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上頭條,真是有各種意外狀況。馬思純突然遭到羣嘲,可能自己都有點懵。

娛樂圈的「假文藝風」,成了很多明星的自黑「之路」,不乏演技好、人氣高的人中招。

大部分張愛玲的粉絲覺得,馬思純對原作的解讀驢脣不對馬嘴,《第一爐香》耐人尋味的東西太多了,而馬思純身為據傳要出演這個角色的女演員,說了半天就只有悽悽切切的自我傷感。

隨後又扒出那思純「硬拗有文化」的微博:

比如祝關曉彤「福澤天下」,住鹿晗「呦呦鹿鳴,琴瑟和鳴」。

而且,馬思純微博還發了【假張愛玲語錄】,張愛玲的粉絲著急了,勸她多看原著,少看假語錄。


某些明星經常對「名言」張冠李戴,看看文藝翻車現場:

舒淇曾分享莫言語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靳東曾在微博感慨:想起了梵高那句,在這個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著。

井柏然曾發表關於楊絳文章的手寫摘抄,尷尬的是,這篇文章人民文學出版社早已官博澄清過,這並非楊絳先生原作,是網路寫手拼湊而成的。


明星們搬出名家作品,藉此抒發自己的情感,或表達對作家的喜愛,最終卻暴露自己的閱讀儲備不足。

有人嘲笑附庸風雅,有人辯解:附庸風雅也沒什麼錯,最起碼還知道風雅之物是好東西呢。

也許,明星們之所以被嘲,重點不在文化,而是瞎顯擺。

讀書的過程,培養了我們吸納和理解客觀知識--藉以認識世界的能力,也是理解他人經歷與情感的共情能力。

讀書,從來不是教人炫耀自己比別人有逼格,而是讓人學會突破自我的侷限性,見他人,也見世界。


我最喜歡讀木心的書,你呢?

喜歡觀影、追劇、綜藝,歡迎留言和關注,謝謝。


馬思純於近日在網上分享張愛玲的《第一爐香》讀後感,這個常年在網上發心靈雞湯搞文藝的妹子,這回終於是攤上事了。咱先不談馬思純的文藝內涵有多深吧!就先單說一下她讀後感內容的最後一句話「因為愛,不是一個人的卑微,而是兩個人的勇敢」。這話咋一看上去,是不是很有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感覺。但是放在《第一爐香》的讀後感上,就有些狗屁不通了。

張愛玲的《沉香屑 第一爐香》講述的是上海女中學生葛薇龍,她到香港求學,住在姑母梁太太家,梁太太利用她來吸引男人,並使其漸漸墮落於紙醉金迷中。後來又被這位姑母設計,嫁給了花花公子喬琪,淪落成為斂財工具。而馬思純發表的這句讀後感,請問跟這個故事有關係嗎?

本來馬思純這麼發發,網友們隨便看看也就算了,不去認真還好,事情就過去了。可好巧不巧的是純純人氣太旺了,讀後感遇上了認真的人,網路大V「燕公子」發現了她說的這個話,第一時間對她的信息長嘆了一聲。你們以為到這裡就完了嗎?那可不是,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追問燕公子為何長嘆?

於是燕公子洋洋灑灑六行字,直接對馬思純一翻嘲諷,還懷疑其看得是假張愛玲的書。《第一爐香》怎麼就被你看成了愛情故事的感覺?

然而馬思純可能最近也不太慢,沒啥事幹,居然對這位燕公子的話進行了回復,」我說錯了嗎?加上我單身,順便憧憬一下美好愛情應該有的樣子。讀後感,我提到了書中的某一點,但讀後感甚至可以和這本書無關,就是看完發下那一刻我本人的感覺,與你無關,所以不必諷刺。「於是兩人就開始了口舌之爭,看得網友們好不熱鬧。

事情緊接著一發不可收拾,有張愛玲的粉絲扒出了馬思純發假張愛玲語錄的信息。還忠告馬思純,少看假張愛玲語錄,多讀原著,少寫讀後感。粉絲還藍紅筆標線明確標出假語錄位置。哈哈哈,這是做實了馬思純偽文藝、讀書少又愛秀的事實啊!本來馬思純那個金馬影后的演技就很讓人質疑,現在就更尷尬了。馬思純要生氣了,揭人家的短。

話說馬思純迫不及待的分享與《第一爐香》有關的內容,是想自我宣傳要出演這部戲嗎?都等不及官宣了,著急了吧!不過對於她在《將軍在上》、《金陵十三釵》、《橙紅年代》中的演技,網友們對她能不能演好《第一爐香》很是懷疑。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自古讀書人與明星之間就有著微妙而不可逾越的鴻溝。作為1個連《一本香爐》都沒看過的「沒文化」的人,我也是厚著臉皮,嘗試回答這道心理分析題。

倘若把馬小姐,歸納為「附庸風雅」,那一個人能堅持這麼多年,也是很厲害。況且作為1個演員,1個年輕演員,把自己認為美好的(即便有點矯情)的感受文字化,我覺得沒什麼不對,難道身為常人的我們,朋友圈裡這樣的人少嗎?反正我的圈裡比比皆是,個個賽高。。。

當然,燕公子審美高級,且不喜「把心裡話憋著」,也是可以吐槽,畢竟這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年代,況且她是在自己的微博直抒胸臆。

都是事出有因的情緒,矛盾不發生在我們身上,我也沒權利說誰多錯。但輕視甚至蔑視庸常,對他人審美大驚小怪,我覺得這並不能顯得高級,還容易誤會成「為了彰顯自己特殊」的偏見。得饒人處且饒人,收收戾氣,求同存異,各自偏安一隅,不好嗎?


喜愛文學的人都知道,有些作家如張愛玲,喜好諷刺刻薄毒舌,文字運用也是真厲害。

張愛玲是真毒舌,她的讀者這樣也不奇怪。

馬思純,看得出是一個家裡保護得挺好的女生。

其實她微博一直都很文藝。我之前我就覺得她如果作為藝人的話,這樣會喫虧。

現在就喫了沒文化的虧。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演藝圈羣體文化素質不高。

至於現在怎麼辦,

要麼就無視這些諷刺繼續文藝,要麼就停止文藝學習其他明星只發廣告少說少錯。

不過都不要緊,反正有金馬影后頭銜,以後作品好了,風評自然就好了。

至於馬思純粉絲,少作妖,別拖後腿。

中國人對於知識文化從來都是有一種潛意識裡的崇拜。

古代宋朝能規定不殺文人,現代能從小灌輸崇拜學霸孩子的思想。

所以這件事情上,馬思純怎麼著都不會佔據輿論上風。

諷刺張愛玲,諷刺讀書的粉絲們,只會暴露你們自己的個人修養。

和漢奸在一起的女人也不少,像張愛玲能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女性有幾個?


首先,馬思純確實是沒有認真讀原著,這對於普通人或許尚可理解,但是對於即將出演其中的女主角的演員來講,就有些無法原諒了。

另外,馬思純不止這一次出錯,之前發的好幾條微博也被張愛玲小說迷扒出並非張愛玲語錄,而是「偽語錄」。

還有,這也並非個象,也有一些明星喜歡在微博中分享一些很文藝的詩歌或者文章,但是有時候會有錯別字,有時候會出現與原詩歌不相符的現象。

其實,明星只要只要展現真實的自己就好。


起因是她讀張愛玲書籍的觀後感,被人認為是沒有認真讀,然後又被扒出讀的許多關於張愛玲的書籍與張愛玲原著不符。


馬思純只是一個演員,一個演員在研究劇本硬生生的被「熱度」。我想說,你可以專心讀劇本沒必要diss別人吧?搞笑的是,張愛玲在我看來是大師級的人物,而馬思純也是一個好演員,怎麼就一言不合就幹仗了呢?你就是前期營銷宣傳也不應該去踩別人達到你的目的吧?這一次,感覺馬思純太過分了,路人都看不下去。


她可以學學我女神,讀了很多書,從來不在微博發讀後感,即使分享也只單獨拋書的圖片,什麼也不講,這樣就不會被噴了,嗯


果然到了一心也開始這麼炒作啦,哎呀呀


不懂裝懂 天真啊 膚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