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小說中都有對各種毒物的描寫,尤其是五毒:蜈蚣,蠍子,壁虎,蟾蜍,和毒蛇。這五種東西都有很強的毒性,所以我們一般都會躲的遠遠的,要是被咬傷一口,疼上半天不說,還有可能會丟了性命。不過在一些農村地區,這些東西卻實在是防不住,尤其是一些南方地區。

爲了對付這幾種毒物,很多地方的人就會選擇養一隻大公雞。大公雞不懼怕這些毒物,這樣的情節同樣在很多作品中出現過,比如說“怒晴湘西”裏面就會借“百毒不侵”的大公雞去幫忙。可是,它爲什麼不懼怕這些毒物呢?這其中有什麼原理?首先就是公雞本身的戰鬥力很強。五毒大多都都爬行的,剛好就是雞最喜歡喫的一種東西。而雞的喙是一個獨特的構造,剛好就是用來對付這些蟲子的。還有就是它們的腳掌上有一層厚厚的皮,尋常毒物根本就穿不透。

而且它們的嘴巴也很尖,一啄一個準,所以那些蟲子爬的再快也躲不過。在公雞面前,這些毒物就像是撒在地上的小餅乾,一口一個,完全沒有“中毒”這個概念。而公雞喫下去它們不會中毒,也是由它內部的消化構造決定的。

毒物的毒性必須要進入血液中才能發揮作用。而公雞把它們喫下去之後,會先經過自己的肝臟來排毒,根本摻和不到血液中去。這毒性最後就會被化解,造不成什麼傷害。所以說,不管這五毒再怎麼厲害,只要它還是在地上爬的小蟲,就永遠都只能成爲公雞口中嘎嘣脆的小點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