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烈日灼心》的小夥伴應該都記得裡面的殺人犯審問錄像,短短的一兩分鐘戲份,在網上引起了轟動。

王硯輝像是一個犯罪老手一樣,坐在那裡受審,不管是肢體、神態、語言,都表演的十分到位,不認識王硯輝的應該都會以為這是一個真正的殺人犯,給人的感覺殺人犯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有觀眾看完這一段說過:請求公安幹警好好查一查這個人,我不相信一個演員的演技能到這個境界。這段戲份也被稱為教科書式的演技。

王硯輝老師任職於雲南省話劇社,在話劇舞臺摸爬滾打的演員演技都很不錯。熟悉王硯輝老師的應該都知道,近幾年一直都在演反面角色,像是《心花路放》裡面的社會大哥,大金鏈子一帶,小平頭一剪,不用說話都感覺很像社會人。

在《追兇者也》中,王硯輝飾演的 小鎮治安聯防隊的隊長,也是幕後黑手,當真相敗露,一下子從好人臉切換到壞人臉,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還有之後和徐崢合作的《幕後玩家》飾演騰遠基金的負責人唐萬元,利益燻心,唯金錢主義,一直做著一些逃稅漏稅、撈錢洗錢的勾當。給人的感覺就是個狠人。

在《我不是葯神》中,出演以為賣假藥的張長林,靠賣假藥牟取暴利,但是被抓之後卻對程勇隻字未提,收放自如的演技,還是老演員有經驗呀。把上市公司老闆、貧民百姓、假藥販子,社會大哥都演活了。


王硯輝的演技通過烈日灼心和心花路放加上今年上映的我不是葯神幾近封神。包括剛剛上映的無名之輩中王硯輝的表演也是非常出彩,個人也很喜歡王硯輝在這幾部電影裏的表演。

但不乏有部分觀眾對王硯輝的演技還是存在異議的。認為王硯輝所飾演的角色都是存在一定同質性的。首先他演的基本都是壞人,只是走在各種不同的犯罪道路上,然後就是出演作品裡說話的語氣,表演的神態也有很多地方比較相近。

這裡不禁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演員,就是王寶強。有的時候我們對於演員過於苛刻了,認為演員應該是那種把任何角色都能很好的駕馭和表現出來的。

但其實我覺得一個演員能把一個類型的角色不斷深化,演繹到不漏痕跡的地步已經是相當不易了。這一點上王寶強和王硯輝基本都已經做到了,hello樹先生裏的樹哥和烈日灼心裡的殺人犯都是他們的經典演繹。如果有人認為他們還不足以證明這一點,那就看看憨豆先生吧。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演了一輩子傻子的博士的成功是不可否認的吧。

不管怎麼說,這種能在某個類型角色塑造上有自己獨家心得和深刻演繹的演員,他們的作品我都是期待的。


王硯輝在烈日灼心最後的出場,就是通過審訊犯人錄像裏拍到的那個犯人,很自然、很鬆馳的就成整個戲最亮眼的地方,但居然明顯感覺得到他的表演還遊刃有餘!就憑這一段,不說別的,一個老戲骨的位置穩了,不過他那嘴口音真得改改,口音太重,有時候對角色有明顯加成這不假,但是表演這東西,越有突出的特點,等不需要的時候,反面影響也越大,越拖後腿。

這個特點對演員來說,需要能放能收纔行,現在王硯輝口音重,屬於能放不能收,那是無法操控了,對好演員來說,這是不應該的。王硯輝現在已經有專演壞人的說法,演員角色類型一定型,很麻煩,要爬出來可不容易,那嘴口音特點顯著的普通話也是一樣,給人印象深刻,對選角的人來說,需要這個特點的,固然第一時間就想到你,這是一個優勢,如果一直做專行龍套,那很不錯。但是王硯輝的演技,只做到這一步,我覺得可惜了,以他的水平,任何一部戲裡,當配角戲份再多,都沒問題,那麼早晚會有合適的主角等著他,天賦屬於不能控制的,我們不好說,口音這種可以自己努力改變的地方,加把勁改過來,以後戲路肯定能更寬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近幾年的王硯輝非常高產,作為實力派男演員,王硯輝的銀幕角色形象非常接地氣和多變,成為了不少觀眾「臉熟」的熟悉演員。

王硯輝一直活躍在電影界,他所參演的電影一般都是高水準高口碑的作品,例如早期的《心花怒放》、《追兇者也》、《烈日灼心》等等,再到大爆的《我不是葯神》和《無名之輩》,王硯輝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每一個角色都帶有他獨特的味道。

他的角色,大多是反派形象,一張略帶皺紋的臉,兩隻小眼睛中冒著精光,或是狡黠和兇狠,乍一看這個人物腦子中充滿著想法和算計,不算討喜,但個人特色太過濃烈,不可忽視。

在《我不是葯神》中,王硯輝飾演的假藥販子有著矛盾複雜的人物情緒,一方面他靠著賣假藥毫無愧疚的欺騙病人,又威逼著程勇(徐崢 飾)將真葯的販賣權給自己,再度獲取暴利;一方面他被程勇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感動,在監獄中隻字不提程勇的名字。

這份仗義豪情,在王硯輝這個騙子身上,如此不搭,又如此鮮活。

王硯輝厲害在於,他的角色絕不是隻有一層含義,他對於角色的理解和演繹,層次感豐富且具有濃烈的生活氣息,他所塑造的底層小人物,有灰暗無度,溫情之間。

(壹條電影編輯部:DP)


我看了他的《李米的猜想》,讓他大火《烈日灼心》,比較新的《追兇者也》。

還有幾部幾乎看不出他的片子,如:《惡棍天使》總是很焦灼的老爺子

以及《心花怒放》黑社會大哥

言歸正傳,下面這是我淺薄的回答。就幾句話,明明白白。

關於他的演技,我認為是不錯的。他演的了喜劇,犯罪片,劇情片,,,都??。戲路很廣,而且每一部戲都是不一樣的感覺,這特別考驗演員的演技和對人物的理解水平。但他身上最出彩的不是好的演技,也可以這麼說。接下來的這種專業技能是他演技好的最大提現。——語言功底,也就是俗稱的臺詞功底好。要不然作為一個配角在《烈日灼心》那短短几分鐘的錄像表演中是絕對不能出彩的。

總結下:我認為王硯輝的演技好,主要提現在他強大的語音功底和對人物細節的把握。

這次提到了他,突然想看看一部由達康書記和他演的《光榮的憤怒》。


一部《無名之輩》再次讓大家見識到了王研輝精湛的演技,坦白說,我注意這個演員很久了,可能很多朋友對這個演員不熟悉,但是看過《我不是葯神》的觀眾一定對電影裏的那個奸商張長林印象深刻,沒錯飾演張長林的演員就是王硯輝,對於他的演技,不是一個好字就能說清楚的。

在《我不是葯神》之前,王硯輝已經出演過幾部電影,直到出演《烈日灼心》,王硯輝纔算走進大家的視野,雖然在《烈日灼心》中王硯輝只有短短几分鐘的戲份,但是就是在這幾分鐘裏王硯輝幾乎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技,他把一個猖狂的兇犯演繹的淋漓盡致,在這幾分鐘裏我彷彿感覺自己是在看法制新聞。

而其在《我不是葯神》裏,王硯輝飾演的張長林一眼看去就是一個偽善的奸商,那一言一行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披著「學者」外衣而招搖撞騙的黑心商人,看這部電影時,每當我看到張長林出場時我頭腦中都會飄過無數小廣告中那些所謂的專家的照片,張長林長得簡直和他們像極了。

王硯輝也曾出演過《李米的猜想》和《心花路放》,在李米的猜想中王硯輝飾演了一個被生活所迫的運毒犯裘火貴,王硯輝把那種走投無路的心態詮釋的入木三分,裘火貴那一臉凶神惡煞的表情我至今記憶猶新。

王硯輝在《心花路放》中客串了一個黑道大哥,那一臉的兇相和光頭頗有「風度」,那一句「來一首《敢問路在何方》」說的輕蔑而無理,隨後的低三下四更是「栩栩如生」,可以說王硯輝演什麼像什麼。

總之,王硯輝是一個擁有非凡演技的演員,他能夠把握每一個角色的特質,同時他能夠把每一個角色最觸動人心的東西釋放出來,這樣的演員無論演什麼,他都能拿捏的很到位,並且深入人心,期待他的下一個好角色。


他是早年和我合作過的一個演員,沒想到,現在已經是很成熟的演員了。那時他還在北京電影學院上學,我和劇組正好遇到他,在樓道還是操場,忘記了,20多年前的事情了,拍的是一部單本電視劇,《浪漫100分》……


來看下這個當年的小鮮肉!


打開《刑法》你才知道王老師有哪些角色沒演 據不完全統計 販毒罪(2008李米的猜想 2015非凡任務) 涉黑罪(2007光榮的憤怒 2014心花路放 2015惡棍天使)殺人罪(201烈日灼心)洗錢及其他經濟類犯罪(2018 幕後玩家) 製作販賣假藥(2018 我不是葯神)王老師唯一一次因為民事案件出庭 是(小鎮大法官) 而且勝訴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