逃亡途中她墜入了蘇州閶門外的一個妓院——「樂雲樓」,她雖為青樓女子卻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書畫,是蘇州一位絕色佳麗。當時在我們蘇州有一個大財主,名叫王蔭祥,他用重金賄賂老鴇,企圖在真娘那裡留宿,真娘知道這次難以逃避,為了保持貞潔,她上吊自盡了。這使王蔭祥內心大受震驚,於是為真娘築了這個墓,並且發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很多文人墨客同情真娘,在她的墓上題寫一些詩詞,真娘在中國歷史上也有她的一席之地,她與杭州另一名妓蘇小小齊名,被譽為「香魂」。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海陵陳鐄訪得遺址,建亭其上,立石刻書「古真娘墓」四字。

擁翠山莊:擁翠山莊,在 虎丘擁翠山莊 牆的二邊刻有「龍、虎、豹、熊」行草大字石刻四方,蒼勁有力,氣勢磅礴。

試劍石:

二仙亭:「仙人一盤棋,世上已千年」。說明虎丘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亭中有兩幅對聯,一副是:「夢中說夢原非夢,元里求元便是元。」

千人石:相傳吳王闔閭死了之後,他的兒子夫差將他父親葬於虎丘山,但是等墓築完之後,夫差就要想了這麼多的人都知道我父親墓的所在地,如果有一天他們手頭缺錢的話,就很有可能一起結伴而行來盜墓。於是他想了一個奸計,一天他召集了這一千多個工匠,請他們喝酒,並且觀看鶴舞,等到深夜,乘他們都醉的時候,命他手下官兵將這一千多人統統殺死,據說當年他們的鮮血把這塊石頭染成了紅色,每到下雨天或陰天時石頭就特別的紅,現在看這塊石頭,它仍然是紅顏色的,當然不是古代工匠的鮮血,因為虎丘的岩質是酸性流紋岩,它的石質原本就是紅色的。最為奇怪的是它中間凸起來的兩塊岩石,它們的四壁非常整齊,宛若用刀所劈而成,但這卻是天然景觀。

游虎丘實用信息

等級:國家級AAAAA級景區

歷史簡介:虎丘,原名海涌山,據《史記》載吳王闔閭葬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佔地僅三百餘畝,山高僅三十多米,卻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風範,絕岩聳壑,氣象萬千,並有三絕九宜十八景之勝,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雲岩寺塔、劍池和千人石:高聳入雲的雲岩寺塔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世界第二斜塔,古樸雄奇,早已成為蘇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劍池幽奇神秘,埋有吳王闔閭墓葬的千古之謎,令人留連忘返;千人石氣勢磅礴,留下了「生公講座,下有千人列坐」的佳話。位於虎丘西麓的萬景山莊彙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虎丘後山植被茂密,林相豐富,群鳥繞塔盤旋,蔚為壯觀。近兩年又恢復了「虎丘十景」中的「西溪環翠」和「書台松影」兩處景點,2005年又完成了虎丘山燈光亮化一期工程,千年斜塔在夜色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成為蘇州古城夜景的新亮點。

類型:歷史古迹

地點:蘇州市姑蘇區虎丘山門內8號

遊玩時間:建議遊玩2-3小時

開放時間:07:30-17:30 (5月1日-10月7日 ) 07:00-17:00 (10月8日-4月30日 )

門票信息:旺季:80/人 (4月16日-10月30日 )淡季:60/人 (10月31日4月15日 ) 半票:60周歲-70周歲的老人、學生(持有效證件入園)。免票:身高在1.4米以下的兒童、7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入園)。

交通信息:從寒山寺乘坐816到達虎丘。回酒店的公交:步行 432米 至 虎丘路(約7分鐘)

816路(客運西站方向)虎丘路 上車 來鳳橋 下車同站換乘931路(南環橋方向)三香廣場 下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