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款中藥注射劑被要求修訂說明書。

  3月18日,國家藥監局發佈公告,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決定對蟾酥注射液藥品說明書進行修訂。

  修訂內容涉及警示語、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等項。

  值得注意的是,在禁忌項下,此次修訂新增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此次修訂前,蟾酥注射液的禁忌項有兩項:對本品有過敏或嚴重不良反應病史者禁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此外,在注意事項下,此次修訂還增加了本品無安全性、有效性研究證據,不建議兒童使用;對老年人等特殊人羣和初次使用本品的患者應慎重使用,加強臨牀用藥監護。

  經查詢,目前,蟾酥注射液只有2家企業生產,分別爲江蘇浦金藥業和安徽鳳陽科苑藥業,共有兩種規格,分別爲2毫升/支和10毫升/支。

  公告要求,所有蟾酥注射液生產企業均應按照相應說明書修訂要求,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於2019年5月25日前報省級藥品監管部門備案。

  公告還要求,蟾酥注射液生產企業應當對新增不良反應發生機制開展深入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做好相關藥品使用和安全性問題的宣傳培訓,指導醫師合理用藥。

  資料顯示,蟾酥注射液主要成分爲蟾酥,輔料爲無水亞硫酸鈉、氯化鈉、苯甲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用於急性、慢性化膿性感染,亦可作爲抗腫瘤輔助用藥。

  這裏有必要介紹下蟾酥:

  蟾酥,又名蟾蜍眉脂、蟾蜍眉酥,爲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或花背蟾蜍等的耳後腺及背部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 經現代工藝科學加工而成。

  其化學成分包括:主要有效成分蟾蜍毒素類(屬甾體類化合物)、蟾蜍配基類(爲前類水解物)、蟾蜍色胺類(吲哚類生物鹼)、兒茶酚胺類、醇類及多糖等。

  中醫學文獻記載, 其性味甘、辛溫, 有毒, 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化結潰堅, 開竅醒神及止痛的功效。

  在此次修訂前,該藥物說明書中不良反應介紹僅爲,劑量過大或滴速過快時,輸液部位有疼痛感,部分患者出現皮疹樣反應。

  然而,近年來,患者有過敏等不良反應報告。

  對此,此次修訂在警示語項增加了本品有嚴重過敏反應病例報告,並在不良反應項增加了皮疹、呼吸困難、心悸、發熱等不良反應。

  公告強調,臨牀醫師應當仔細閱讀蟾酥注射液說明書的修訂內容,在選擇用藥時,應當根據新修訂說明書進行充分的效益/風險分析。

  公告提醒,蟾酥注射液爲處方藥。患者應嚴格遵醫囑用藥,用藥前應當仔細閱讀上述藥品說明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