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

過去5年時間,小米集團年度營收,從300億元做到1749億元,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雷軍開創的小米模式,已經用5年6倍的增長,證明瞭其可行性。

同期來看,格力電器的營收,從1200億元跨越到2000億元,雖然增速低於小米,但對格力電器這種「巨無霸」來說,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正因如此,格力電器在A股市場可以說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格力電器股價周線圖,2013年12月至今)

過去5年,雷軍與董明珠的「10億賭約」一直備受關注。在我看來,結果並不重要,關鍵的問題是,這兩位企業家,通過這樣一個充滿「賭氣」性質的話題,帶領各自的企業,不斷成長、壯大。這纔是對中國企業界最大的紅利。

試想一下,如果在晶元、食品、醫藥、5G等更多的領域有更多像小米這樣的公司,敢於去挑戰各自行業龍頭公司的地位,在良性競爭的軌道上,不斷朝著目標前行。即使最後輸掉「賭約」,那又何妨?有這麼多優秀的公司,中國經濟的底氣顯然將更足,中國企業家在國際社會的話語權也將更加強大。你說呢?

回到小米一季度營收超越格力電器這個話題,我想說的是,一個季度的超越,並不意味著永遠的超越。小米和格力,是兩種不同商業模式的公司,單純的比較營收,也沒有多大可借鑒性。無論是小米的粉絲,還是格力的投資者,我們無非都希望這兩家公司,能夠保持目前增速,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你說呢?


家電業狼來了,而小米就是那隻狼。

格力贏得終極賭注,董小姐是真的拚命過,賭注結束之後,稍微鬆懈一下數據就難看多了。有網友評論說第一季度是格力的淡季,輸了很正常,那我們拉到去年、前年來看,第一季度格力與小米的比拼都是贏的,唯獨今年輸了。

有三點原因:

1、為了贏賭局,衝上2000億,2018年壓庫存太狠了。所以第一季度,經銷商去庫存纔是最重要的,不然資金鏈一斷,玩完。

2、房地產不行,2019年的房地產比2018年還慘,城市稍微漲點價就被住建委點名,一城一策確實把準了城市執政者的七寸,錢還是沒有位置重要。房地產不行,空調受了大影響,不裝修肯定裝空調的就少了。

3、互聯網衝擊厲害,奧克斯、小米都是互聯網賣空調的主力,線下都不開店,成本又低,經銷渠道成本基本沒有,搶佔了不少格力的市場。

小米空調、彩電的熱銷對家電業衝擊非常大,說是未來十年格局變化的起點也不為過。未來究竟誰主沉浮真的很難說。


這樣的賭局,其實不是賭博,而是在賭一囗氣。雙方都願意的賭局,輸贏很重要,不是10億就完事,而是關係到企業的發展情況,在沒有中間裁判的情況下,全靠雙方自行公佈財務數據判斷輸贏,當然也不存在數據的參假,但董明珠的小聰明遠勝正直的雷軍,她把貨全壓在零售商店,也算在財務數據裡面,造成今年的生意平平,小米與格力Q1財報發布,格力讓小米遠遠甩在後面,這種差距也太大,太明顯了,什麼是真金白銀,大家一目瞭然,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科技創新的潮流產品遠贏傳統產品,人們的生活不再是溫飽就能滿足,更關注的還有精神享受!


一個人的品德,個性,信用如何,賭一次博,飲一回酒,借一次錢,就會一目瞭然。

願賭服輸,輸了就要兌現。

賴賬就是沒賭德,一個人沒誠信,不認賬,以後沒人同你玩。

如果不服,首先要付清賭賬,然後再來一把,否則,全屬無聊,胡扯。


你們都沒發現人家配合得多默契。??


2010年世界盃決賽西班牙1:0荷蘭,2014年小組賽荷蘭5:1暴打西班牙,所以荷蘭才應該是世界冠軍,西班牙只是一時靠運氣贏了,過幾年就原形畢露了,是這個說法嗎?


談論這樣的賭局沒有什麼現實意義!

要是真賭,那好,煩請雷軍先兌現承諾,支付10億再說!

言歸正傳,一季度格力空調銷售應該是淡季,而小米從去年下半年一直在調整戰略;現在又是5G時代,都在搞AI+IOT佈局,小米沒有進步,真是沒臉混了!

這幾天的貿易戰,大家都看到了,如果小米不注重研發,充實自己,這次的貿易戰,美國人不找你小米,下次貿易戰來臨,找到你了,你發展得再好,人家一棒子就把你打回原形,這是完全可能的!

醒醒吧!

這種虛假的數字遊戲比較,有用嗎?

國人都說樓市泡沫經濟,資金都進了房地產,成就了多少地產富豪;回頭看科技產業,都說自己這個原創 ,那個黑科技的……

可是看看外貿戰場,偌大的中國,當貿易戰來臨時,能和特靠譜打的(哪怕是一個回合)有幾個公司。

特靠譜這幾天是在點將啊,一邊點名,一邊調戲你!

中國現在不缺什麼房地產大亨 ,不缺互聯網大亨!

(BAT怎樣,特不靠譜看都不看你一眼),中國需要的是自主研發,有實力的高科技公司!

所以,比較這個數字,沒意義,就是茶餘飯後的一個笑料而已!

清醒一下吧!


很奇怪,一個攢機商為什麼喜歡譏諷與嘲笑傳統製造和研究創新的代表。


格力財報參雜了人為痕跡。


你家空調兩年換一臺?這樣都還輸了還有什麼話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