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故事計劃的第342個故事

2009年,我大學畢業後選擇去重慶發展。在火車上玩撲克牌時,我認識了同車廂的張陽。我們倆配合默契,贏了不少把。

張陽也是農村出來的,經過短暫的接觸,我看的出她是一個很要強的女孩,自信大方。她畢業於省師範學院,但家裏情況不是很好,在就業指導老師的推薦下,才選擇到生活成本較低的重慶闖蕩。

臨下車時,她拉住我說:反正我們都初來乍到,不如一起打拼吧,最起碼可以分擔房租。

她早已在七星崗預定好了一套房子,一室一廳一衛,帶傢俱月租金一千。房租可以均攤,一人五百,我睡客廳,她睡臥室。想到能免去找房子的麻煩,我便欣然同意了。

租好房子後,我們合力將房子簡單裝修了一遍,購置了生活用品,將小窩收拾得溫馨而舒適。

有了落腳地,我和張陽開始在重慶瘋玩。

我帶她去找電影《瘋狂的石頭》拍攝取景地,給她講每一個場景在電影裏有趣的故事。

玩遍了城裏,我們又奔向大景點,逛了合川釣魚城、忠縣三峽橘海、歌樂山森林公園、磁器口市場和朝天門碼頭。

與張陽遊玩洪崖洞 | 作者供圖

短短一個星期,我們就將身上的積蓄花得所剩無幾。

那天,無處可去的我們,坐在朝天門碼頭的石階上發呆。夏天暴雨不斷,江水上漲得厲害,我們將腳丫子泡在江水裏納涼。

張陽最先打破了沉默:“你覺得我這人怎麼樣?”

我隨口說:“還不錯,八十分。”

她看着我認真地說:“你別鬧,我說真的,我覺得你也挺好,不如我們在一起試試,我上了幾年大學,還沒談過戀愛呢。”

張陽長得不是特別漂亮,但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我當然也喜歡她,便半開玩笑半老實地說:“喜歡不喜歡,得打了啵兒才知道……”

她竟然真的吻了上來,我不知所措,一下子安靜了下來。她取笑我說:“都什麼年代了,還這麼害羞,真是的。”

重慶,朝天門碼頭,不遠處,長江和嘉陵江在這裏交匯。

從此,兩個單幹戶結成了互助組。我們也正式開始了同居生活,從一間房睡到了一張牀。她每天反反覆覆爲我做幾道菜:西紅柿炒蛋、回鍋肉、炒苦瓜,我很膩卻吃得樂此不疲。

安定下來開始找工作時才知道,生存之路並不像我們想的那麼平坦。

我面試了好幾家知名的傳媒公司,要麼嫌我沒工作經驗,要麼嫌棄我手上沒有資源,只給開實習生的工資。那點錢別說付房租了,連三餐都成問題。

張陽是師範類學校英語專業畢業,她本想想找個好點的私立學校當教師,但因爲專業八級未過,口語也不太標準,面試的幾家學校都拒絕了她。

我們被打擊得遍體鱗傷,連門都不敢出,每天窩在出租屋裏打遊戲,用摧毀別人的城堡來麻痹自己的神經。

很快,我們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我只好厚着臉皮跟父母借錢。

父親得知我在外面捱餓,立刻勸我回家考公務員。我一口回絕了,我不忍心放下張陽一個人在重慶獨自受苦。

沒過多久,我們只好降低了對工作的要求。我在一個新成立的外包欄目組做編導兼攝像,保底月薪兩千。張陽在一家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做業務員,沒有保底工資,只有銷售提成,辦一張卡提成二百塊。

雖然離我們的月薪過萬的願望,似乎遙遠了一些,但起碼能在這座陌生的城市裏安身立命了。

我那時壓力很大,幾乎天天加班。好在加班會有加班費,還管飯,第一個月我拿到了三千二。而張陽由於人生地不熟,沒有人脈,只替我和我的兩個同事辦了卡,當月拿了六百塊錢的提成,是公司新招進去的同事裏拿到最低的。

發工資的那天,張陽整整哭了一夜。跟我訴說她的艱辛,她的壓力,以及對這個社會深深的不滿。

我不斷寬慰她,說實在不行就算了,反正我努力一點,工資夠養活兩個人了。她可以好好學習,努力把英語專八過了,就可以繼續做教師。

張陽止住了哭聲,臉上露出我從未見過的堅決,她說她的家庭出身不容許她像別的女生那樣養尊處優,她必須成功。

從那時候開始,張陽開始癡迷成功學。

她買來幾十本不同人寫的名人傳記之類的成功學教材,每天讀到深夜,將書上的成功經驗記成學習筆記,並給自己規劃未來。

有時候,到了半夜,她還在在網上看勵志視頻,走火入魔地哭出聲來。

除此之外,張陽開始參加公司同事的聚會,即便人家沒邀請她,她也恬着臉皮去,每次都回來得很晚。

她自己也開始學着攢局,邀請同事參加她舉辦的聚會,儘管每次聚會幾乎要花掉我們一個月的工資,但她仍舊樂此不疲。

同居的出租屋 | 作者供圖

有時候,張陽也會帶我參加公司聚會,向大家介紹我的時候,說我是電視臺的導演,有想上節目的,可以找她聯繫。說得我臉紅一陣白一陣,不知道該怎樣接話,大多數時候只好沉默。

一天晚上,張陽組建派對,有一個女孩是她的同事,非要和我跳一支舞。張陽滿心歡喜,將我們倆拖進人羣,順手將我和那姑娘的手拉在一起,讓我陪她好好跳,大家盡興。

我舞跳得並不好,女孩將我拖到燈光暗淡處,一邊嫺熟地跳着舞,一邊訴說着她的經歷。她說她是成都某大學播音主持系的學生,在學校拿過幾次主持人大賽的冠軍,讓我介紹她去電視臺做主持人。

我婉拒了半天,但她說實在是想做老本行,就是缺少一個機會。她步步緊逼,甚至摟着我的腰說,只要能介紹她進電視臺,潛規則都沒有問題。

我哭笑不得,我只是一個皮包公司外包的欄目小編導兼攝像師,拿的攝像機不足兩萬塊,電視臺哪裏有我說話的份。

後來我才聽說,張陽在外面吹噓我是衛視臺的導演,而且是領導重點培養的對象,是以後可掌控大局的臺柱子。

我覺得十分丟人,那天晚上回去,我和張陽大吵了一架。我說以後那種場合不要再帶我過去,張陽卻罵我不可理喻,吹噓我是她看得起我,讓我出去有面子。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狗肉上不了席面。”

我望着眼前的人,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夜裏,張陽的哭聲吵醒了我,我轉過身,伸出胳膊抱她,她順勢鑽入我的懷中。

她帶着哭腔說,其實她並不是那種貪慕虛榮的人,只是有本成功學的書裏說:“要想成爲了不起的人,你自己先要做出了不起的樣子,至少讓你身邊的人相信你了不起,成功的能量才能源源不斷地涌向你。”

見我沒有反應,她恢復了平靜,“書裏講的很透徹,要在城市立足,必須要有許多朋友,而且朋友要遍佈各行各業,織成一張關係網,這樣無論將來走哪條線,線上有熟人可以輕鬆很多。”

緊接着,她向我舉例,將來買房,如果有一個做房地產的朋友,按銷售最低價賣給我們,得省多少錢?孩子上學也都得找熟人,找個好點的學校,就可以享受好一點的教育資源,我們這一代人已經這樣了,總不能讓下一代也和我們一樣吧。

我沉默了。張陽來自深山裏的農村,家裏境況不好,父親常年臥病在牀,她還有弟弟妹妹要養,必須比我考慮周全,必須付出更多。

我理解她的苦衷,開始配合她演戲。

很快,張陽那些成功學的教材和勵志講座,將她在短短幾個月裏鍛造成了一位交際花。

她結識了許多“有用”的朋友,甚至認識了當地幾個教育部門的領導。果然如她所說,能量開始源源不斷的涌向她,就連她的經理都開始專門爲她攢局介紹資源。

不久後,張陽的老家傳來消息,她的父親檢查出了腫瘤,在西安的西京醫院治療,醫療開銷很大,加上當時跨省治療報銷的機率較小,張陽家裏一下陷入了困境。

她母親打電話向我們求助,但當時我和張陽根本沒什麼積蓄,完全束手無策。爲了這件事,張陽動不動就大發脾氣,每次都將我罵得我一無是處。

這件事不知什麼時候被張陽的經理知道了,他主動建議張陽將父親接到重慶來,由他聯繫腫瘤醫院的名醫爲他治療。

張陽聽聞這個消息,立馬便將父親從西安接了過來。經理也說話算話,馬不停蹄地聯繫醫院,甚至還墊付了不少醫藥費。

這一切我都看在眼裏。她的經理氣場強大,舉手投足一副成功者的形象,各路資源信手拈來,似乎沒有他一通電話解決不了的問題。

張陽的父母也對這位經理讚不絕口,拉着他的手問長問短。讓我內心更加煎熬的是,就連張陽也時常表露出對經理的崇拜。

那些成功學書本里所有的正面典型,似乎都在這位四十多歲的男人身上有着淋漓盡致的體現,我與他相形見絀。自始至終,張陽的父母都沒有正眼看過我。

治療幾個月後,張陽父親的病情穩定了下來,癌細胞沒有擴散。因爲重慶太熱,他執意要回老家,醫生也建議回家靜養,隔段時間再來做化療。

我自告奮勇坐火車送老人回去,張陽冷冰冰地拒絕了我。她說公司會安排飛機,你工作那麼忙,就不必請假了。

從那以後,張陽開始跟隨經理去全國參加各種大型論壇,也參加一些論壇之外的學習和培訓。

據張陽說,來參加的人非富即貴,都是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她也要到了這些人的聯繫方式,將來這些都會成爲她的資源。

我們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甚至連電話也很少打。我已經察覺到,我們倆之間的感情岌岌可危。

過了一段時間,張陽回來找我。那天她挺高興,拿出一張聘書,工作地是江北區一所不錯的私立小學。她說她終於成爲了一名英語教師,學校薪水不錯,將來她可以考慮定居重慶。

我沒想到,她學了那麼多成功學,參加那麼多的論壇,不斷爲進軍商業圈做準備,最後還是選擇了做英語教師。

我問她緣故,她只是笑笑,說要和公司同事吃散夥飯,拎着包就走了。

到了夜裏十二點,張陽還是沒有回來。窗外雷聲滾滾,我打了幾次電話,都是關機狀態。我擔心她喝多了出事,便給她的同事打電話。

同事很是詫異,用一種調侃的語氣說,“什麼散夥飯,張陽辭職都快一個月了。你難道不知道?她現在可是個厲害人物了……”

我沒繼續聽下去,趕緊掛了電話。

那天晚上下了一整晚的雨,我坐在七星崗的出租屋裏,一夜沒睡。

第二天,我沒去上班,早上九點,我聽到鑰匙開鎖的聲音。張陽進門後看到我坐在沙發上,臉色忽然變得慘白。

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昨晚雨太大了,我就住在同事家了。”

我點點頭,沒說話。她故作鎮靜地告訴我,她回來收拾東西,要去江北的學校報到,那邊宿舍已經安排好了。

我又點頭。很多話噎在胸口,但一句都說不出來。

我幫她收拾了所有的東西,拖着大包小包,將她送上了去江北的大巴車。

張陽有點依依不捨的樣子,淚水在眼眶裏打着轉,拉了拉我的手。

我說:“你在那邊好好工作,好好照顧自己。”

此後,我們再無聯繫,連分手兩個字都沒說。半年後,我便離開了重慶。

有一次,我在QQ空間無意刷到了她的狀態,是她結婚的消息,結婚照上的男人看着很眼熟,但我無論如何都想不起來是誰。

題圖來自:unsplash

作者鄭振,公務員

編輯 | 劉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