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身邊的女人很多,而得寵的永遠是一兩個,所以才會有「三千寵愛在一身」的說法。

戚夫人確實是劉邦真愛的那個女人,劉邦從攻打定陶到一統天下,戚夫一直陪著劉邦。劉邦不光愛戚夫人本人,還愛她生的孩子。劉邦一共八個兒子,劉肥、劉盈、劉如意、劉恆、劉恢、劉友、劉長、劉建,只有戚夫人生的孩子很另類,因為他的名字叫劉如意。可見這個孩子多麼讓劉邦賞心悅目、稱心如意。

那麼,劉邦為什麼不預先保護,以至於戚夫人慘死呢?

一、劉邦換不了太子

其實這個問題不光後人無奈,就連劉邦本人也很為難。保護戚夫人母子的唯一辦法就是將劉如意立為太子,將來繼承皇位,母子不僅顯貴,而且平安。劉邦努力了,但是沒有做到,首先大臣周昌以死相諫,差點一頭撞死,搞得這麼嚇人,劉邦退縮了。後來他親愛的「子房」又為呂后請回了「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邦徹底妥協了。

二、劉邦廢不了呂后

呂雉是劉邦的髮妻,早年嫁給劉邦遭了許多罪,劉邦起義後,二人又成了形式上的夫妻。而劉邦當了皇帝,更沒有去理睬人老珠黃的髮妻。因此從劉邦內心來說覺得虧對呂后,所以他寧願動劉盈的太子之位,也沒有在呂后身上打主意。如果把呂后打入冷宮或是殺了,戚夫人母子自然高枕無憂。但劉邦做不到,一是沒有理由,二是於心不忍。

三、劉邦的安排沒起作用

劉邦對身後事做了周密安排,為了防止戚夫人母子不測,他還派周勃和陳平去燕國殺掉正在平叛的連襟樊噲。但是陳平沒有執行命令,樊噲死裡逃生。有了手握重兵妹夫背後的支持,呂后才能肆無忌憚的收拾昔日的仇人。另外,劉邦派周昌去趙國為相,目的就是保護劉如意,結果呂后一個調虎離山之計,輕鬆將劉如意召回毒死。

四、劉邦沒有看透呂后

劉邦一輩子閱人無數,精明練達,卻沒有看透髮妻呂雉的為人。劉邦知道自己死後,戚夫人肯定不會好過,但沒想到會那麼慘。劉邦更沒想到呂雉如此心狠手辣,不光殺戚夫人母子,就連劉邦其他兒子都不放過。最後呂后還把親生兒子劉盈用戚夫人做成的「人彘」嚇得半死不活。如果劉邦知道呂后會把漢朝搞得天翻地覆,估計十個呂后她也殺了。可惜劉邦的眼裡沒有逃過一個男人,卻被一個女人蒙蔽。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題主一口氣問了兩個問題,我一個個來回答。

劉邦對戚夫人是真愛嗎

如果問劉邦對戚夫人有愛嗎?

無月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劉邦是愛戚夫人的、

但如果要問劉邦對戚姬的愛是真愛嗎?

那我只能回答說未必。

因為如同劉邦這般的政治人物,往往現實大過感情。

政治家都是理性且功利性的,很少有感性的一面。

從歷史上來看,劉邦在逃亡中可以將一對兒女幾次踹下馬車;項羽拿劉邦父親來威脅,劉邦也絲毫不為所動,還可以笑著開玩笑。

對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父親和子女尚且如此,對待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能是真愛嗎?

何況帝王女人何其多,別的不說,在戚姬之後,不是又有薄姬等一眾女子嗎?

劉邦也是個風流的人,美女是他的一大愛好,見一個愛一個,要他付出真感情太難。

戚姬除了貌美善舞別無長處,純粹的以色侍人,在劉邦眼裡只不過一個女人而已。

倒是呂雉和劉邦的心意更相通一些,劉邦很多大事不便出面,都是呂雉直接或者代為行使的,你說劉邦更信任誰?

很明顯,如果真有真愛,那也是呂雉。

劉邦為什麼不保護戚姬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不是很恰當。

題主是看到了戚姬最後的結果,才覺得劉邦當初能在生前出手保護戚姬就好了。

但其實設身處地想想,就不可能。

呂雉是個性格果斷,行事狠辣的人,這一點劉邦當然清楚。

戚姬一身柔弱,鬥不過一身是膽的呂雉,這一點劉邦也很清楚。

但是這樣劉邦就要保護戚姬嗎?

這就錯了。

首先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劉邦對戚姬也並不是真愛。

其次,讓我們來從男人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戚姬和呂雉的嫌隙早就明面化了,甚至是由來已久。

你想想,作為一個男人,如果有兩個女人,這兩個女人都是你的女人,但是她們每天都在你面前吵來吵去,而爭吵的關鍵就在於你的站隊。

一開始你還會積极參与,儘力化解雙方矛盾,如果一方過分了,你也會替另一方出頭。

但是女人的戰爭怎麼可能容易化解,往往新仇舊恨,越結越深。

日復一日,這兩個女人不但沒有和解,反而變本加厲。

這時候作為男人的你是什麼反應?

你會覺得越來越煩,更不會想要插手她們的糾紛。

你會選擇逃避,任由她們自己去爭去吵。

這就是男人處理女人之間糾紛的方式。

劉邦也不例外,到了後來,他早就煩了,哪裡還會去管戚姬和呂雉。

你們愛吵吵去,我不管!

以上為個人對這兩個問題的一點看法。


原創作品,請勿抄襲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劉邦對戚姬的愛真不真?真!為啥沒保護好她,因為很不幸,他死在戚姬前頭。為何沒有生前沒有給她找好堅不可摧的保護?因為美人無法勝過江山。

他對戚夫人的愛,無疑有真,至少勝過了原配呂雉。

但很可惜,劉邦死在了戚夫人前頭,沒了他這棵大樹遮風擋雨,柔弱的戚姬如何抵擋大老婆呂雉的狂風暴雨?即便劉邦做了安排,派忠心的周昌去做趙如意的丞相,奈何一朝天子一期臣,趙國太后難擋漢皇太后的雷霆之擊——戚夫人被做成人彘,趙如意被毒殺。

列位可能會問,為何劉邦不幹脆把皇位傳給他與戚夫人的兒子如意?這樣不就終極保護娘倆了?

這事劉邦不是沒想過,也這樣試過。他本來不太喜歡太子劉盈,嫌他懦弱,想改立如意。但此事一是遭朝臣反對,以周昌為首:臣期期以為不可!二是呂雉強烈反撲——你寵那女人老娘忍了,動兒子的太子位休想,那事關生死!她用張良計,請得商山四皓出山守護劉盈。

劉邦是個創業皇帝,深知朝局穩定乃是奮鬥的根本,他愛戚夫人沒錯,但不至於不惜血本,與朝臣激烈相對,硬扶如意上位。到時候,愛子上位了,天下卻動蕩了,且不枉費斬白蛇起事的一番功果?

因此,即使劉邦真愛戚姬,也只能在一天,眷顧一天,死後就鞭長莫及了。

劉邦死後,劉如意當不了皇帝,就罩不了戚姬,而那個皇位,劉邦給不了,他還沒有愛令智昏到置大局不顧。

所以,男人可以憑喜好將女人置於風口浪尖,沒法獨立的女人在炙手可熱時,千萬謹記,那都不是自己的光,早日抽身退步方是保命良策。


謝邀,類似的問題我回答了很多次了,首先可以確定的一點就是,劉邦是真的非常寵愛戚夫人,寵愛到要廢掉嫡長子來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劉邦也深知呂雉的脾氣,那為什麼不給戚夫人母子留好後路呢?

其實戚夫人母子的下場完全是劉邦一手造成的。

在劉邦還是屌絲流氓小亭長的時候經常跟一個曹寡婦一起廝混,這個曹寡婦還給他生了個兒子——庶長子劉肥,雖然生了兒子但劉邦並沒有給曹氏任何名分,反而是被風險投資人呂太公相中把女兒嫁給了他,呂雉跟劉邦結婚後可以說是一點好果子沒吃著,先是從養尊處優的小姐變成了每天要帶兩個孩子下地幹活的農婦,劉邦都是漢中王了他老婆孩子還在鄉下種地,此時的呂雉想的只有種地吃飽飯伺候好孩子老公公等男人回家。後來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派人去接老婆孩子,本以為幸福的曙光已經來臨,可沒想到轉眼間呂雉跟孩子就成了項羽的俘虜,日子過得還不如在鄉下種地。而且劉邦為了逃命三次把親兒子劉盈踢下馬車,導致劉盈成了俘虜。從此以後劉邦父子間的隔閡便產生了。

劉邦得天下後劉盈作為嫡長子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儲君,由於劉邦常年在外加上把兒子踹下馬車的緣故,父子倆之間感覺不到絲毫父子親情,而且劉邦覺得劉盈唯唯諾諾性格一點都不像自己,反而是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很有自己當年的風範,此時的呂后對戚夫人不過是女人之間的嫉妒還談不到恨,真正的導火索是劉邦廢長立幼的想法。

劉邦深知呂雉的狠毒,從呂雉誅殺韓信的手段就能看出來,劉邦也知道自己過於寵愛戚夫人自己死後呂雉必然報復,為了保護戚夫人母子劉邦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劉邦本以為這事比殺死一條無辜的白蛇還要簡單,自己連暴秦都推翻了項羽都打敗了這點小事更不在話下,事實證明劉邦想錯了,他以為呂雉母子作為落魄的鳳凰除了苦苦哀求並沒什麼能耐,卻沒想到呂雉竟然能聯合滿朝大臣一起反對劉邦,這讓劉邦深感意外,這些大臣有的是怕秦朝廢長立幼二世而亡的悲劇重演,還有的像樊噲、曹參等人與呂后交好怕的是劉如意即位不把這班老臣放在眼裡導致自己失寵,所以都拼了老命反對劉邦甚至以死相逼,加上商山四皓加入太子陣營,使劉邦感覺到自己這個唯唯諾諾的兒子羽翼已豐連自己都已經撼動不了太子了。而且劉邦也意識到自己此舉已經把戚夫人母子送到了呂雉的對立面上,對於呂雉來說戚夫人可以搶她的男人,但絕不能搶她兒子的皇位。最後劉邦抱著戚夫人痛哭流涕的說到「天下之大日後竟沒有你們母子容身之地」。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