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記者 徐佳 實習生 陳澤豐

上市首年豪派24.6億現金,煙用香精龍頭企業華寶股份(300741.SZ)大手筆分紅引發熱議。

前晚華寶股份披露2018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9億,同比減少1.3%;淨利潤11.76億,同比增長2.41%。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儘管上市剛滿一年,但這已經是華寶股份連續第四年營收下滑。相較於2014年巔峯時期的業績,去年公司營收淨利潤整體下降32.4%、24.2%。

業績表現並不亮眼,華寶股份一份高比例分紅預案博得眼球。華寶股份擬10派40元(含稅),合計派送現金24.63億元。此次分紅總金額爲公司2018年全年淨利潤的2.09倍,佔公司期末淨資產的27.4%,佔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潤總額的97.91%。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手筆分紅,華寶股份第一大股東華烽國際將獲得19.97億元現金分紅。

在去年IPO還使用6.48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的情況下,華寶股份此番操作很快引起監管部門關注。昨日深交所對華寶股份下發關注函。

3月13日晚間,華寶股份方面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剔除煙用原料波動及剝離影響,公司主業收入基本保持平穩。公司此次分配的是上市前的未分配利潤,符合相關規定。

營業收入連續四年下滑

3月12日晚間,華寶股份披露上市首年業績報告,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9億,同比減少1.3%;淨利潤11.76億,同比增長2.41%。截至報告期末,華寶股份資產總額達96.27億,負債總額僅5.26億,資產負債率5.46%。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被市場稱作“煙用香精之王”的華寶股份於2018年3月1日在深市創業板掛牌,但從財務數據來看,華寶股份近年來業績表現平平。

2014年至2017年,華寶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7.92億、26.15億、21.98億,同比減少13.01%、6.33%、15.96%;淨利潤分別爲13.27億、12.63億、11.48億,同比減少14.59%、4.77%、9.13%。

在2018年淨利潤止跌的情況下,華寶股份去年營收淨利潤相較於2014年巔峯時期32.09億、15.53億,整體仍下滑32.4%、24.2%。

對此,華寶股份表示營收逐年下降主要受到煙用原料波動及其剝離的影響,剔除該因素後,公司收入整體基本保持平穩。

同花順數據顯示,華寶股份2014年至2018年整體銷售毛利率分別爲73.82%、72.98%、73.93%、78.44%、77.64%,淨利率分別爲50.68%、49.4%、48.84%、53.08%、55.03%。

受益於香精行業本身壁壘優勢和菸草行業高毛利率特徵,華寶股份毛利率和淨利率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司淨利潤含金量卻有所下滑。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華寶股份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爲7.61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5.55%。公司表示主要因年初應收款餘額低於上年同期年初,導致回款金額比上年同期下降,同時本期採購額增加,支付採購款項增加。

與此同時,華寶股份發佈的2018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6320萬元至30475萬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增長-5%至10%,基本保持穩定。

上市首年分紅24.6億收關注函

相對於並不亮眼的業績,華寶股份大規模分紅方案在資本市場掀起了不小的風浪。

根據分紅預案,華寶股份擬以公司2018年末總股本61588萬股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40元(含稅)現金股利,共計派送現金24.63億元(含稅)。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18年末,華寶股份累計未分配利潤爲34.31億元,母公司累計可供股東分配的利潤爲25.16億元。本次分紅總金額佔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總額的97.91%,爲2018年公司淨利潤的2.09倍,佔公司期末淨資產的比例達到27.4%。

以3月12日華寶股份收盤價37.88元/股計算,此次分紅的股息率約爲10.5%。

在此次分紅盛宴中,華寶股份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將成爲最大的受益者。截至2018年末,華寶股份第一大股東華烽國際持股比例高達81.1%,以此計算將獲得19.97億元現金分紅。

此外,在2017年年報中,華寶股份也曾推出10派2的現金分紅方案,共計派送現金1.23億元,華烽國際分紅所得近億元。

然而,昨日上午公司就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深交所首先對華寶股份高比例分紅是否會影響公司運營展開問詢。招股書顯示,華寶股份擬使用6.48億元IPO募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但上市當年就進行高比例分紅。

深交所要求公司補充說明此次分紅的具體原因,是否會對公司的可持續經營造成影響,與招股書中披露的募集資金補流的必要性是否前後矛盾,是否存在將募集資金間接用於利潤分配的情形,以及對公司資產負債結構的影響等。

值得一提的是,年報顯示,募集資金三個項目投資進度分別爲7.04%、2.06%、0.11%,客觀天氣因素影響了項目投資進度。對此,監管部門要求公司說明是否採取相關措施來應對募投項目進展緩慢的情況,募投項目的可行性和實施計劃是否發生重大變化,能否按計劃達到可使用狀態。

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控股股東、董監高、5%以上股東等近期是否存在減持計劃,公司籌劃本次利潤分配事項是否存在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