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公關人如何與媒體記者打交道?

4 人贊了文章

昳寒的第33篇原創文章

作為品牌公關人,維護媒體記者的關係要三節送禮?朋友圈必點贊?說一些恭維的話?抬頭叫老師, 低頭裝孫子?

NO,老實說我很討厭這樣的關係維護。

自從做了第一個公眾號,每次發完文章以後總有很多人加我的微信,其中有很多就是甲方品牌公關部的朋友或者是乙方公關公司的朋友。

這麼多朋友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家北京甲方品牌公關部的朋友, 每次我發文以後都會跟我討論文章裡面的內容,從比較專業的角度來看內容。

很多時候他看問題的高度、深度超過我很多,從他身上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起簡單粗暴的拿錢發稿我更願意和這樣的人交流。因為這是建立在專業知識基礎之上的,而不是單純利益關係上的。

這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好的人機關係不是利益關係,沒有必要天天在一起吃飯,或者逢年過節送禮,而是有價值的專業態度輸送。

我自己維護媒體記者關係的方法很簡單,比如我在聽到某個觀點或者看到某個資料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個資料或許可以幫到記者朋友,我就隨手把這分資料轉給他。

沒有任何特別的目的,就是覺得這個對他有用,每一次在得到對方肯定的時候內心當然十分開心了。

這就是我要始終保持的一個基本心態,毫無保留地把我的價值付諸到別人身上。但是前提是自己也得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能夠幫到很多人。

因為雙方價值對等是一切交流的開始,任何不對等的狀態都是不會持久的,勢均力敵才是最好的狀態。

當然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們還得分析媒體記者的一些具體需求,可能是深受奇虎360CEO周鴻禕的影響,做每件事情的時候我總會去分析用戶需求。

在品牌公關人如何與媒體記者打交道這件事情上,我依然堅持用需求分析的方法來討論如何與媒體記者打打交道。

首先作為媒體記者,一般都有以下這三方面的需求。

第一個是獲得有價值的新聞報道線索,特別是一些行業領導的公司。

第二個是增加自己在媒體上專業性,建立自己的個人價值,獲得更多圈內的認可。

第三個是有一部分媒體有一些商業性的需求。

找對了媒體記者的需求,接下來就對症下藥啦。

1. 獲取重要的新聞報道機會

幫助記者獲得新聞線索,對於媒體來說重要的新聞獨家報道意味著展現該媒體的權威性和獲得巨大的流量導入,是每一個媒體記者都希望得到的,特別是一些行業領軍企業的信息,這樣的獨家消息對媒體記者來說是求之不得的。

2.幫助媒體記者獲得個人的職業發展

有人可能要問,我能幫助他們發展個人職業嗎?

當然可以,如果你們公司是行業領軍的企業,幫媒體記者安排CEO專訪,和資深的技術研發人員交流對話,幫助記者打造行業的專業性和建立對行業的深度認知,讓記者的報道文章更加專業,從而獲得更多人的認可,這不就是在幫助記者發展至今的職業么?

其實媒體記者和企業品牌公關人是一種相互需求的關係,關鍵看自己怎麼去平衡。

3. 合理安排一些廣告和商業的需求

這個問題一直都比較微妙和複雜,每一個媒體都廣告需求都是巨大的,聰明的媒體一般都選擇把自己的內容質量做紮實,以此來吸引甲方的廣告。

差的媒體就會直接來要廣告,不給廣告就報負面,這對於品牌公關的人來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因為很多時候處在灰色地帶,不是用法律的手段就能解決的,當然對一些惡意詆毀,造謠的媒體,在必要的時候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身企業的利益。

特別要提到的是針對媒體報道負面消息的記者,要更加理性對待,分析一下是媒體的報復行為還是其它的考量。當出現負面以後,有找報社投廣告的,也有找領導打招呼的,或許找記者塞紅包的,歸根結底這些都只是權宜之計,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企業出現負面消息的時候,第一時間當然是核實情況,和媒體保持溝通。事情結束之後更多要從自身企業問題進行審視,從最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人情賬戶總有用完的時候,能不麻煩記者朋友就盡量不要去麻煩,做好自己內部的事情,讓別人無機可乘。打鐵還需本身硬,不然品牌公關人就成了救火隊,每天都在疲於奔命,忙碌在發稿和刪稿之間。

升級自身行業認知,高於媒體記者的角度看問題

當然做品牌公關不是邀請完媒體、發完稿子、三節送禮就結束了。從維護關係的角度來說,品牌公關人應該以更專業的角度和深度分析行業的內容,最起碼也要和記者站在同一個高度來看問題。同時為記者提供獨特的內容價值,幫助記者做出更專業性的報道。

把握媒體記者的需求,建立雙方的價值感,圍繞核心價值做交流,這樣的關係才能長久,這樣的關係才能更鐵。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