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学年学科能力测验结束,考生,家长,陪考,师大附中,大学学测,升学压力,青少年。(图/记者李毓康摄)

▲108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26日画下句点。(图/记者李毓康摄)

文/大学招联会公共事务经理徐菁穗

108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全国约有13.8万名考生上场应试,昨(26日)下午考完自然科后画下句点,2月25日公布学测成绩后,考生可凭学测成绩进行个人申请,通过第一阶段筛选后,准备第二阶段指定项目甄试。

多数学系在二阶审查资料项目,要求考生上传的资料包括了自传(学生自述)以及读书计划(含申请动机)等,历来许多考生会利用寒假期间思考与著手准备,提醒您有几个撇步:1、找出特色与学系的关联性!2、别再抄了!3、别再提了!

别再抄了!学长姐的自传 不是你的自传 当然无法打动评审

学测考科有标准答案,但是,自传、读书计划怎么写才能获得评审老师青睐?可没有标准答案。

各校系二阶的审查老师,经验丰富,常能轻易找出「某高中版」、「某校STYLE」的自传与读书计划。高中校园常有优秀学长姊的「范本」「一代传一代」,学弟妹们误以为依样画葫芦,殊不知犯了大忌。

若照学测级分申请6校系、或一份自传同时申请6个学系…..不符合申请入学的精神、审查老师无法从众多「千篇一律」的自传中找到挑选「你」的理由。

▲▼大学学测登场,考生准备应试。大考,考试,学测,指考。(图/记者林敬旻摄)

▲招联会提醒考生,备审资料3撇步。(图/记者林敬旻摄)

高中时期为主  从国小、国中的流水帐 别再提!

自传主要在呈现个人成长及学习过程中的特殊性,不是全盘交代身家背景。大学端常反映,或许学生可能对自己的未来还懵懂、不清楚,所以从「国小」阶段开始的奖状、「丰功伟绩」全部上传,每个学系动辄上数百个学生申请,评审老师要看的是「高中时期」的表现,与学系之间的关联,所以国中小时期的伟绩若是具有相当的特殊性且与申请校系的动机有其一贯的脉络,就可以列出来,否则别只记流水帐有什么就上传什么。

▲▼大学学测登场,考生准备应试。大考,考试,学测,指考。(图/记者林敬旻摄)

▲招联会认为,好的自传重点不是字数多,能呈现个人的特色、动机才是大学真正想看到的内容。(图/记者林敬旻摄)

个人特色与动机 才是大学想看的

个人申请管道的精神著重于「适性」,希望学生选择真正想要念、有兴趣的校系,所以学系希望从自传、读书计划中找到合适的学生。

学生务必要呈现出「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校系?」「我在高中阶段做了哪些准备?改变?促使我去准备申请这个校系?」。

提醒考生在准备自传的时候,应该是真正去检视自己,高中三年的变化,以及这样的改变与未来申请的校系之间有什么关系。

个人申请要看的是「高中时期」的学习历程,建议考生想要打动评审委员,至少要做些功课,查询理想校系的网页,包括老师研究的领域、念这个系是在学什么?未来的发展是做什么?自己的志趣与生涯规划与申请的校系有何关联?若能发展出客制化的读书计划,「丰功伟业」则有系统、以表格化的方式呈现,有助于评审老师很快、简单的认识你。

一份好的自传重点绝对不是字数多,能呈现个人的特色、动机才是大学真正想看到的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