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切衆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喫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只有大神通聖人在特定情況下,爲度衆生才示現喫肉,以掩蓋聖人之本!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流傳很廣,幾乎成了一般俗人和不真知佛法的學佛人貪口福喫肉的依據。

  若見學佛人喫素,則說何必執著,“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有人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個說法對嗎?我們千萬不要理解偏了,把這句話當成殺生喫肉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來由,本是一個悲壯的典故。

  明朝張獻忠攻打渝城,也就是現在的成都時,在城外的廟裏駐紮,強迫裏面的和尚喫肉,當時有個叫破山的和尚說,只要你攻城後不屠城,我就喫肉。結果張獻忠答應了他。

  於是破山和尚一邊喫,一邊說出了這句話。他是爲了數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啊。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話流傳甚廣,幾乎成爲一般俗人和不知佛法者勸人喫肉飲酒的依據。

  若見有人喫素或忌諱什麼,則勸說何必執著呢,“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嘛。

  但是世人僅知濟公的此句,卻不知還有後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學我者下地獄,謗我者上天堂”,致使前述謬說流傳至今,招致口業,貽害非淺。

  我們知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這種觀點混淆了聖凡、性德和修德,是執理廢事的邪見。

  一切衆生,都有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然在凡夫的地位,煩惱覆蓋,佛性不能顯現,若殺生喫肉必得多病短命的果報,來世還要做畜生償還命債。

  只有大神通聖人在特定情況下,爲度衆生才示現喫肉,以掩蓋聖人之本,而其中密意凡夫不可能明白,濟公喫了兩隻死鴿可以吐出兩隻活鴿來。如果你也可以做到,儘管喫肉,作不到的話還是老老實實持戒吧!

  獅子跳的過去的懸崖,兔子去跳只能摔死。普通人沒資格模仿大成就者的不共行爲。

  無論喫素或者喫肉,都可以信佛。但是佛教主張不要殺生。未能喫素時,只能喫三淨肉。三淨肉就是:沒有見到它被殺,沒有聽到被殺的聲音,不是特地爲我而殺,這樣的肉就叫做“三淨肉”。例如,到餐廳喫飯時點活魚、買活物讓小販代殺,這都不是三淨肉。

  很多佛教徒也不是長年素食。但會選擇特定的日期喫素,如每月的初一、十五,或者是六齋日喫素,或者每週一素食。選擇短期素食,可以長養慈悲心,從心靈的淨化來減少嗔怒,達到內心的安然、祥和。

  己亥年(2019)釋迦牟尼佛涅槃日

  暨第二期放生法會共修

  明日2019年3月21日,己亥年二月十五,應大衆所請,積福慧啓建己亥年釋迦牟尼佛涅槃日暨第二期放生法會共修。願在佛陀的祥光照耀下,一切法界衆生福慧增長、法喜充滿!(注:接收放生功德款截止時間爲今日24: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