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公佈了一則通告,公佈了車企在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期間,所生產汽車上主動剎車的裝配率情況。

  報告中提到,此期間生產的汽車有近一半配置有主動剎車系統,與IIHS在2017年發佈的統計數據相比,提高了1/6。而在20家車企主動剎車配置率的排名名單中,可以看到的是:特斯拉是唯一在旗下所有車型100%配置主動剎車的車企,而捷豹路虎是唯一一個在此期間內,生產的所有在美車型都沒有配置該系統的車企。

  而公告中也指出,列表中的20家車企都同意,到2022年將會把主動剎車系統列爲美版車型的標準配置,確保99%以上的車型都將搭載主動剎車系統。IIHS協會作爲世界安全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向都是汽車安全領域的導向標,此番衆車企的承諾無非預示着主動剎車系統又成爲了美國汽車安全配置中的一項必裝配置。

  每當筆者看到類似某安全配置在國外成爲車輛標配時,內心活動就如同上圖一般,只剩下了羨慕與嫉妒。衆所周知,目前我們購車時考慮的主要因素,無非就價位和安全性,但是由於國內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成熟,讓很多國際車型進入中國之後,爲了進行成本壓縮,將很多在國外因爲法規標配的安全配置進行減配,有些配置還可以加錢進行選裝,而有一些則是整個消失在中國版車型之中:

  車身穩定系統【ESP】

  作爲ABS剎車防抱死系統和電子限滑系統的綜合體,車身穩定系統在車輛遇到極限情況時,能夠利用對剎車的系統幹預,提升車輛的穩定性並提高車輛的安全性。在美國與加拿大地區,已於2011年9月出臺了針對該配置的強制安裝規定;歐盟也於2014年11月起,規定車重3.5噸以下的車型必須安裝ESP。而我國對此係統並無具體相關規定,雖然近年來不少車企都開始對車型進行配置,但是仍有不少低價位的親民車型未搭載此係統。

  胎壓監測系統【TPMS】

  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爆胎,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而胎壓監測系統便是一種能夠實時監測輪胎健康狀況的系統,雖然有多種測量方法,但是都能夠大致的顯示出車輛各輪胎的當前胎壓,讓駕駛員提前預知輪胎可能發生的問題,以保障駕駛安全。在美國、歐盟以及韓國,都有相關法規規定汽車出廠必須配置胎壓監測系統;在我國也曾有相關文件做過類似規定,但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這份文件已經名存實亡,絕大部分車型並沒有搭載。即使有部分車型可以加錢選裝,但是更多的車型即便想加裝,在選裝配置單內也找不到該選項,只能通過後裝的方式自行加裝這一監測系統。

  主動剎車系統(AEB)

  主動剎車系統又名自動緊急剎車系統,指汽車可以在緊急情況駕駛者未採取行動時,自動進行制動的一種系統。在歐洲的相關研究表示,該系統出現之後至少每年能拯救1000人的生命。像前文中提到衆車企承諾2022年之前對美國市場車型進行標配之外,在歐盟、日本以及澳大利亞地區也有類似的規定,在2022年之前要讓該系統成爲車輛的標準配置。在這一配置上,國內的自主車企表現已經遠超合資車企,在合資車型只有高端車型配置AEB系統的情況下,自主車型對AEB系統在近年來已經開始了標配化。

  側氣囊

  在美國及歐盟的嚴格碰撞測試的規定下,不少在當地銷售的車型都開始配置全氣囊。而在我國,氣囊的個數甚至成爲了區分不同車型檔次的指標之一,側氣囊作爲在側面碰撞事故中能夠更好保護乘客的安全裝置,在國內只會在一定價位向上的車型中才會出現,着實讓人心急。

  大師總結

  總體來看,我國在汽車安全方面的法規的確存在着不少的漏洞,這就讓不少車企有空可鑽。不過自主車企面對着合資車企的競爭,反而在安全配置上做的更出色。也希望在法規能進一步完善的同時,各車企也能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在新車型上下放更多的安全配置,提升車輛的安全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