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背景: 郭靖所處的時代,正是南宋末年的亂世,北國金人之患剛剛去除,蒙古鐵蹄開始野蠻侵略,前有靖康之難,岳飛冤死風波亭,在精忠報國的傳統思想下,身為宋人,自然而然的就要保家衛國,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郭靖自然不能例外。

2、襄陽的戰略地位: 南宋之所以要死守襄陽,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襄陽是京湖戰區的門戶,而京湖戰區連接著兩淮戰區和四川戰區,可謂天下之脊,回顧歷史,北方政權揮軍南下,無一例外先要攻擊襄陽。

3、故事情節和歷史趨勢: 金庸先生要塑造「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英雄形象,最好的結局莫過於讓英雄為國為民而戰死,而這時的南宋氣數已盡,忽必烈稱帝後建立元朝,揮軍南下,郭靖卻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堅守襄陽五年,在絕對實力面前,也無力回天。襄陽城破後,郭靖夫婦沒有被俘,也沒有逃走,而是一起壯烈殉國,貫徹了他一生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高尚節操。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在《神鵰俠侶》中,郭靖和黃蓉夫婦守護襄陽三十多年,最終寡不敵眾,襄陽城被元軍攻破,郭靖夫婦也戰死沙場。畢竟這只是小說,一來是彰顯郭靖夫婦的「大俠」精神,二來說明襄陽城市的重要性。


根據歷史記載元軍當時用了六年時間攻破襄陽,然後用時兩年滅了南宋。由此可見襄陽城地理位置和軍事位置的重要性。襄陽城前有襄水後有漢水,易守難攻。但是如果想迅速滅掉南宋,襄陽是必經之地,一旦襄陽失手,元軍即可沿長江順流而下,直搗臨安。


自從蒙古大軍統一北方以後,南宋就註定逃脫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其實元軍對進攻南宋的計劃剛開始是沿著長江一路從西向東,逐個擊破的策略,但是由於南宋奸臣當道,很對大臣對朝廷很不滿意,所以投奔了元軍。繞過山城,直接進攻襄陽就是南宋叛將劉整給忽必烈獻的計策。


元軍進攻襄陽,南宋卻沒有引起重視,一是認為襄陽城易守難攻;二是沒有意識到襄陽城的重要性以及失守帶來的後果。反而是郭靖夫婦這樣的武林人士,提前意識到了襄陽城的重要性,所以二人召集天下武林人士來積極救援防守。


歷史中襄陽守將是呂文煥,此人還是很有將帥之才的,他不但積極加強防守,而且四處求援,可惜其他人並不能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就算是有些來參與救援,也被元軍的外圍軍隊給打敗,最終在元軍炮火的猛烈進攻之下,孤立無援的守將呂文煥開城投降。


元軍佔領襄陽,就等於打開了南宋長江中游的門戶,同時也加速了南宋王朝的滅亡。金庸大師之所以圍繞著襄陽之戰寫下了《神鵰俠侶》這部小說,一來是突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壯舉,二來也說明了襄陽城歷史軍事位置的重要。


我們從神鵰俠侶中很難看到襄陽究竟有多重要,但是留個心眼就會發現,最後一戰郭靖楊過打退蒙古兵,蒙古之後數年沒有來犯,而不是繞道其他地方進取南宋,神鵰俠侶才得以結局。

當然這是小說,實際上讀過三國就能親身體會襄陽的重要性,襄陽在三國時期與荊州等同屬荊襄九郡,因為荊州與襄陽相隔不遠,加之歷史的變遷荊州和襄陽的城池變化,我們暫且將襄陽的重要性用荊州來借代。

荊州在三國時期成為三國必爭之地,蜀漢還為荊州搭上了關羽的性命,周瑜也是因為荊州病故身亡,而關羽水淹七軍也是為了抵擋魏國來犯。那時的荊州正好處於三國的前沿陣地,所以誰都想要,蜀漢失了荊州,日後也只能六出祁山繞道甘肅攻魏,可見一座城池對局勢的影響有多大。

郭靖鎮守襄陽之時,蒙古已經佔領關中,為什麼不繞道甘肅,或者翻越秦巴從巴蜀進攻,不也是因為路途遙遠道路崎嶇,不宜行軍嗎?

雖然蒙古也越過河西走廊,吞併吐蕃,取了大理,但那費的勁恐怕只有蒙古自己知道。蒙古不遺餘力的進攻襄陽自然算過這筆賬。

事實也證明了襄陽的戰略意義,後來的蒙古攻破襄陽後便長驅直入,直搗臨安只用了兩年時間,可想而知,襄陽的固守給南宋帶來了幾年十幾年的和平。

足見,襄陽乃戰略要地!


從三國隆中對中我們便可知,諸葛亮認為荊襄之地乃是匡扶漢室的根基所在。原因在於荊襄之地西通巴蜀,東連江浙,北上中原,南達兩廣。自古以來便是富饒之地及華夏的領土的戰略隘口。

其次,到南宋時期,朝廷偏安一禹,北有蒙古,西有土蕃、西夏,南有大理。而蒙古要的不僅僅是南宋領土,還有大理、土蕃等國。荊襄作為版圖隘口,自然戰略地位更為重要。

攻下襄陽,荊襄大地唾手可得,也可切斷南宋與巴蜀的聯繫佔領巴蜀之地。從襄陽再到南宋臨安都是長將中下游平原地區,無天險可守,南宋朝廷已為囊中之物。其次,川藏路自古便是入藏的要道,攻下襄陽,佔領巴蜀,進而可向土蕃、大理等國進軍。

那麼襄陽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這也是為什麼蒙古會多次集重兵攻打襄陽的原因


謝謝邀請。

荊襄地帶在版圖上來看屬於天元位置,天元是圍棋術語,也就是整個棋局的中心。

邊角的星點,北方的金國已經拔除,權當蒙元換掉金國而已,但天元被南宋牢牢把控,南宋在南邊的星位也經營百年,配合天元成為一個牢不可破的強勢,連金國都奈何不了南宋,所以欲滅南宋必取天元--襄陽。

因此郭靖鎮守的襄陽不丟,南宋的大勢不弱,蒙元奈何不得。

所以之後的忽必烈改變打法,沿西南而下,降服吐蕃,奪大理,獲得另一側的星位,這才有了奪取天元的資本。

附註:郭靖只是小說人物,真正浴血奮戰的是鎮守襄陽的將士,呵呵,呂文煥也算是一個歷史的衰將。


金庸憑想像虛構的人物與故事情節竟成了襄樊自己驕傲的資源!在城市花錢塑像,編寫名人傳…丟人不?!


襄陽城來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南北通達,又臨巴蜀,物產豐富。金兵入關,生靈塗炭,身為武功蓋世的郭靖,身懷降龍十八掌,俠肝義膽,當然要保住襄陽城,一旦襄陽被攻破,就等於國破家亡。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襄陽城破應該是南宋就滅亡了


他是大俠,必須俠義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