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這是一個將永遠載入中國電競史冊的日子,來自中國LPL賽區的IG戰隊歷史性的獲得了“英雄聯盟S8賽季全球總決賽”冠軍,這是屬於中國戰隊的第一座S系列賽冠軍獎盃。一時間,“IG奪冠了”在熱搜榜上高居不下。

  與IG一起上熱搜的還有喫熱狗的王思聰,表情包在各大社交媒體不斷刷屏。雖然賽後,王思聰發微博自嘲:“你們別再發我喫熱狗的照片了行嗎?!”,但他並沒有放過用自己表情包出周邊的商機。短短几天裏,印有表情包的手機殼、衣服紛紛上線,引發一陣搶購熱潮。

  “張張嘴都是商機”,這些周邊都與一家公司有關曾獲得王思聰天使輪投資的伐木累,它在背後打造了這些爆款商品。

  伐木累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中國領先的電競及泛娛樂明星經紀公司,業務涵蓋國內外頂尖的電競職業俱樂部、選手及泛娛樂主播的直播運營、商務經紀、宣發、版權售賣及電商運營等。很多電競愛好者耳熟能詳的職業電競俱樂部,包括SKT,GRF,Team Liquid,Team WE,XQ,QG,FPX,OMG等等都與這家公司有着緊密的合作。

  近日,新芽NewSeed(ID:pelink)獨家獲悉,伐木累已經完成C3輪融資,本輪將引入戰略新資方,辰海資本繼續跟投,融資金額暫未透露。據聯合創始人及(兼)CFO謝帆表示,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產品業務的市場宣傳,以及經紀業務的現金儲備,增強公司運營的靈活性。

  伐木累聯合創始人

  及(兼)CFO 謝帆

  電競經紀,離錢最近的一環

  2018年中國的電競市場異常火熱:印尼雅加達亞運會中國電競代表隊接連獲得王者榮耀、英雄聯盟項目冠軍,IG戰隊更是一舉奪得S8總決賽冠軍等等。

  另根據伽馬數據與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電子競技產業規模已經超過912億元,電競用戶規模達到了4.28億,電競行業已經由“小熱”變成“大熱”。

  但在謝帆看來,儘管外界認爲中國已迎來電競的“黃金時代”,其實真相是國內電競行業仍處在一個初級階段,遠不夠成熟。謝帆表示,目前整個中國電競產業鏈由於專業度不夠高,基本都處於虧損的狀態,無論是電競俱樂部還是產業鏈上下游。

  “但在這其中有一個環節是例外的,就是電競明星。所以圍繞明星的電競經紀業務,是離商業化變現最近的渠道,直白一點就是離錢最近。”謝帆話鋒一轉。

  目前電競俱樂部的收入來源主要分爲三方面:一是直播收入,二是商業贊助,三是賽事獎金。伐木累所做的就是圍繞俱樂部的直播、贊助展開,進行商業化開發和運營。

  “電競經紀裏面的機會和空間很大,但困難也不小,俱樂部的商業化開發始終會跟他的賽訓有利益衝突,爲了成績更好,俱樂部有時會放棄很多的商業化利益。”謝帆表示,“而我們希望能夠找到商業化開發與俱樂部成績之間的平衡點。”

  據介紹,伐木累旗下分爲兩大業務板塊,一方面是經紀業務,另一方面是產品端的業務。其中,經紀業務屬於現金流業務,包含商務經紀、電商運營、直播運營、版權售賣、宣發、線下活動等業務模式。

  “我們簽約的主播不光是電競選手、電競賽事的主播,還包括一些頭部泛娛樂主播,覆蓋面更廣。”據新芽瞭解到,伐木累目前已經簽約180餘名主播、10餘支戰隊、10餘位電競明星選手,覆蓋了英雄聯盟中國、韓國和北美賽區,去年年收入超過2億元。

  而產品端的業務,伐木累則是打造了一個電競社區,在去年將品牌升級爲“Score”,致力於爲電競玩家提供專業、快速、全面的賽事服務,包含電競資訊、賽事數據等功能。

  電競的春天來了

  電競相對壁壘很高,並不是一個能輕易進入的行業。謝帆進一步說道:“由於電競行業‘唯成績論’這一特點很鮮明,所以要跟一個俱樂部建立關係,讓他們信任你,讓隊員和粉絲能接受你並不容易。”

  伐木累團隊電競專業性很強,其創始人周豪具有多年的電競從業經驗,是國內最早的華人電子競技社區Replays.net的創始人,也是Stars War國際電子競技明星邀請賽組織者,同時也是國內頂級電子競技俱樂部WE的創始人之一。他幫助伐木累快速打開市場,與電競俱樂部建立合作聯繫。

  而在伐木累背後的投資方中,不僅有專注於佈局電競及泛娛樂領域的投資機構多家遊戲直播平臺,還有像王思聰這樣具有公衆影響力的個人股東,這一切都給伐木累帶來了強力支持。

  除此之外,伐木累在爲俱樂部和選手進行商業化開發的過程中,顯示出了極強的專業性。

  例如電商運營這項業務,伐木累在論壇和玩家羣中徵集產品創意和設計內容,把玩家的想法用專業的產品團隊執行展現,併爲俱樂部提供從設計創意,打樣,批量生產,拍攝,視覺服務和電商頁面裝修一體化服務,爲俱樂部本身節省了很多精力,同時也能高產很有玩家基礎的設計產品。

  伐木累爲電競戰隊打造的部分周邊商品

  “美國有一支電競戰隊將自己的電商業務交給了一個海外平臺管理,這個平臺又把業務外包給中國的工廠,在這個兜兜轉轉的過程中該平臺拿走了其中35%的利潤。”謝帆舉例道,“當我告訴他們這都是中國哪裏的工廠所生產的,並把我們給LPL戰隊生產的商品拿給他們看,這支戰隊的負責人表示很驚訝。”在與伐木累合作後,該戰隊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過程和成本,可以直接進入中國市場,總體上節省了35%。

  據新芽數據庫顯示,在本輪融資之前,伐木累已獲得了3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過1億人民幣。“目前資本市場對於伐木累、對於電競經紀還是比較看好的態度,在我們融資的同時還收到了許多併購要約,包括一些併購型基金和傳統體育經紀公司。”

  在謝帆看來,中國電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爲相對於NBA(美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來說,儘管多個電競遊戲都已經建立了賽事聯盟,但距離NBA的專業性與職業性還有很長的路摸索。“NBA球員的個人代言是與俱樂部所分開的,而目前電競選手基本上還是與俱樂部捆綁在一起,這在一個賽事的初期是保護俱樂部的,但未來會有更多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出現改變這一態勢,俱樂部也可以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賽訓方面”

  隨着電競商業化開發程度不斷提高,電競經紀市場將會在幾年後呈現出井噴的狀態,現役選手的商業價值也將會與俱樂部權益並行開發。“一個選手在現役時的價值遠大於其退役後時,那纔是真正迴歸了體育競技行業的本質。”謝帆略微思索道。

  結語

  此前很長一段時間裏,國內的電競俱樂部都是靠着“富二代模式”維繫和發展。如今,電競迎來高光時刻,湧入的玩家也越來越多。資本不但直接投資電競戰隊,還在圍繞整個電競產業鏈上進行佈局。

  雖然電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挑戰,但仍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你聽到年輕人的呼喊,那是他們的不被理解在逐漸被正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