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湛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首發:領遇)

事件回顧:

北京時間上週四凌晨,MSCI明晟官方宣佈增加中國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並計劃在未來分三步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增加至20%。其中第一步:作爲2019年5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現有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增加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中國創業板大盤A股。第二步:作爲2019年8月的季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0%增加至15%。第三步:作爲2019年11月的半年度指數審議的一部分,MSCI會把指數中的所有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這些A股在指數中的預計權重約3.3%。

要點分析:

一、整體上,MSCI將納入因子擴大至20%超預期,但步伐仍相對謹慎。相對於此前MSCI評審會議前外界普遍認爲相當一部分外資機構對於將A股的納入因子擴大至20%持保留意見,認爲先期調整至10%可能更爲合理的預期,此次MSCI一次性決定將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擴大至20%存在一定的超預期,這與中國資本市場近年來堅實的開放態度和政策有關、也與今年以來A股市場良好的整體表現存在一定的關係。但相對於此前MSCI於2018年年中首次納入A股時採取的兩步走策略(即2018年6月份的初始納入比例爲2.5%,而2018年9月納入比例進一步上調至5%),此次擴大A股納入因子的步伐確定爲三步、到11月MSCI半年度指數審議才能完成此次納入因子的擴大則顯現出MSCI官方及部分外資機構在此事上仍存在一定的謹慎態度。

二、首次納入創業板成分股是本次納入的一大亮點。MSCI官網信息顯示,此次披露的MSCI中國的潛在成分股中共有27只創業板股票,分別爲:特銳德、網宿科技、機器人、同花順、碧水源、三聚環保、信維通信、光線傳媒、利亞德、泰格醫藥、藍思科技、先導智能、康泰生物、億聯網絡、華大基因、樂普醫療、愛爾眼科、東方財富、智飛生物、匯川技術、沃森生物、宋城演藝、三環集團、芒果超媒、溫氏股份、寧德時代、邁瑞醫療。目前來看,2019年1月以來的本輪反彈中由於主要爲情緒及預期驅動,創業板股中不乏與5G、OLED、AI、科技金融等概念相關性強、漲幅出衆的個股,而上述個股中東方財富、匯川技術、華大基因、同花順、泰格醫藥、信維通信、網宿科技、特銳德、藍思科技等個股的漲幅居前。這些創業板股是首次“入摩”,創業板股成爲MSCI指數的潛在成分股意味着符合條件的中小型A股公司也將進入外資投資的範圍,尤其是在目前科創板進一步推進即將正式推出前夕,以及中國經濟增長動能面臨向科技創新轉向的當下,充分引入外資投資者對中小型A股公司進行投資有利於進一步激發中小股票市場活力,從而對我國經濟增長動能的轉換產生積極意義。

三、生物醫藥行業納入個股佔比最高。根據MSCI官方發佈的數據,MSCI納入新名單中醫藥行業個股的數量最多爲49只,佔比高達11.6%。其中本次納入新增的醫藥個股爲31只,佔總新增個股的比例爲16.6%。傳統上,外資投資者對於A股就十分偏好生物醫藥行業的相關個股,而去年以來,在帶量採購政策推進的影響下,生物醫藥行業、尤其是仿製藥相關企業迎來了較爲艱難的一段時期,反映在股市上則是醫藥生物(申萬一級)指數自去年年中的高點以來最大的跌幅達到了39%左右。但客觀上看,醫藥生物行業整體股價在下跌的過程中,對專注創新藥的一些企業存在錯殺,而此次生物醫藥行業的納入比重顯著提升,MSCI引領下的外資有望引導長線資金入場,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尤其是創新藥行業的價值迴歸,提升行業股價表現。

四、外資投資風格有望持續引領A股市場。傳統上來看,我們認爲外資投資者在風格的偏好上存在明顯的特點:1.外資在風格上更偏重大盤藍籌股:外資重點配置的個股大部分屬於滬深300、上證50等一系列大盤藍籌指數成分;2.外資投資者在行業間的選擇上偏好於配置醫藥生物、大消費和大金融板塊,其中對於我國的白酒、白電等消費細分行業關注程度較高,而在行業內的個股選擇上明顯更加偏重於行業龍頭及細分龍頭,對於未來行業集中度上升空間較大的行業看好;3.外資機構在操作風格上紀律較爲嚴格,風格鮮明,對於止盈止損的控制較爲嚴格、極其關注行業及個股的基本面及估值情況。未來,這些風格都有望在外資持續進入的市場中逐漸成爲主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