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入侵物種對我們生活環境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尤其在國外,爲了對付那些入侵物種,外國人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也沒有把入侵物種徹底消除。而我國對於入侵物種的關注也非常之大,但是有些人卻關注着這些入侵物種到底能不能喫。比如小龍蝦,在國外都能橫行霸道,但是到了中國以後,被中國喫貨喫到靠人工養殖才能存活下去。不過在國內還是有很多入侵物種我們是無計可施的,就像福壽螺、水葫蘆、清道夫等這類物種。

在中國有一種螺,喫過的人都說味道特別的鮮美,但是中國喫貨們卻不敢喫,因爲福壽螺內含有寄生蟲,如果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會引起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其實福壽螺與田螺長得相似,但形狀、顏色、大小有區別。福壽螺的外殼顏色比一般田螺淺,呈黃褐色,田螺則爲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長而尖,福壽螺椎尾則平而短促;田螺的螺蓋形狀比較圓,福壽螺螺蓋則偏扁。

福壽螺又名大瓶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作爲食用螺引入中國,因其適應性強,繁殖迅速,成爲危害巨大的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最容易辨認的特徵是雌螺可以在水線以上的固體物表面產下“粉紅色的卵塊”。所以喫貨們喫這種螺時一定要注意區分,不要亂喫。

還有一種就是清道夫,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魚糞、青苔等。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慢慢的就氾濫成災了,還有就是清道夫的肉質特別硬,而且還很難喫,不然早就成了一道美味佳餚啦!

對此,網友們有什麼想法嗎?(圖片來源網絡,如侵請聯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