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皇帝駕崩,一般都要頒佈遺詔,總結自己一生的功過得失,並對自己身後的一些重大事項作出安排,是古代王朝重要的國家文書。

  因爲遺詔具有公告的性質,是昭告天下的公文,所以不會像寫回憶錄那樣長篇大論,而以總結性的文字居多,比較言簡意賅。不過遺詔雖然篇幅較短,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根據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還可以得出一些隱藏在背後的歷史真相。

  比如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順治帝,是一位身上纏繞着諸多謎團的男子。順治寵妃董鄂妃的身份、順治假死出家等傳言的真假,至今仍無人考證出其中真相。順治駕崩前發佈的遺詔,也有許多不合常理之處,疑點重重。

  我們前面講到,皇帝的遺詔,一般是對其一生功過的總結。但順治這份遺詔,開頭第一句就是“朕以涼德承嗣丕基,十八年於茲矣。”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涼德,指的是德行不夠,順治說我雖然在這皇位上坐了18年,但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如果不看下文,可能覺得順治只是想在這裏謙虛一下,但事實並非如此。講完這句話之後,遺詔的剩餘部分便開始列舉順治在位時的過錯,一條條地數,一共數出來整整十四條。在花了九成以上的篇幅批評自己後,纔在遺詔的最後簡單說明瞭何人繼承皇位,喪儀如何舉行,輔政大臣爲何人等。

  至於順治在位時的功績?不好意思,一條都沒有。

  雖然說順治當皇帝時清朝入關一統中原,是沾了多爾袞的光,但順治在位整整一十八年,真的毫無可取之處嗎?從我們可以掌握的史料來看,順治在位時雖然有過,但並非完全無功,與歷史上許多皇帝比起來,順治還算一位比較賢明的君主。爲何順治不想留下點好名聲,而硬生生把遺詔搞成了一道罪己詔呢?

  一、疑點重重的遺詔

  在具體分析之前,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份遺詔主要都講了哪些方面的內容。此處不錄原文,對順治的十四條自我批評意見概述如下:

  1、入關以後,沾染漢人風氣,對滿人的舊俗有所更張;

  2、自己承母后(即孝莊太后)撫養成人,卻不孝先喪,讓母后白髮人送黑髮人;

  3、父皇(即皇太極)去世時自己年紀還小,未能爲父守孝,如今亦不能再爲母守孝;

  4、對宗親諸王照顧不周;

  5、重用漢人,疏遠滿臣;

  6、見賢不能盡舉;

  7、見不賢未能盡退;

  8、隨意裁減官員俸祿,厚己薄人;

  9、鋪張浪費,大手大腳;

  10、董鄂妃去世時喪儀過於隆重;

  11、設立內十三衙門,過於親近太監;

  12、貪圖安逸,極少上朝;

  13、自恃聰明,聽不進諫言;

  14、明知自己有上面這些過錯,卻知錯不改,導致錯誤越來越嚴重。

  二、言不由衷的自我批評

  上面這十四條罪狀,可謂涉及方方面面,是一次十分徹底的自我批判,而且其中許多條,也符合歷史事實,並非胡編亂造。但爲何說這份遺詔疑點重重呢?主要是其中有許多條,不符合常理。

  我們說政治是一門高難度的藝術,上位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要學會制衡。而既然是制衡,難免會厚此薄彼,如果要當好好先生,讓所有人都滿意,是當不成好皇帝的。

  比如說罪狀的第一條和第五條,順治批評自己沾染漢俗,重用漢人。既然滿洲已經入主中原,要當中國的皇帝,如何能不學習漢人文化?如何能不對已經落後的滿洲舊俗進行革新?又如何能不重用漢人,只用滿人?這一種批評,完全不夠說服力。

  又比如第六、第七、第十二、第十三條,其實都沒有一個嚴格的評判標準。而且與歷史上的許多皇帝比起來,順治算不上昏庸無道,這些聽起來更像是欲加之罪。尤其是的十四條,更是爲了湊數,強行湊出來的。

  我們要重點關注的,是第十條和第十一條。董鄂妃喪禮上逾濫不經以及重用閹人,的確是順治在位時犯下的過錯,這兩點都沒得洗。

  不論是官方記載還是野史傳聞,順治帝都非常寵愛董鄂妃,在她去世後傷心欲絕,還因此動了出家當和尚的念頭。董鄂妃的喪儀,是以超過皇后的規格來辦的。

  而重用太監更不必說,順治在世時寵愛太監吳良輔,有一次吳良輔犯了死罪,被順治硬保了下來。順治臨死前,還特別讓吳良輔憫忠寺出家,試圖在自己死後保住他的性命。

  客觀來說,這兩點都是順治帝的過錯,然而順治對董鄂妃的深情,對吳良輔的信任,都是其帝王心事,旁人所難以理解的。在順治生前,並不認爲自己在這兩件事上犯了錯,又怎麼會在臨死前突然變卦,舉出這兩件事來批評自己呢?

  三、遺詔或非順治本意

  有朋友可能會認爲,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或許順治臨終前良心發現,吐露了藏在自己心中多年的心聲,亦非不可能。但從史料上的一些蛛絲馬跡來看,這份遺詔,很可能是由他人草擬或修改,不是或者說不完全是出於順治的本意。

  根據《東華錄》的記載,順治的遺詔是在其臨終前,由大學士王熙和麻勒吉所草擬,順治審閱後,讓他們呈遞給孝莊太后過目併發布。如狗是這樣的話,那麼最初版本的遺詔至少是表達了順治想表達的意思的。

  然而,草擬遺詔的王熙後來自己寫了一本《年譜》,中間提到了草擬遺詔這件事情,但又對具體過程諱莫如深,申明其中有不可告人的祕密。那麼極有可能初版的遺詔呈到孝莊太后手上後,太后並不滿意,然後根據太后的意思重新擬了我們所看到的這份遺詔。

  這份最終版本的遺詔若仔細揣摩,非常像是母親責備兒子的語氣。且在遺詔開頭,就用了兩條罪狀指責順治不孝,也更加印證了這種觀點。

  當然,關於孝莊修改順治遺詔的說法,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但卻有一些旁證。比如許多年後,順治的兒子康熙皇帝就在一道諭旨中,暗示了這種可能性。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在乾清宮東暖閣發佈了一道長諭,在提到歷代帝皇臨終境況時,說了這麼一段話:

  “自昔帝王多以死爲忌諱,每觀其遺詔,殊非帝王語氣,並非中心之所欲言,此皆昏瞀之際,覓文臣任意撰擬者。”

  歷史上的帝王,康熙最熟悉的莫過於他的父親順治,提到遺詔,不會不想到其父的“臨終遺言”。康熙和順治一樣,都是由孝莊太后所撫養,或許從孝莊口中聽到過順治遺詔背後的故事,但這涉及到皇室祕密,不可公開宣佈。也許康熙對父親臨終前的境遇心有慼慼,所以採用這種委婉的方式,暗示了順治遺詔被篡改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