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技術的進步,手機的拍照功能越來越強大。不單是像素上的提升,多攝像頭、虛化算法、專業拍照功能等等已經逐漸成爲手機的標配。在不考慮商業輸出和細節表現上,攜帶方便、快速分享都是手機拍照的優點。

然而受到體積的限制,手機攝像頭的cmos尺寸都比較小,這意味着我們很難拍攝出具有優秀背景虛化的照片。隨着技術的不斷迭代,作爲標配的後置雙攝的出現使得手機可以更加輕鬆的通過算法進行背景虛化(谷歌除外),讓手機拍照,特別是人像拍攝,有了更爲優秀的表現。

這次使用的是OPPO R17的人像模式進行拍攝。人像模式下通過虛化算法,可以拍攝出具備景深的照片。值得注意的是,R17的人像模式照片比例爲4:3,這與我們常見的大多數拍照設備,尤其是135畫幅相機比例是不一樣的。

手機拍照首先要注意的鏡頭的焦距問題。由於R17的人像模式鏡頭焦距偏向廣角,在邊緣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廣角畸變,將人物放在邊緣時,還要考慮到照片邊緣的拉伸情況。

在背景的選擇上,儘量尋找簡潔的場景,避免人物周圍太過雜亂。在構圖上,我使用了更顯活潑的斜構圖。這種構圖要注意的是,不要有必須水平的物體出現。其次,圖中出現的引導線要避免在正對角的位置。

逆光拍攝也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儘可能選擇側逆光的位置,避免強光直射。手機的寬容度有限,在這種大光比的環境中,需要讓人物的臉部保持一個合適的曝光。我們可以手動將焦點設置在面部,並讓手機以此爲測光點。如果相機的自動測光有些許誤差,就需要進行手動的調整。

使用手機拍照的一個優點就是,在保持照片精度的同時還可以開啓美顏功能,簡單的磨皮之後讓皮膚的質感得到了很好的處理,不需要過於複雜的後期處理,受到很多姑娘的歡迎。

諸多的圖片處理APP也是手機拍攝的一大優勢。可以直接通過snapseed、潑辣修圖等軟件進行調整。這些手機修圖軟件也在向專業化發展。曝光、色溫、清晰度甚至色彩管理都是可以進行調整的。上圖在拍攝之後進行了簡單的後期調整,降低高光,讓照片的曝光更加均衡。適當的增加飽和度可以讓圖片更加討喜。略微降低清晰度則會讓照片更加柔和。操作簡單,表現直觀,不需要太多專業的知識就可以調整出一張令人喜愛的照片。

拍照已經變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自拍、聚會、遊玩,很多時候都不適合攜帶專業的攝影器材。方便、簡單則是手機攝影的最大優勢。很多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機已經可以拍攝出高精度的圖片,並且具備raw格式拍攝,讓曝光、色彩的調整有了更多的空間。多攝像頭技術,讓手機拍照有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希望未來的手機在能夠保持美觀、便於攜帶的同時,擁有更爲優秀的拍攝表現。

相關文章