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怎麼扯上舉賢不避親了,這明顯就是舉己不要臉。姜昆也是老糊塗了,這不是招人罵嗎?心裡真這麼想也不能說出來啊,花點錢找頭條給吹一下即便沒什麼人信也比你明目張膽讓自己人捧臭腳來得安全啊,你這弄不好會淪陷的。我估計應該不是姜昆自己提出來的,應該是身邊人的主意,就跟袁世凱稱帝情況差不多吧,推辭不過頭腦發熱信以為真就坦然接受了。估計現在悔的腸子都青了。但不管怎樣他肯定對自己作品完全絕對的自信。要不誰勸也不敢的。那好就來說說作品,先不說這幾部作品不是你自己寫的,設想一下《虎口遐想》讓馮鞏、李金斗、侯耀文等等任何一個好的相聲演員來演效果能差哪去?咱單說如果《如此照相》、《虎口遐想》做為相聲的里程碑似的存在那你把同時期的《小偷公司》,《領導冒號》放哪兒?從藝術的表現、內涵、價值、以及你最得意的針砭時弊效果哪樣比你那幾部差?如果差,請說出差在哪,如果不差你為什麼隻字不提馮鞏牛羣劉偉李金斗陳湧泉幾位老師?李陳的《新夜行記》,《老鼠夜話》不是經典? 最後說句題外話,感覺自從進了豬年好多聰明人智商一下子就變得跟佩奇一樣可愛了,小翟博士你這是從姜藝術家那裡來的靈感嗎?


也許是為他自己的最後一段路做鋪墊。但從虎口遐想之後,真的很難再有讓人讚歎的作品呈現給世人。他這一生最大的功績應該是堅守了歌頌相聲這塊陣地,既使相聲因此而敗落,也毫不退縮,至死不渝。而讓他最沒想到的是,一個相聲界有史以來最大的團體的出現,竟然紅遍天下,創造了相聲史上數個第一。八萬人場館滿坑滿谷第一,世界商演第一,英倫破冰之旅第一,受眾之最第一,一票難求第一等等。它的出現或許打亂了他的佈署,破壞了他功成名就之路,為此處心極慮堅持反三俗,但卻收效甚微。此次讓人吹捧實屬無奈之舉,或許也是最後的掙扎吧。畢竟如此年歲,還能在舞臺上出現幾次呢?窮寇莫追,還是給人留口氣吧。


姜公公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按照中國曲藝界的正常發展,從馬三立,侯寶林,到馬季,還有一些擦邊的常氏等等,都是按部就班的排位的,都在曲藝界找到了自己的排位,也都各取所需的有了自己的名聲和成就。

忽然之間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郭德綱出現了,把一個穩步發展四平八穩的相聲界弄了一個風生水起,你讓這些大卡們有什麼顏面來面對觀眾!!

姜公公們不會承認他們是對的,就像一個舊體制終會被一個新體制替代一樣,舊體制的遺老遺少們不會就這麼被遺忘,總會為自己的過去歌功頌德。


這個相聲,姜昆可不是舉賢不避「親」。而是自吹自擂不避「眾」!

作品本身就不僅僅是平淡無奇,而是自吹自擂,弄一幫徒弟來曆數自己曾經的過去,但是沒有明明白白告訴大家:這些作品的創作者都是誰?作品反映的是什麼年代?作品裡面涵蓋了哪些相聲基本功?自己又有哪些基本功?展示展示!

這個節目可以說,這是姜昆的絕唱,也是他的滑鐵盧一戰。


《用作品記錄時代》,通過分段式的串燒,達到了一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目的。乍一看,這是在向文藝界各界優秀代表表達敬意,實則借「舉賢不避親"的藉口,把吹捧自已作品攢底,為自己樹碑立傳。

首先姜昆與搭檔周煒,一起致敬了蔣子龍先生的《喬廠長上任記》,並且致敬了作協主席鐵凝的《哦,香雪》。

接下來致敬的則是電視劇家協會。姜昆與老搭檔戴志誠,致敬了電視劇《渴望》,並且表達了對該劇主演李雪健的現場問候。

緊接著苗阜登臺,與姜昆一起致敬劇作家協會,並且點名致敬了劇作宗福先的《於無聲處》扣蘇叔陽老先生的《丹心譜》。

之後,則是陳印泉代表畫家協會登臺,致敬羅中立先生的油畫作品《父親》。鄭健代表攝影家協會登臺,致敬解海龍先生的《大眼睛》等等。然而作為節目的最高潮部分,是姜昆讓高曉攀致敬自己,趣味橫生。

高曉攀作為嘻哈包袱鋪的班主,表現出了青年人特有的謙遜,對姜昆一口一個先生的叫著。虔誠無比地致敬了姜昆老師的早期作品《如此照相》。

如果真的致敬相聲,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馬季先生的《宇宙牌香煙》。諷刺力度最強,更具代表性相聲的是牛羣、李立山的《巧立名目》,因為其中的「領導,冒號",在那幾年久紅不衰。《如此照相》僅是個鬧劇式的諷刺相聲,不具備時代的代表性。

既然「舉賢不避親」,為何不舉自已師父或師兄弟的好作品?這個《用作品記錄時代》,所歌頌致敬的藝術家和作品,在藝術表達和歌詠時代上,確實可圈可點。但相聲作品有著自身三翻四抖的規律,明眼人一看,前邊的敘事都是為了後邊的最終部分做鋪墊。姜昆在這個作品當中,將致敬自己放在最後,等於讓前邊的所有藝術家及其作品們為自己做鋪墊,值得一笑?這種「舉賢不避親」,也值得玩味。


確實有那麼一句古話叫「舉賢不避親」,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這個「親」不包括自己!

作為曲藝界地位最高的人,姜昆接受眾人的追捧和歌頌也是理所應當、無可厚非,對不對?作為「歌頌型」相聲的創始人,姜昆以及他的弟子們的相聲被他們自己稱為「主流」相聲,是所謂的可以登所大雅之堂的相聲。那麼,在這個文藝界大聯歡的場合,有姜昆領銜的相聲,也會是歌頌為主的相聲,讓人沒想到的是他能自己歌頌自己!

公平公正的說,這些年,在相聲領域裡,姜先生的存在感一直很低,原因不言自明。因為相聲被大家熟知的他,曾經是1983年第一屆春晚的主持人;曾經在春晚上為大家奉獻了《虎口遐想》和《著急》等優秀的相聲作品。在那個沒有網路的時代,姜昆絕對是相聲界當仁不讓的權威!

後來走上仕途的姜先生,可能是因為太忙,也可能是因為實現了平生所願,也就對相聲不那麼熱愛了,自然也就沒有新的作品了。如果不是每年必提的「反三俗」,相信有很多人真的會不記得他和相聲的關係了!

沒想到的是,他還有如此自戀的一面,在文藝界如此盛大的聚會上公然在作品裡自己歌頌自己,太讓人意外了!


「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姜坤同志懂嗎?

1別具一格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但有孤芳自賞之嫌.

作為相聲演員姜昆帶來的是《用作品記錄時代》節目,顯然達到了目的:對各個藝術家協會重要人物和作品進行歌頌,讓更多的相聲演員分別與姜昆老師同臺表演,內容有條不紊,秩序井然;但將致敬自己放在最後,別人烘雲託月,為自己做鋪墊,明眼人一看,覺得失了風度.

2大庭廣眾之下,是在彰顯自己的重要性,

姜昆與郭德綱始終在較勁,姜坤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居高臨下地譴責低俗的文藝形式;可惜低俗與大眾化標準自己也詮釋不清,形成不了權威之勢,所以郭德綱任他叱吒風雲,卻不認他的一套!

3.姜昆似乎為面子而掙扎於舞臺上,

他總有正面的理由來維護自己的尊嚴與正義,網友總覺得幼稚可笑和動機不純,但他自己不反思,依然我行我素;這反而讓雅俗共演的郭德綱圈粉無數,淘氣觀眾每每為郭德綱的四兩撥千斤的睿智喝采,其實是批駁姜坤的迂腐!

4.姜坤此舉依然在證明自己的高大上。

曾經,姜昆說自己一年完成了二百多場演出,語驚四座,振聾發聵,才發現他的言談舉止不再謙恭,微笑表達有新內涵,似乎怕地位不保而孤注一擲!

5.意示到了自己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就開始接地氣,但方法錯了。

複述自己以前的自強不息的奮鬥歷程,刻苦學藝的事實,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後,眉開眼笑轉而嚴肅矜持最後流露出厭棄譏諷的眼神,說明自己不敢面對現實了!

6不是「舉賢不避親」,是失敗的節目,姜坤此舉與中華之謙虛謹慎的優良傳統背道而馳!

在自己作品裡自吹自擂、自我陶醉,把傳承文化主題轉移到歌頌自己的業績,這病入膏肓了。


姜先生有勇於誇自己的本事,試問在中國歷史上誰能做到?在下才疏學淺沒有發現,但是姜先生卻開創了歷史的先河,相聲屆講的是傳承,在不久前姜先生也整了傳統先生繼承人的官方稱謂,虎口遐想雖然不是姜先生創作的,但是姜先生能用手中的權利讓一個相聲作品發揚光大也算對得起逝去的人了,虎口遐想也算是姜先生的開關之作,也可以算是收關之作。

試問觀眾們應該不應該尊重一下姜先生呢?我看太應該了,姜先生應該在大型的場所開個人專場,門票至少一萬起,還是自己掏腰包,我想那肯定會盛況空前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成就,我們都應該像姜先生學習,要學會自己誇自己,不能總等別人來誇,自己誇出來的才屬於自己的…………

要說的太多了,才疏學淺實在不知道說啥了,所以最後省略了一萬字


大概瞭解了一下姜昆帶隊表演的這個作品,一共九個人表演,依次上場追憶了很多東西,最後追憶的是姜昆自己的相聲《如此照相》。

我的看法是,用自己的作品歌頌自己這個不能叫做舉賢不避親,這個應該叫做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也可以叫做自吹自擂。

舉賢不避親這個詞有兩個重點,一個是舉賢,一個是不避親。

姜昆以及參加演出的幾個演員賢不賢的先不說,但肯定是不舉的。

自己舉自己不能叫舉賢不避親,這叫毛遂自薦。

在自己作品裡誇自己就是自吹自擂。歌頌相聲已經從歌頌時代發展到歌頌自己了,這是主流相聲的新動態,瞭解一下。

然後再說不避親。姜昆做的是真的好,這個相聲應該叫師徒父子專場啊!


姜昆穩不住神兒了,自己好壞由觀眾評說,自吹自擂太討人嫌。過去覺得姜昆應當是相聲的領銜人物,現在看來太小氣了,太沒有格局了。原來還以為靠他發展相聲事業,高看了,過望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