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中,如來佛又稱如來佛祖,是最高階的佛。那麼,《西遊記》中的如來佛,在佛界又是一個什麼佛呢?

1、《西遊記》中三大佛祖之一

在《西遊記》中,出現過了三個“佛祖”,分別爲“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如來佛;“未來佛”——彌勒佛。這可能是受“漢傳佛教”的影響。

自佛教由古印度——天竺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國本土宗教的影響和滲透,從而產生一些變化和發展。在漢傳佛教裏,“佛”分爲“過去”的佛——燃燈古佛;“現在”的佛——如來佛;“未來“的佛——彌勒佛。

2、“佛”的十種稱號之一

其實,所謂“佛”有十種德號或稱號,“如來”只是其中之一。它們分別是:

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成正覺;

應供:應該受到人和天的供養;

正遍知:全面地、真正地知道一切佛法;

悉知三明:宿命、天眼、漏盡和五行(聖、梵、天、嬰兒、病);

善逝:非常自在地入於涅盤;

世間解:能瞭解世間的一切事理;

無上士:至高無上之士;

調御丈夫:能調整治理修行方法的大丈夫;

天人師:佛是一切天和人的導師;

佛世尊:佛應該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

佛無量劫修行、證無上覺,所得的十種德號、稱號、名稱、或頭銜,概括地代表佛的十種功德威力。

也許有人會問:佛爲何有這麼多稱號?答:因爲佛的法身功德無量,故其號實亦無量,這十號亦是檢其要者,略而稱之而己。

西遊記中的如來佛究竟是個什麼佛?

3、“如來”即是“佛”

在佛教中,“佛”是佛陀的簡稱,佛陀是自覺覺他覺滿或無上正遍知覺的意思,修行到所有功德都圓滿。

“如”,在佛經中稱真如,就是絕對真理;“如來”,是說佛是掌握着絕對真理來到世上說法以普渡衆生的聖者。

因而,“如來佛”是受《西遊記》的影響而訛傳成一個人,實際上是佛的十種稱呼之一。“如來”即是“佛”,“如來”和“佛”實際是一個意思。

比如稱釋迦牟尼佛或稱釋迦牟尼如來,都是一樣的。但稱釋迦牟尼爲如來佛就錯了。因爲如來和佛同是一切佛的通稱,並不說明是某佛,正像稱人爲先生閣下不能說明是某人一樣。

“如來”即是“佛”

4、如來佛是個什麼佛

“如來”的梵文是“多陀阿伽陀”Tathāgata,其意義爲:乘“真如”之道“來”。

《成實論》雲:“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佛與衆生皆具足真如之性。然唯有佛是實證此真如之性者。因己親證此真如之性,所以方可乘此真如之性而來此世問。

然而,因是乘真如之性而來,故實“無來”;雖“無來”而現“有來”。這一點很容易使一般人困惑,故我再進一步解說:因爲佛是乘真如之道而來,然而真如之性是無來無去的;故如來乘真如之道而來,即實無來;“性”上雖無來,而“相”上仍現有來。

“如來”乃代表佛之大智大悲:如來以依真如之性而“實無來無去”,這是佛自證境界的“大智”。而佛“現有來”則是佛的“大悲”。

佛以大悲而現於世,度化衆生。

是故如來之來去,實如鏡中花、如水中月,雖無來而亦現有來相(猶如鏡中雖實無花,而現有花相;水中雖實無月,而現有月相。鏡中花、水中月之體,了不可得,不得謂有,亦不得謂無,離於有無,絕一切名言思議,是即如來法身);以爲成就一切衆生故,起於大悲,而現有來去之相。

是故爲佛弟子,應生如是信解,謂如來已證入真如不生不滅、實無來去之本性,而能依於無盡大悲本願,爲諸衆生現於來去,故得號爲“如來”,此即一切佛果功德之總體(或總號),亦是佛之究竟大乘密語密義之所在。

無量佛之本、跡,悲、智,盡攝其中。若了佛之本懷,即通佛心宗,即真佛子,從佛口出,從法化生,決定大乘,無復魔事。

這些都是佛教教義上說的,可能越說越講越糊塗。但總而言之,如來佛就是這樣一個佛。

5、如來佛是釋迦牟尼嗎

再說一遍,如來就是佛,釋迦如來就是釋迦佛。

不應該把釋迦牟尼佛稱爲如來佛,如來是一個稱號,佛也是一個稱號,把兩個稱號合起來,仍然等於兩個名稱。

稱如來佛的原因,是看了《西遊記》的關係。

你說寫《西遊記》的人對佛法不懂吧,頓頓看他很懂,尤其是《西遊記》裏寫的詩詞,法義還很深呢。爲什麼會搞出這個笑話來?

頓頓想他是故意把釋迦佛的名字隱掉,因爲它是一部神話小說,怕人們喫飽了在飯後談起《西遊記》來,把釋迦佛的名字隨隨便便作爲談笑的資料,不恭敬,所以《西遊記》沒有把釋迦佛的名字說出來,故意說了一個如來佛,沒有名字,就等於沒有這尊佛。

我們應該懂得,千萬不能稱如來佛,世俗人的這種錯誤已經難以挽回,我們自身就不能夠再投入進去。

編輯:頓頓 文/圖:來源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