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今早剛剛發生的事情,實在是太噁心了。我和小D兒醫掛完電話,自己上網查了一下,發現這樣的事情還不少,所以第一時間寫下來,給大家提個醒。

生活總有小驚嚇

小D現在已經用開口杯喝水,她在學習用杯子喝水的階段還是蠻挑剔的,當時市面上各種品牌的杯子我買了不少,只能一個一個試,讓她選擇自己喜歡的。

前幾天在整理家的時候,發現當時買的有好幾個杯子還都壓根沒怎麼用過。現在已經會用開口杯的她,也不挑剔了。我就想着可以拿出來給她用,至少有蓋子的杯子適合戶外活動時使用。

我們家是使用洗碗機的,每次都是自帶烘乾功能的。今早我收拾洗碗機時,就覺得她的這個Munchkin杯子上面有一點點黑色點點,我當時以爲也許是洗碗機沒洗乾淨,就準備打開後自己再手洗一遍。

結果這一打開,着實把我嚇到了,厚厚一層黑乎乎的發黴跡象啊。

少量接觸黴菌不需要恐慌

我已經不確定這是第幾天長出來的黴菌,但一想到小D是從這樣的杯子裏喝水,喝了好幾天,是既噁心又害怕。馬上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了她兒醫。

兒醫聽完我的描述後,先是寬慰我說,黴菌的確是危險的,除去孩子本身免疫力系統不完善的或者對黴菌過敏的,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少量地、不頻繁地接觸黴菌並不需要恐慌,大多數情況下都會沒事的,少數孩子會因此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

小D的兒醫再次和我強調了孩子用具的清潔注意情況,其中一點其實是從小D當年出院回家後她就再三強調的,不需要每天消毒,但洗完後一定要晾乾,這比消毒更重要,潮溼環境容易滋生細菌。

常家中最易生黴菌的器具

兒醫在電話那頭也和我提了,這樣的情況在美國是經常發生的,有不少廠家還因此進行了產品召回。

黴菌最常見出現的地方就是孩子用的水杯、咬膠、洗澡玩具和加溼器。所以我們一定需要多留心,不要忽略了這個巨大健康隱患。

掛完電話,我就自己上網搜了一下,果然很多很多這樣的情況,很多還都是大家經常會用到的熱門產品。

很多吸嘴杯的吸嘴都是一體成型的,就容易出現水留存在其中,但清洗卻清洗不到,長期以往就是黴菌的溫牀。圖中就是一位媽媽把Tommie Tippee的吸嘴撬開後才發現的。

@Amanda Townshend

像Contigo這樣的吸嘴連接處是無法打開進行清洗的,但這裏面卻滋生了黴菌

除了吸管杯,咬膠也是高危處。

@Allyforgranted

洗澡玩具也是個重災區,很多歐美家長都因此切開家裏的洗澡玩具來徹查,facebook上面因此還有好多個關鍵詞。

另外一個大家容易忽視的就是加溼器,下面這樣的不僅僅是發黴,還有一點礦物質沉積。

這一點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使用髒的加溼器會加重過敏、哮喘和其他一些呼吸道問題。

@BetweennapSusan

如何預防

儘管就像小D兒醫所說的,少量黴菌接觸並不需要恐慌,但讓孩子一直接觸黴菌也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我今天下午就做了這樣一件事,把家裏現有的塑料產品徹底檢查了一遍,尤其是需要長期接觸水的杯子、咬膠和洗澡玩具。

對於杯子來說,如果發現閥門接口處有黴菌,可以和產家聯繫換個新的替換閥。之後在使用時,一定要記得拆開每一個零件,清洗完畢後需要晾乾後再組裝。

清洗、晾乾,這兩個關鍵詞大家一定要謹記!

掌握杯子的正確清洗方法很關鍵,像我家發黴的這個杯子,我反思自己的確沒有每個組件都拆開清洗,所以才導致了黴菌的發生。

咬膠和洗澡玩具這些,可以看看是不是底部有洞,如果拿起來甩一甩就有水流出,那麼即使不打開也能蠻肯定的是,這些玩具裏面有黴菌的概率挺大的。

對於這些,我的個人建議是丟掉,替換新的。對於新的產品選擇,咬膠最好選擇沒有小洞的。而洗澡玩具除了選擇沒有小洞的,硬質塑料會更加安全。

對於加溼器來說,必須嚴格遵守清洗要求:

每天一次常規清潔:清空加溼器裏的剩餘的水,用流水沖洗儲水罐,擦乾底座然後重新灌乾淨的水;

每週一次大清潔:用白醋融化水垢,然後用清潔劑或者漂白劑徹底清潔整個部件;

收起來前:像每週那樣進行一次徹底清潔,徹底擦乾後再收起來;

使用前:每年冬季重新使用前,仍然需要進行一次徹底清潔。

爲了寶寶和全家的呼吸健康,大家千萬不要犯懶,一定要記得再貴的加溼器,如果不定期清潔,也是細菌滋生的溫牀。

千萬記得每天清洗時,需要把底部的積水倒掉

這就是我們今早發生的事情,第一時間打下來,希望給更多朋友提個醒。大家一定要記得去徹查一下家裏的這個健康隱患。

你遇到過玩具用品發黴的情況嗎?你是如何處理的?

歡迎留言和我分享哦

大J叨叨叨

我從上週開始就出現了頭疼、嗓子疼、流鼻涕、時不時打噴嚏。隊友去年開始就出現這些症狀,當時一直以爲是感冒,結果一直沒好,去查了才發現是過敏。不知道爲什麼這邊有個說法,說中國人來美國5年還是7年,到了春季就會出現過敏。我去年還笑他這是“僞科學”,今年我比他還提前先中招了。這幾天都無法錄音了,約了週二去看醫生,希望儘快好起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