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看到書的序言或者自序中的最後署名時,會出現某某人於某年某地,某年可以理解表明寫作的時間,但於某地是什麼意思呢?有必要嗎?


無論是書的序還是自序,甚至是前言,無非都是給人提供一個瞭解書的側面途徑。一本書的誕生,可以說既是偶然,也可稱之為冥冥之中的必然。

而一本書序中的時間和地點,不僅僅可以佐證作者在寫這本書中獨特的個人經歷,也可側面映照出這本書產生的時代背景,讓讀者對一本書的印象和理解達到一個全面透徹的地步。


因為人善忘
天才第一步,人家記住你~


蟹妖 應該是為了以後看到這篇文章能夠想起當時寫下來的感情 做一個紀念意義。
應該是,多少年以後,作者也會忘記何年何月何地寫過這篇文章,當時帶著怎麼樣的感情寫的這篇文章。
一,有紀念意義。二,為了記住這個時間,三,再次看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寫完的,四告訴後人這是什麼時間的著作。以上自己猜測。
應該就是一個時間證明吧,表明什麼時候做了件什麼事情。


紀唸的作用比較多吧。
寫文字帶落款,十年後看起來,多美啊
這就好比我出生於某年某月某日某地

謝邀。

一個也是習慣了,因為好不容易出一個作品,就好比母親生了個孩子,那能不記著生日和出生地麼。


謝邀就相當於是一個紀唸啊,就像拍照一樣,照片上面都會印有時間,方便回憶啊
謝邀。比如出訪,考察和講演等,作家會離開居住地活動,作品寫明瞭地點不很好嗎?即使不離開居住地,使人知道某人何時住在某地,也很好。

被記錄下來的,都是怕自己忘掉,或怕別人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