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更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藩王造反成功奪取帝位的皇帝,在位二十二年,將大明王朝推向了巔峰,在中國歷史上足以堪稱聖君明主。

根據史料記載朱棣共生育了四子五女,九個孩子中最小的兒子朱高爔出生於1392年朱棣32歲之時,遺憾的是出生不足一月便夭折。

其實朱棣並不是登基之後二十餘年沒有生育,而是從1392年朱高爔後三十二年再未生育一兒半女,尤其是此時朱棣正值青春鼎盛,且後宮佳麗無數就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

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幾種可能。

首先排除個體差異

歷史上確實有生育能力非常高的帝王,比如康熙皇帝,光兒子就生了35個,不但數量高而且質量也高。而宋徽宗趙佶則更出色,當皇帝時候就已經有三十一子,三十四女,被金國擄走之後又生育了十幾個兒女,相比之下朱棣這生育能力就相去甚遠了。

生育能力本來就因人而異,朱棣生育子女較少也比較正常,但是朱棣從三十二歲以後就跟做了結紮一樣再無一兒半女也確實有些詭異。

再排除其他導致生育率低下的原因

從歷史上看清朝後幾位皇帝都無後,很多人將矛頭直指滿清皇室的近親通婚,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是也不能排除光緒皇帝這樣心情壓抑又僅有一後二妃,生育機會較少的原因。

這些問題都不是朱棣生兒育女的障礙,朱棣後宮僅登記在冊的就二十餘位,其中有朝鮮人、蒙古人,更不存在近親通婚和機會不足的原因,而且朱棣在位期間經濟繁榮國泰民安,心情也不是影響朱棣生育的原因。

拋開以上幾種可能,就只能從朱棣自身找原因了。

像朱棣這種情況其實在歷史上以有先例,宋高宗趙構雖然活了八十多歲但是自從「靖康之變」後趙構再未生育,趙構不是沒有生育能力,他曾經有一子趙旉,不幸的是僅兩歲便受到驚嚇而夭折,後世分析趙構是在長期的逃命生涯中身心俱疲身體出了問題,導致不能生育。

朱棣的情況和趙構比較類似,由於封地和蒙古相鄰,朱棣就藩後就長期從事軍事活動,再加上建文帝繼位後對幾個藩王的狠手段,讓朱棣深感憂慮,靖難期間又多次命懸一線,或許長期馬上生涯影響力朱棣的生育能力抑或是受過傷從而導致朱棣後半生無子。


朱棣一生共有九個孩子,四男五女,可這些都是當皇帝之前生的,之後就再也沒有過孩子。

朱棣一生進行過很多次選美,其登基之前正好四十歲,正年輕力壯,而且其一生戎馬,身體可以說很是健康。

所以我認為朱棣是失去了生育能力,幾次選美只是一開始不相信自己不能生孩子,可隨著時間的增強,朱棣也就不得不信,而有記載朱棣有過殺三千宮女太監的經歷,又說是因為宮女侍衛偷情,宮女說出了朱棣的毛病,朱棣一怒就殺了三千宮女太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