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烘開小蜜房,紫檀心裡認蜂黃。一冬不被風吹落,卻訝江梅易斷腸。」(宋*何應龍《臘梅》)

臘梅是原產於我國的傳統名花,被清朝蘇靈的《盆景偶錄》評為盆景植物「十八學士」之一。現在已到3月,正是陸續進入落花後的管理階段,從哪裡下手呢?「木頭工程師」給你排一排:

  • 修剪。臘梅萌芽力強,耐修剪,可重剪,對於成型開花的臘梅盆景,每年落花後將老枝、花枝剪短,促生側枝。疏去過密、衰弱、病蟲、徒長、重疊等有害無用枝條。對衰老的老枝回縮更新。萌發後及時抹去不必要的萌芽,及時摘心控長。

  • 嫁接。臘梅的品種多,有蠟黃、淡黃、金黃、墨黃、黃白等顏色。常見品種有素心臘梅、磬口臘梅、銀鍾臘梅等。如果有興趣,可在一個臘梅盆景上接上幾種不同花色的品種。落花後萌芽前是最好季節。
  • 翻盆。臘梅盆景每隔1-2年,根據生長、養護情況或造型需要,如果有必要可在花後翻盆,對根系進行修剪、整理,剪去部分過長、腐爛、老化根系。
  • 換土。結合翻盆,同時除去1/2-1/3舊土,換上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新營養土重新栽植。栽植後澆足定根水,放在半蔭處緩苗。

  • 出戶。花季放在室內陳設、欣賞的臘梅盆景,落花修剪後,如果不翻盆換土可擇機出戶養護。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木頭工程師」,謝謝!

圖片均來自網路


題主的問題,濤子說說回答。

臘梅花期在冬季,耐寒性較好,可以家庭盆栽養護臘梅,當臘梅花凋謝後,就可以換盆換土,加入營養土,進行修剪等3方面管理。

適當修剪。臘梅花凋謝後,就可以修剪了,修剪時間選擇在3月中旬,修剪掉徒長枝、交叉枝、重疊枝,保證臘梅通氣和透光良好。

及時換盆。選擇和臘梅植株大小,高低相協調的花盆,花盆材質以紫砂和瓦盆為宜,這樣的花盆透氣和利水作用比較好。

更換土壤。更換土壤可以換盆一起來進行,要選擇酥鬆、透氣、肥沃的土壤,可以用腐熟的豆餅(油渣)、腐葉土、珍珠岩,按照5:3:2的比例混合配置土壤。

除此之外,就是正常養護即可。


謝謝邀請!落花後的臘梅要及時修剪。剪掉徒長枝,瘦弱枝,還有一些影響造型的枝條。然後使用一些有機肥或幾粒複合肥,薄肥勤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