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說漫畫版的話,哆啦A夢的短篇故事的表現手法較多元也比較令人動容的都是初期占居多

靜香的狗死掉、大雄與奶奶的相會、大雄父母年輕時的過去、落魄的小說作家、解決同學的住家狹窄和表情難看等困擾、戰時叔叔和大象的友情,此外還有很多地方出去探險的篇幅等等,印象深刻的程度一點都不亞於後來的大長篇

說說哆啦A夢本身,一開始他的形象是非常立體的,不但舌毒當面說大雄的壞話、愛上玩具貓沒經過同意直接搶走、只因口渴擅自打開哆啦美為大雄順利遠足吸走烏雲的道具、在大雄訴苦話沒說完衝動找人算帳、更曾徒手痛扁胖虎,更別提看到老鼠就立刻拋出有殺傷力的炸彈,這與往後言行謹慎、苦口婆心、明辨是非的正面形象相差十萬八千里

除了哆啦A夢,大雄早期和後期也有差異,雖然同樣有無能、懶惰和濫用道具的描寫,但射擊、翻花繩和本性善良不用多說,看過早期篇幅的應該知道,大雄親自下棋贏過小夫、將多顆花生拋起一口氣吃掉、為了找到恐龍自己看書找資料、獨自一人到海底冒險等等

雖說濫用道具在早期篇幅也很常見,不過大多數是因為不知情以為是普通物品,或想要嘗試研究東西而導致,跟後期為了貪小便宜或惡作劇而濫用是不同層次的,更別提大雄使用電腦鉛筆、惡魔護照、獨裁者按鈕等作弊和危險道具時,曾因良心不安而收手或收拾殘局

可是到了後期,單元劇的焦點常常是刻意放大大雄的懶惰不知上進、拿道具作怪後也不反省而遭到懲罰,或其他惱人的人格刻划上,雖然漫畫版後期還是有不少令人動容的短篇以及大長篇故事的加持,不過就針對短篇來說整體素質反而有些下滑

換成動畫的話,大山版一、二代目故事還算溫和,然而後期幾季大多是再把角色的性格瑕疵放大,就算是重製的劇情,也有刻意把無心向學或待人無禮的毛病給強化,充滿惹人厭的氣息

此外大山版本里對小孩不友善的情節不是水田版能比的,像是回家沒打招呼就打人的正義警車;大雄上課拿錯課本媽媽就一段時間不給大雄好臉色看;大雄因道具失去平衡站不起來只能爬,老師撞見威脅大雄立正;大雄被胖虎小夫打的遍體鱗傷,回家媽媽看到只是要他洗澡;哆啦A夢讓大雄變成貓安慰媽媽,結果媽媽正責怪大雄沒回家,知情的哆啦A夢還幫媽媽說不給大雄吃晚飯等等

雖然說藤子F不二雄去世後的大山版動畫素質,多數人對此的評價並不差,相反的水田版和3D電影版反而遭人詬病,請問各位對此有何看法呢?


謝邀~

《哆啦A夢》在連載過程中的確是發生了不小的變化,不過至於變化是什麼,我可能有一些和題主不一樣的觀點。

首先讓我們明確一個問題:《哆啦A夢》的「前期」和「後期」究竟是哪個階段?

目前我還沒有找到比較權威的答案,按我個人的分法,《哆啦A夢》短篇大致可以分為5個時期,往下還可以細分:

  • 1970~1974:各方面十分不穩定的時期,73、74年左右大體確定了作品的風格
  • 1974~1976:重啟作品後的一段時期,畫風出現轉變
  • 1976~1983:開始重視靜香等女性形象、大雄與靜香的感情,作品題材多樣化
  • 1983~1986:重心逐漸轉移到大長篇,短篇在上一階段基礎上繼續發展
  • 1986~1991:藤子身體問題凸顯,最終短篇停止連載

題主說的比較模糊,沒有說明是將作品分成了「早、中、晚」三個時期還是僅僅劃分了兩個時期。而題主把《獨裁者按鈕》(1977)算作早期作品讓我很吃驚,因為那個時候《哆啦A夢》的風格已漸趨成熟。讓我們暫且作出這樣的劃分:

  • 1970~1976:早期
  • 1976~1983:中期
  • 1983~1991:晚期

其中中期和晚期統稱為後期。

當然這和題主說的前後期肯定有所不同,但也只能如此了。那麼,這幾個時期的作品基數分別是多少呢?

可見,收入45卷瓢蟲漫畫的短篇作品中,中期的作品最多,早期次之,晚期作品則相對較少。

那麼接下來,我們可以根據這種時期劃分一個個驗證題主的說法是否有道理。

在作品質量與多元性方面,早期確實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品,在後期找不到類似的風格。比如最催人淚下的《奶奶的故事》、直擊戰爭年代的《大象與叔叔》、《白百合一樣的女孩》……但我覺得,後期也有很多值得品味的所謂「神作」。

論感動,中期有《爸爸也撒嬌》(1977)、《那天那時那個不倒翁》(1978)、《蒲公英飛向天空》(1979)、《再見了,窗戶》(1978)、《呼喚精靈的手鐲》(1980)、《再見了!靜香》(1980)、《名人照射燈》(1980)、《大雄會消失嗎》(1981)、《失意的哆啦A夢》(1981)、《大雄的結婚前夜》(1981)、《回想起那激動的日子》(1982)、《試著說再見》(1983)、《一夜之間,柿子樹就結果了》(1983)等;晚期有《給哆啦A夢放假》(1984)、《胖妹的漫畫新作》(1990)等

論深度,中期有《還童機》(1977)、《獨裁者按鈕》(1977)、《做個好爸爸》(1977)、《臍氣帶來的舒暢感》(1979)、《20世紀的官老爺》(1980)、《龍宮裡的八天》(1980)、《大雄的地下王國》(1980)、《活的森林》(1981)等,晚期有《哈里的尾巴》(1984)、《咚鏘村的霍伊》(1984)、《身體互換的故事》(1985)、《人生之路是往左還是往右》(1985)等,另包括部分「感動」篇的作品。

論冒險,中期有《出走無人島》(1977)、《遠古漂流記》(1977)、《顛倒的行星》(1978)、《天棚頂上的宇宙戰爭》(1978)、《前進,大雄超人!》(1979)、《營救大雄敢死探險隊》(1980)、《航時機不見了!》(1980)、《名槍手大雄傳奇》(1980)、《寶星》(1980)、《南海的大冒險》(1980)、《騎上獨角獸》(1981)、《地藏菩薩》(1982)、《石器時代的旅館》(1982)等、晚期有《發現恐龍腳印》(1985)等,另包括部分「感動」、「深度」篇的作品。

另外後期還有一些風格、題材獨特而初期沒有的作品。除了上面所述的部分作品以外,包括但不限於:《女朋友名冊》(1978)、《配偶測試章》(1979)、《人體投影機》(1980)、《快來幫助我》(1979)、《超級特技片〈宇宙大魔神〉》(1979)、《胖妹的戀人=大雄》(1980)、《野犬「一郎」之國》(1980)、《異說俱樂部徽章》(1980)……本想一一列舉,卻發現實在太多,就至此為止吧。

因此,我覺得題主所說的「漫畫初期表現手法較多元且更令人動容」的說法是不夠客觀的。我也很喜歡初期的《奶奶的故事》、《大象與叔叔》等故事,它們的地位確實是無可取代的,我也很理解題主對初期作品的偏愛。但這並不妨礙我同時喜愛《大雄的結婚前夜》、《活的森林》等後期作品。我不知道算比例的話早期作品的感動故事會不會比後期高,但如果真的較高的話,不也很有可能恰恰是因為後期作品的多樣性增加了嗎?

再說哆啦A夢的形象,題主認為早期的哆啦A夢形象較為立體,而後期僅僅是「言行謹慎、苦口婆心、明辨是非的正面形象」。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說兩個小問題,「只因口渴擅自打開哆啦美為大雄順利遠足吸走烏雲的道具」應該不是出現在漫畫中的劇情。另外除了「毒舌」的一點,其餘幾點似乎都可以概括為「暴躁」或「急躁」,這對於題主說的「立體」可能是沒有太大的說服力的。

至於「毒舌」,日本有網友統計了哆啦A夢對大雄的毒舌回應,45卷中共計37次,早期16次,後期21次。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一統計只計入了大雄與哆啦A夢的一問一答,而哆啦A夢很多時候是大雄沒有說話就直接毒舌吐槽的。不過即使後期哆啦A夢真的毒舌較少,那也顯然稱不上「言行謹慎」了。

實際上,後期的哆啦A夢還做過這些與題主所說形象大不相同的事:

《好大的銅鑼燒》(1979)中一受誘惑就放棄原則,算不上「明辨是非」

《斷層視覺機》(1985)中想偷看靜香洗澡,一點都不「言行謹慎」

《戀愛中的哆啦A夢》(1982)中因為情敵出現而掏出了地球毀滅炸彈,和早期一樣暴躁

「苦口婆心」倒是真的,但我不覺得加入這一性格是件壞事。這一來是使《哆啦A夢》更具教育意義,二來也符合哆啦A夢保姆機器人的設定。

至於大雄的形象,我來試著給題主的早期事例找一個對應的後期事例:

「大雄親自下棋贏過小夫」(其實我不記得早期有這個情節了,麻煩題主給出具體篇目吧)——大雄和靜香玩遊戲贏了胖虎小夫(《宇宙探險遊戲棋》,1979),大雄玩撲克贏了靜香(《可怕的如願撲克》,1982)

「將多顆花生拋起一口氣吃掉」——0.93秒就能入睡(《天才睡眠家大雄》,1982)講真這倆都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吧……

「為了找到恐龍自己看書找資料」——為了使用魔法自己看書找資料(《魔法百科辭典》,1982)

「獨自一人到海底冒險」——獨自一人前往美國西部當保安官(《名槍手大雄傳奇》,1980)、獨自一人步行登月(《走到月球上去》,1981)

可以看見,每一點都能找到中期的對應情節,而晚期作品確實沒有。

而題主所說的濫用道具的現象確實是存在的,只是我不太明白濫用道具的情節增多與短篇故事「素質下滑」有什麼關係。我不認為多刻畫人物的缺點的作品就是低素質的。

題主僅僅是根據前後期作品的部分差異就認為前期短篇質量比後期更高,這是不夠嚴謹的。讓我們把眼界放寬廣一點,就能發現後期作品,包括晚期作品,在很多方面的優點是前期作品遠不能比的。論綜合素質一定是中期作品整體水平最高,晚期作品也很難說比早期差。

比如人物形象。之前我在文章 靜香的平凡與不平凡 中提到過,《男女交換物語》(1985)對靜香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使靜香真正意義上脫離了簡單的淑女形象,完全展現了她男孩子氣的一面。同時,作品也對造成這種現象的教育、社會認知原因作出了暗示。《看不見的保鏢》(1985)則表明她不是脫俗的完美女孩。再比如對胖妹的描繪也大多出現於晚期作品,《胖妹的漫畫新作》(1990)則終於表現了這個害羞女孩對哥哥的感激與愛。

而在作品內容方面,晚期作品也是一直高能,不斷拓展著《哆啦A夢》的廣度和深度。如《傑克、貝蒂和傑尼》(1990)就直截了當地引入了三角戀,《宇宙戰艦襲擊了大雄》(1990)中首次出現了微生物外星人,《動畫箱》(1985)讓孩子了解了動畫的製作過程……

價值觀方面,《把靜香搶回來》(1989)借出木杉之口說出了「家務事並不只是女性的專職」這樣的進步言論,在日本的大環境下來看十分有意義。

題主之所以認為前期的短篇質量高於後期(或晚期),拋開主觀喜好因素,我猜測可能有幾個原因:

1. 前期作品收入單行本時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實際上前期作品的整體質量被初期不少作品大大拉低,而45卷單行本中這些作品大都沒有收錄,保證了前期作品的質量。比如《愛妻胖妹》,哆啦A夢的三觀非常不正,想搞笑又讓人笑不起來。

2. 前期作品中的部分作品實在太優秀,大大提升了印象分。

3. 前期作品表現手法更加誇張,某些情況下顯得表現力更強。比如《可愛的貓咪》(1971)與《戀愛中的哆啦A夢》對比,前者給予了哆啦A夢、大雄更多表情動作上的刻畫。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哆啦A夢》的幽默感來源發生了變化,前期更看重這樣的搞笑元素。

4. 很多人最早接觸的漫畫都是早期作品,可能有一定情懷的因素。

5. 由於身體等原因,藤子晚期將創作重心放在了大長篇,短篇的素材一定程度上被大長篇擠占,尤其是冒險故事。

6. 到了晚期,《哆啦A夢》的提升空間已非常小,很難將作品畫出新意。比如《芭蕉扇的用途》(1985)和《強力神扇》(1976)在結尾處理上就有一定相似之處。

至於動畫方面的問題,就留給更了解的朋友來回答吧!

相關推廣

哆啦A夢的壁櫥 | 做高質量的《哆啦A夢》研究交流平台?

doracloset.com圖標哆啦A夢的壁櫥?

zhuanlan.zhihu.com圖標


前兩個回答已經論述了漫畫,我就不再贅述,單說大山版動畫。大山版動畫經歷漫長的26年播送,短篇故事變動劇烈頻繁,根據大山版短篇的變化脈絡,大致分為下列的三個階段:

早期(1979年~1981年):故事普遍簡短,時長一般為6~7分鐘,人物塑造單薄,人物形象未定型,人物的心理描寫相對簡略,大部分充斥搞笑、恐怖氣息。

中期(1981年~2002年):故事逐漸擴展,時長增長,人物形象愈加豐滿,短篇傾向多樣化,直至九十年代,原創故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故事風格與表現手法和原作格格不入。

後期(2002年~2005年):短篇邁入成熟期,敘事風格也定型,短篇多樣化,原創故事的水準質量提高。

題主所說的一、二代目故事應該指的是早期作品,對於早期作品,題主用「溫和」一詞來形容,原因可能是早期短篇相對遵循原作,對原作的改編幅度不大,加上又樸實無華,沒有增添所謂「對孩子不友善的情節」,才認為早期「溫和」。

雖然早期短篇多為簡短,敘述簡潔,沒有過多運用表現手法,平鋪直敘,但仍不缺乏出彩之作,譬如《奶奶的回憶》(前後篇,1979年)、《偽裝葉》(1979年)、《紅鞋女孩》(1979年)、《對窗口說再見》(1979年)、《大象與叔叔》(1980年)、《幸福的人魚公主》(1980年)、《爸爸也愛撒嬌》(1980年)、《森林是活的》(1981年)等作品,敘述質樸而又透出淡淡的溫情,大概是這些作品的一大特色吧。

題主認為的「放大角色的性格瑕疵」多出自中期(1981年~2002年),但這只是主觀因素,以偏概全,其實僅僅是用過多的筆墨來描繪人物性格的缺陷,襯托與之相對立的正面形象,但過於突顯性格瑕疵,而不是放大。就比如說《哆啦a夢的假日》(1985年),此集集中筆墨描繪大雄的自主獨立,展現了大雄對生命的憐憫之心,亦表現出胖虎、小夫大義凜然的一面。

題主列舉的「對孩子不友善的情節」的例子中,其中一例是關於正義警車的,出自原作《正義巡邏車》(1974年),收錄在《哆啦a夢plus》,還有大山版《代表正義的警車》(1990年),題主認為回家不打招呼挨打不合理,而指責大山版「對孩子不友善」,其實不完全是誤差,此集哆啦一再強調正義警車的「可怕」,拿道具的過程中也是躊躊躇躇。

而出現回家不打招呼被打的橋段,不是大山版的差錯。

這是原作的情節,大山版則是遵從原作,並非不合理。

題主對此羅列的最後一個例子,出自《動物轉世機器蛋》(1990年),這個例子來自此集的結尾,來看一下原作與大山版的差異。

大山版增添的台詞可能是增強喜劇效果,而非「對孩子不友善」,哆啦a夢的態度並不是不友善。

題主最後說,作者去世後,大山版的評價不差,但水田版卻遭詬病,對此,我認為理所當然,理由如下:

1.自作者去世後,大山版愈來愈多的原創故事應運而生,偏向故事多元化,原創故事開始大放異彩。而比較出色的故事有:《蝴蝶信》(1991年)、《迷你哆啦救助隊》(1997年)、《跑吧,大雄!機器人法院》(2000年)、《淳太》(2000年)、《回家青蛙》(2000年)、《諺語遊戲》(2000年)、《好事積分卡》(2001年)《任性時鐘》(2003年)等。

2.大山版的重置故事水平質量進一步提升。1998年~2002年的中篇附映均是選取原作的感人故事,在情節方面作了頗多的改動,卻使人物個性鮮明,故事感人肺腑,特別是營造氛圍方面。還有tv動畫,比如《試著說再見》(2004年),作畫優美而不失自然,催人淚下,善於運用事物來烘托情感。

3.大山原創劇場版的質量和製作水平極高,特別是《大雄與風之使者》和《大雄的貓狗時空傳》。這兩部是大山後期比較精彩絕倫的傑作,畫風方面,人物線條柔和,場景有立體感,色調鮮艷多彩;劇情方面,跌宕起伏,節奏拿捏得到位,結尾催人淚下。

總結

大山版這26年來的短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質量步步高升,但因為水田的接替,這種獨具一格的風格無法延續下去。

本人不熟悉水田版,所以請了解水田版的用戶能回答。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太大了,囊括好多內容……要回答不是很容易。

關於前期後期的劃分就是個很模糊的話題。我個人的分法是短篇1970~1974是前期,1975~1980是中期,1980以後是後期。

前期和中期的劃分其實比較模糊,1974年我是取的第一本哆啦A夢單行本的刊行日期,此外這一年也是藤子希望哆啦A夢完結而後又再度重啟的年份。或許再細分還能分出個1970~1971的最早期,總之前期的風格一直是逐漸變化,我認為是直到1975年基本上開始穩定。

1980作為中期和後期的劃分就是以大山電視動畫開始播放,以及大長篇啟動作為分隔了。另外出木杉的出場也是在79年,也可以視作中期和後期劃分的一個標誌。

1980年後沒有再分,主要是因為1986年以後由於作者身體原因,連載開始出現中斷情況,而90年以後短篇創作更是極少,所以80年以後創作的一併歸入後期。

關於感動故事的部分,這部分比較容易總結(因為印象深刻的感動故事比較容易枚舉出來),姑且先將我印象中的這些讓人動容的故事列在下面。(當然因為是個人的印象枚舉所以必然會有缺漏)

《對奶奶的回憶》1970年小學三年生

《小白,復活吧》1971年小學二年生

《重力油漆》1972年小學三年生

《我出生的那一天》1972年小學四年生

《大象與叔叔》1973年小學三年生

《狼一家》1973年小學三年生

《一輩子一次的一百分》1973年小學六年生

《再見,哆啦A夢》1974年小學三年生

《交換媽媽》1974年小學五年生

《颱風的孩子》1974年小學二年生

《紅鞋的女孩》1974年小學六年生

《舌相神算》1975年小學六年生

《做個好爸爸》1977年小學六年生

《人生重來機》1977年小學四年生

《獨裁按鈕》1977年小學四年生

《爸爸也撒嬌》1977年小學六年生

《變身樹葉》1978年小學六年生

《那年那時那個不倒翁》1978年小學六年生

《宇宙泰山》1978年小學五年生

《對窗戶說再見》1978年小學四年生

《心靈香水》1979年小學一年生

《蒲公英飛向天空》1979年電視君

《自製機器人大暴走》1980年小學三年生

《呼喚精靈的手鐲》1980年小學三年生

《野狗阿一的國家》1980年小學六年生

《再見了,靜香》1980年小學六年生

《有生命的森林》1981年電視君

《羽蟻的行蹤》1981年小學五年生

《大雄的結婚前夜》1981年小學六年生

《燕子大雄》1981年小學六年生

《想起那一天的感動》1982年小學六年生

《野生寵物小屋》1983年電視君

《試著說再見》1983年電視君

《再見,樹小子》1984年小學四年生

《哆啦A夢的假日》1984年小學五年生

《45年後》1985年小學六年生

總的來說,後期讓人印象深刻的感動故事總數來看的確似乎沒有前期和中期加起來多。

關於大雄對於哆啦A夢道具的惡行劇情,這個要統計是否後期變多,工程量真的有點大……

不過因為很多大雄的惡行是和出木杉相關,而這部分故事一定是發生在哆啦A夢後期的,所以這麼考慮或許也不是沒有道理……

關於大雄的一些前期非廢柴描寫,有些是早期大雄對於其擅長的事物沒有做好嚴格的設定所致,也有一些是哆啦美的故事,原則上來說,其實前期塑造的哆啦美故事中的大雄和哆啦A夢故事中的大雄不是一個人,只是後來合併了……所以這個比較複雜。

哆啦A夢的形象無疑早期和中後期相比是有一次大改變的,而且這也和大雄和哆啦A夢之間地位關係的變化有關。

但總之由於那個大雄的惡行部分要整理真的花時間太多,總之我假裝對這部分問題占坑,不過很有可能是填不上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